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生
推荐序一 向自己开刀的人
>> 当接受自己痛恨母亲的事实时,内心反而比较平静。是的,在我们诚实地、不逃避地去感觉自己的感受时,才会实现真正的疗愈。正如李雪所说:“全然的经验就是觉知,而觉知是开始,也是结束。
>> You have to feel in order to heal.”(你必须去感受,才能获得疗愈。)
看见是疗愈的开始
>> 父母看不到孩子本身,他们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价值。
>> 打篮球的体验、满足和快乐的心情
亲密是母婴关系最自然的状态
>> 爱向内灌注满了,自然会流向外界。
>> 一个生命带着极大的爱和信任降临,离开与自己一体的温暖子宫,如果在生命最初的几年里体验到的都是绝望的滋味,那么他一辈子的生命底色都将孤独灰暗。3~6岁之间的心理创伤可以通过领悟分析来疗愈,而绝望的母婴关系通常需要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心理咨询,来温暖生命最初的孤独。这些坑人的育婴法正在批量地为心理医生制造着潜在客户。
孩子夜哭,因为需要你
>> 妈妈平时可以有意识地多感受婴儿,比如让自己全身放松,观察婴儿的呼吸,同时也感受自己的呼吸,母婴之间呼吸的节律如协奏曲一般。这就是一种催眠练习,能够很好地增加心与心的联结,让人活在当下,存在感十足。当人体验到当下的存在感时,“头脑的我”却很容易焦虑、恐慌,练着练着就想逃离当下,思绪飘走。如果有情绪升起,则继续观察这种情绪,不评判、不阻碍、不逃跑,让情绪自由流动。这就是提升觉知力和平等心的方法。婴儿天然地活在当下,和万物联结,我们借由婴儿的存在觉知自己,事半功倍。珍惜这神奇的生命,深爱他,就是重新疗愈自己“内在的小孩”,让曾经受伤的自己和孩子共同长大,再一次用心灵去生活。
睡眠训练,给孩子的一生涂上灰暗底色
>> 婴儿哭泣,等于把焦虑扔给了父母,渴望成熟的父母能够帮助他处理焦虑。好父母就像神奇的容器,可以把引起婴儿焦虑的能量承接过来,转化成“无毒”的能量,再还给婴儿。婴儿在父母的容器功能里浸润长大,并逐渐学习自己处理焦虑的能力。如果父母做得好,哭泣的婴儿很快会安静下来,困的时候自然入睡。如果父母冷漠无反应,甚至把更多的焦虑还给婴儿,婴儿就会更加痛苦、焦躁。
>> 跟随婴儿,跟随当下,不去控制和改变,这是妈妈能给婴儿的最好的礼物,也是对妈妈自己巨大的滋养。
>> 照顾婴儿让自己精疲力竭,甚至精神崩溃。痛苦的另一面就是疗愈的契机,如果在养育的过程中,妈妈能坚持向内看,觉知内心感受,那么自己当年遭受的创伤也会被疗愈。爱孩子,就是疗愈自己内在的婴儿。亲密育儿,受益最大的其实是妈妈。
>> 妈妈做不到的,简单承认自己做不到就好,不要认为孩子有问题,不要认为孩子的需求不合理、不必要而想要矫正他。
>> 真正的勇士,是直面痛苦、向内看的人。
延迟满足能力始于婴儿期的及时满足
>> 可笑的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心理学实验,居然被一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育儿专家”拿来当作科学先进的育儿理念,提倡父母故意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知道需求是必须等待的,从而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按照这种逻辑,如果某项研究表明成功的企业家经常能够为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而连夜工作,那是不是要提倡父母从小训练孩子整宿不睡觉?
>> 育儿这种事,最忌讳只看到表象就拿来教育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真正的成因,恰恰是父母经常及时回应和满足孩子,使孩子深信自己的需要会被满足。道理很简单,为什么大家上公交车都争先恐后,坐飞机却不会抢?因为公交车上晚了就没有座位了,但坐飞机却是一人一票,每个人都确定自己会有座位,自然变得文明多了。
>> 事情本身有必然的等待过程。比如吃苹果泥,把苹果捣碎成泥是需要时间的。妈妈可以做的是及时回应、肯定孩子的需要,不刻意拖延。比如孩子要吃巧克力,家里有,就马上拿给他;家里没有,就及时跟他说:“宝贝想吃巧克力很好,等爸爸下班后带回来。”如果婴儿时期经常被及时满足,通常不到两岁的孩子就已经能够安心等待必要的过程了,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态度平和而且好商量。
>> 如果父母确实买不起或者买不到,那只能如实相告,孩子有些失落也很正常。这些挫折是自然而然的,只要父母没有刻意延迟孩子,孩子遭受一些自然的挫折,有失落、有伤心,但不会留下心理创伤。只有当父母刻意不及时回应,才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因为孩子在心里内化了一个不愿意满足自己的苛刻客体,这个客体留在孩子心里,会使得他在今后的生活中总是去主动创造苛刻与被苛刻的关系,投射性地认为别人都不愿意满足自己,自己不配过舒适顺畅的生活。
>> 若孩子的需要经常被批评、被刻意延迟满足,他成年后可能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像填不满的无底洞,再多的物质也弥补不了爱的空洞;二是压抑的老好人,不敢为自己争取利益,该拿的都不敢要,同时也很难拒绝别人,在人际关系中经常只付出、不索取,老是吃亏,积攒一肚子怨气。
>> 父母今天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也就决定了明天别人怎么对待你的孩子。
>> 被及时满足的孩子更懂得珍惜和享受当下。这个及时满足,是给予自由空间的及时满足,不是替代和控制
>> 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是孩子表达自己需要的时候,父母及时给予回应和肯定,如果能做到就去做,做不到或者做到很困难,也无须勉强。
没有贪婪的孩子‘只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已。
>> 贪婪并非孩子的本性,而是因为曾经有太多的需求被否定、被评判、被延迟,这些痛苦长期累积,终于让他成为一个不讲道理、难以妥协和索求无度的人。
>> 贪婪并非孩子的本性,而是因为曾经有太多的需求被否定、被评判、被延迟,这些痛苦长期累积,终于让他成为一个不讲道理、难以妥协和索求无度的人。
退行,内在疗愈的种子在发芽
>> 如果孩子喜欢到处走动,四处探索,这也是非常好的现象,表明内在精神胚胎开始复苏,需要大量体验来滋养。不要给孩子贴上“神经质”“多动症”之类的标签,这些都是成人狭隘的想法,只有孩子自己知道怎样的状态、怎样的体验最滋养自身的发展。全然的允许,才是真爱。
>> 只要父母全然地允许孩子退行,细心观察,一定会发现在孩子“不合理行为”的背后,有成长变化正在发生,他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流动正在不断增加。每个人的内在都有疗愈的种子,无论创伤多严重,只要遇到合适的环境,疗愈都会发生。
02 态度:放下评判,全然看见
>> 若父母对孩子的灵魂心怀敬畏,只是给予关注、陪伴,而不打扰,孩子自然会成为大众眼中的奇迹。你过去走过的弯路,可能正是孩子未来开拓的蓝海。
不干扰孩子内在的成长节律
>> 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在爱的陪伴下,不打扰就是对专注力最好的培养。孩子的精神世界我们无须全部了解,但需要时常放下成人已被高度训练过的头脑的假想,带着敬畏之心去体验。
限制是伪造的爱
>> 每个人成为自己现在的样子都有很深的原因。我们可以不理解,但要对现状有一些尊重,避免妄自尊大,用自以为是的“正确道理”去改变他人。若真心为孩子好,爱比教育重要一万倍。
>> 放下受罪的较劲,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有爱,我们总是能创造性地走出困境。
规则要建立在尊重感受的基础上
>> 规则存在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维护每个人的感受。简单地说,为什么你不能侵占我的私有财产?因为那样我会感觉很痛苦,绝大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都有相同的痛苦感受,所以大家达成共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为什么要设立交通信号灯?因为我们都需要安全放心地通过路口,交通信号灯维护了大多数人的感受。
>> 溺爱,它是家长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也就是说,溺爱是家长在满足自己“内在缺爱的小孩”,并将之投射给孩子,跟孩子真实的需要并没有关系。以“溺爱”自居的家长,其实看不见孩子的真实需要,更何谈爱孩子?
>> 妈妈的内心极度缺爱,同时对“得到爱”已经绝望,所以要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我,间接地满足她“内在的小孩”,而实际上,我“抢走”了那个“内在的小孩”的爱,她对我付出越多,也就越怨恨我。
“我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他却从来不关心体谅我一下”,这句抱怨说明:第一,父母没有看到孩子真实感受的能力,只是通过孤独的自我牺牲的游戏来获得价值感,所以孩子也无法发展出关心别人的能力;第二,父母不清楚也不尊重自己的感受,总是表现出“无欲无求”的样子,孩子也就自然地认为父母没有需求,不需要关心。
当孩子的行为我们不能接纳,面质我信息表达感受,其实也是表达了自己的界限,孩子的超常感知力会明白自己的行为影响了我们,自己会负责的改变自己的行为。
>> 在两个清楚自己感受的人之间,自然会形成规则,而且是流动的、灵活自在的规则。面对孩子没有被层层防御包裹的心,我们要真实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让孩子自由选择,成为他自己。别用我们狭隘的恐慌束缚孩子无限的可能。孩子的未来,一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所及。
>> 在两个清楚自己感受的人之间,自然会形成规则,而且是流动的、灵活自在的规则。面对孩子没有被层层防御包裹的心,我们要真实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让孩子自由选择,成为他自己。别用我们狭隘的恐慌束缚孩子无限的可能。孩子的未来,一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所及。
智力发展来自于体验而非知识
这本书的一些观点是和PET是相通的,我读的很慢,里面的好多话都是深有感触的,仿佛是我自己写的一样,好多字词是在描述我自己的感受。
>> 那么多好玩的知识都可以经由自身的体验融会贯通,为什么要加入一个圈子故步自封呢?有人也许会奇怪,我是怎么做到在截然不同的领域里自由穿越的。在我的感受里,各个学科都在试图以一个视角解释世界,深入到本源都是一致的,散发着同源的智慧之美,彼此之间不仅没有冲突,反而是相互促进的。
>> 那么多好玩的知识都可以经由自身的体验融会贯通,为什么要加入一个圈子故步自封呢?有人也许会奇怪,我是怎么做到在截然不同的领域里自由穿越的。在我的感受里,各个学科都在试图以一个视角解释世界,深入到本源都是一致的,散发着同源的智慧之美,彼此之间不仅没有冲突,反而是相互促进的。
我一直排斥大人们说这个好那个好的借口让我吃这吃那,什么太瘦了不用再减肥了,其实我只是界限比较清晰,不喜欢别人干涉,原因就是这句话吧,现在对孩子也是这样,我只说这个可以为你提供什么帮助什么营养,孩子吃不吃在他,我不会太干涉
>> 专家说有营养的,不等于孩子的身体这一刻就需要它。孩子会感恩家长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但也会因家长替自己决定而失去存在感。
>> 专家说有营养的,不等于孩子的身体这一刻就需要它。孩子会感恩家长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但也会因家长替自己决定而失去存在感。
>> 真正让智力发展的不是知识,而是体验。体验才是滋养孩子精神胚胎的养料。
>> 知识如果是经由丰富的体验总结得到的,或是带着体验向前人学习得到的,则是善知识;如果知识挡在人和体验之间,则是障碍。人的痛苦来自于心与脑的割裂,我们因莫明的恐惧活在各种限制性信念之中,也忍不住切断孩子与事物的联结,狂妄地告诉孩子:“不用去体验了,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世界就是这样。”
好习惯无法培养,坏习惯只因匮乏爱
>> 孩子通过内化与抚育者的情感关系来学习成长。所谓的“人格”,就是孩子与父母的各种情感关系内化到心里,形成以后的性格,决定一生的命运。如果妈妈内心是有觉知、轻松自在的,那么不管是把饭菜端给孩子还是倒掉,都很好;如果妈妈压抑内心的怨恨,无论怎么做,孩子都会难受。
>> 如果训练孩子好习惯的过程没有爱的流动,没有轻松愉快,必然带来反弹。
>> 若有充足的爱流动,孩子的好习惯也会自然呈现,无须训练。真正美好的品格,是得到充足的爱和允许之后,灵魂自发、自然的选择。
>> 父母无须完美,每个父母都有坏习惯,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样子,有自己的原因,并愿意为此负责,这并不影响和孩子彼此尊重、相爱。酗酒的爸爸也可以很爱孩子,如果妈妈鼓励孩子接纳这样的爸爸,孩子就会获得一种感觉:“缺点再大的人也会爱我,也值得我尊重。”这样的孩子将收获广阔而灵活的人际关系。所以,行为有缺陷,看法有不同,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要给孩子底气——无论如何,爱都存在。
>> 道理本是为维护感受而生的。我们的真实感受总是被各种心理防御机制包裹着,干枯地活在头脑中,所以需要学习心理学,认识这些防御机制,最终目的是让感受自由流动。心理学道理是用来进行自我认识的,若拿来要求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则会本末倒置,又成了另一种防御。比如夫妻吵架,妻子说:“我今天很难受,所以脾气大了点。”学心理学的丈夫说:“你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不能跟我发脾气。”这个说法和“没看见我正忙着赚钱养家吗?别烦我”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披上了心理学的外衣,听上去似乎更正确些。但无论说法多正确,问题在于爱的流动被切断了,所以这个说法本身又变成了另一种防御——防御我们体验当下的真实情感——让我们又一次从感受中逃跑了。
父母的负面投射创造了孩子的负面现实
>> 孩子内在的智慧和节律会指引他,我经由焦虑、恐惧看到的他,并不是他本身,而是自己被压抑一面的投射。
孩子与社会的关系就是与父母关系的投影
>> —父母在孩子心中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孩子长大就会发展出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当然,后天的自我觉察也会改变内在关系模式,这就是心理治疗的意义所在)。整体上说,我们与社会的关系其实就是与父母关系的投影。
>> 若是和内心世界单纯温暖的人相处,即便是平时精于算计的人,也会变得简单一些。你感觉外面充满敌意,其实是你内心的敌意激发了别人的敌意。我们与社会的关系,不过是在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体验童年熟悉的感觉。
>> 内心若充满信任和善意,相信自己总是有选择的,社会便会处处与你方便,提供无限的资源和可能性。
>> 从摇摇车这件小事上,孩子体验到的是匮乏。就这样,妈妈把自己潜意识里的匮乏感和对欲望的羞耻感传递给孩子。将来孩子在面对社会时,由于潜意识的召唤,也会处处体验到匮乏、制约和挣扎,有资源不敢去使用,有好处不敢去争取,这就是苦的轮回。
不同回应,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 我的感受被确认了!感受被确认,存在就被确认。心理咨询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咨询师像“好父母”一样,不断确认来访者的真实感受,帮助其重新构建“真自我”。
>> 和孩子建立你不曾得到过的积极回应关系。这个任务受益最大的首先是自己。爱孩子,就是疗愈自己。
不评判,只确认感受
>> 当孩子悲伤、哭泣、愤怒时,我们容易把孩子的情绪评判为“不好的”,然后出于自己的焦虑,希望孩子赶快停止。比如拿玩具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甚至喝止、威胁孩子。这样的做法也许有效,但孩子的能量被阻塞。能量长期阻塞会形成心理疾病甚至生理疾病。
当孩子悲伤、哭泣、愤怒时,我们容易把孩子的情绪评判为“不好的”,然后出于自己的焦虑,希望孩子赶快停止。比如拿玩具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甚至喝止、威胁孩子。这样的做法也许有效,但孩子的能量被阻塞。能量长期阻塞会形成心理疾病甚至生理疾病。
>> 我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试图解决对方的情绪。
>> 我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试图解决对方的情绪。
拒绝不等于伤害
之前我就是这样不懂得拒绝,总是感觉拒绝就会心里不舒服,其实我只是不喜欢被别人拒绝罢了。我们可以提要求,别人可以拒绝,同理亦如此。
>> 咨询师很冷静地说:“你可以提要求,别人也可以拒绝。”这句话如此简单,却非常震撼。我们为何不敢要求也无法拒绝呢,到底在怕什么?
>> 咨询师很冷静地说:“你可以提要求,别人也可以拒绝。”这句话如此简单,却非常震撼。我们为何不敢要求也无法拒绝呢,到底在怕什么?
这些话放在我身上简直就是疗愈的。当别人给我讲道理的时候我会感觉“我错了”,会抵抗会攻击,即使真的错了也不要承认,会指责对方的不是。
>> 父母不是神,总会有无法满足孩子要求的时候,但这会让父母内疚,尤其是自我价值感低的父母,于是在拒绝时总要附加一堆道理,以证明自己的拒绝合情合理,孩子的要求不合道理。讲道理的本质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这样虽然避免了内疚,爱的流动却被阻断。孩子体验到“被拒绝等于我是错的”,真正让他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没有达成,而是被评判为“错误的”,“不讲道理的我不值得被爱”。当我们长大提要求时就是如此,执着的其实并非是事情本身一定要达成,而是一定不能体验到“我错了”的感觉。于是,我们轻易不敢提要求,除非很确定对方一定会答应,而且是毫不勉强地答应。
>> 父母不是神,总会有无法满足孩子要求的时候,但这会让父母内疚,尤其是自我价值感低的父母,于是在拒绝时总要附加一堆道理,以证明自己的拒绝合情合理,孩子的要求不合道理。讲道理的本质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这样虽然避免了内疚,爱的流动却被阻断。孩子体验到“被拒绝等于我是错的”,真正让他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没有达成,而是被评判为“错误的”,“不讲道理的我不值得被爱”。当我们长大提要求时就是如此,执着的其实并非是事情本身一定要达成,而是一定不能体验到“我错了”的感觉。于是,我们轻易不敢提要求,除非很确定对方一定会答应,而且是毫不勉强地答应。
>> 同理,拒绝别人时,我们忍不住也要附加一堆理由,证明自己的拒绝合情合理,但爱的流动会因此而止,担心亲人、朋友会从此心怀芥蒂。所以,我们轻易不敢拒绝别人,常常委曲求全,最后因为莫名的小事怨气大爆发,真的变成“不讲道理的家伙”。
>> 妈妈对孩子的情感给予充分理解和尊重,虽然拒绝了事情本身,但并没有拒绝母子之间爱的流动,这样孩子即使不能立刻达成心愿,但能感觉到“妈妈依然爱我”,同时学习到平衡协商的艺术。
把这种平衡的艺术带入亲密关系,我们会感受到爱的联结,不会因事情无法达成而消失。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某件事情无比重要,“如果你不答应,我们的关系就完蛋了”,这种执念我也常有。深入觉察这种执念的背后,其实是巨大的恐惧,所以才要威胁对方,以避免这种恐惧。恐惧什么呢?一层层剥开就会发现,结果是:你不答应这件事,就证明我一定会被抛弃。这个逻辑一旦被正视,连自己都会觉得很荒谬。爱的联结不必被这种荒唐的逻辑阻断。
>> 我拒绝了这件事情,不等于拒绝你这个人,不等于你提的要求不合理,不等于我不在乎你。我的拒绝仅仅是因为现在我不想这样做。拒绝的同时,我不会把自己关闭,我依然感受到你的爱,理解你的需要,理解自己的需要,让我们的需要共同创造出爱的方式。如果我答应你,一定是因为我也喜欢用这种方式爱你,而不是迫于维持关系的委曲求全,所以即使我付出再多,你也不必内疚。
>> 不带评判地拒绝,没有委屈地付出,爱的流动如此之美。
孩子间的冲突不会引发创伤,但父母的干预会
>> 童年是经历各种自发体验的过程,既有温暖的支持理解,也有激烈的口角冲突,嬉笑怒骂构成童年百态。孩子本身对各种体验没有评判,全然经历过,就会既不执着也不恐惧任何一种状态,发展出真正理智和自由的心智。
>> 所谓心理疾病,就是未释放的创伤能量长期累积固化而成的,也是生理疾病的成因之一。
>> 限制性信念还有一个严重漏洞——情况越危急,越执着于固有信念。
>> 冲突是生命历程中必然的体验之一,是孩子生命张力的体现。孩子的能量像天然流动的河流,一会儿平缓,一会儿湍急,有平流,有漩涡,一切本是无常的体验。父母长期的评判,会让无常的能量表达固结成恒常的心理创伤,让冲突变成阻碍成长的坏事。有时候,孩子的各种生命状态难免让父母已经充满制约的头脑焦虑不安,父母若能自己去面对那份不安,不干预、不评价孩子,可能再一抬头,孩子已经转换到其他状态了。孩子本无事,父母自扰之。
痛苦的中国式家庭陪伴
>> 幸福的关键不在于陪伴时间多寡,而在于陪伴质量高低。这对夫妻都没能在童年体验到和父母之间亲密流动的关系,现在从零开始学习,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觉知力。
幸福的关键不在于陪伴时间多寡,而在于陪伴质量高低。孩子无法体验和父母之间的亲密流动
>> 当我们完全不想改变对方时,才可能真正陪伴对方。
没有人喜欢被说教,没有人喜欢被控制。当我们想要改变对方时,无论出发点多么好,道理多么正确,其实都是在传递:“我不喜欢你现在的样子,你应该变成另外一个样子。”这个改变本身就会让对方感到抗拒。就像妻子想把丈夫改造成一个有热情的人,丈夫的心只会关得更紧,觉得妻子根本不接纳自己,很伤心。
很多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时,不停地挑剔、指挥孩子。孩子玩水,嫌浪费水;孩子玩土,嫌弄脏衣服;孩子自己吃饭,嫌吃得太慢;孩子想吃肉,指挥孩子多吃青菜;孩子开心地跑过来要妈妈抱,妈妈却让孩子先去洗手。在这种“陪伴”下,大人小孩都很累,而且不开心。
>> 当我们完全不想改变对方时,才可能真正陪伴对方。
没有人喜欢被说教,没有人喜欢被控制。当我们想要改变对方时,无论出发点多么好,道理多么正确,其实都是在传递:“我不喜欢你现在的样子,你应该变成另外一个样子。”这个改变本身就会让对方感到抗拒。就像妻子想把丈夫改造成一个有热情的人,丈夫的心只会关得更紧,觉得妻子根本不接纳自己,很伤心。
很多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时,不停地挑剔、指挥孩子。孩子玩水,嫌浪费水;孩子玩土,嫌弄脏衣服;孩子自己吃饭,嫌吃得太慢;孩子想吃肉,指挥孩子多吃青菜;孩子开心地跑过来要妈妈抱,妈妈却让孩子先去洗手。在这种“陪伴”下,大人小孩都很累,而且不开心。
>> 如果爱,当我们看到对方的问题状态,忍不住要去提醒、教育对方时,先让自己停下来——从头脑的冲动回到身体的感受,先放松,再去觉知:“我为什么要提醒、教育对方?到底是为了对方好,还是捍卫我自认为的正确?对方真的需要我的教育吗?我这一刻有没有评判,觉得对方做得不够好、应该改变?”
通过这些提问,放下头脑中对“正确”的执着、对别人对与错的评判。至少意识上要知道,所谓对错,只是我们的妄想,而在妄想中是看不到对方真实需要的。觉知头脑中的妄想,这是第一步。
>> 第二步是真正的共情。试着把自己想象成对方,和对方一样的身体姿态、一样的表情等,试着去感受对方现在的感受。我们有可能了解到一些,也可能完全不了解。没关系,这种“感受对方的感受”的意愿,就是创造美好关系的开始。
第三步就可以去和对方交谈了。交谈的核心是理解对方的感受,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反馈给对方。要注意,如果反馈的不是自己的感受,而是自己的想法,那么最好加上一个前提,说明想法只是头脑中的假设,不一定等于对方的现实。
父母无须完美,但需诚实
>> 当孩子在夜里啼哭,我们束手无策,感到焦虑、愤怒的时候,可以自我觉察:“是我自己在婴儿期没有得到妈妈足够的爱,才会在面对孩子哭泣时焦虑、痛苦,不知所措。这不是孩子有问题,他不需要被训练、被控制,是我的内心需要被呵护。我需要先平静下来,抱持住孩子,他自然就会回归内在的节律。”
>> 当我们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责骂他,甚至动手打了他时,可以诚实地对自己说:“这是我的内在创伤被启动了,因为内心痛苦而伤害孩子,这是我需要自我觉察和成长的地方,而不是孩子需要我纠正。”
>> 首先,诚实的父母是自我觉察的父母。有自我觉察的人会不断成长变化,伤害孩子的事情会越来越少,与孩子彼此的理解和接纳会越来越多。
>> 其次,人总是无法避免地要经历喜怒哀乐。渴望拥抱而不得,孩子会体验到悲伤的情绪,但情绪本身并不伤人,它会升起,也会消失,是个自然流动的过程。只有当情绪的天然流动经常被阻塞,才会在心里形成创伤。比如有的父母把各种冲突都说成是孩子的错,告诉孩子“你不应该提这种要求,不应该有这种感受”,禁止孩子表达情绪,造成孩子意识和潜意识的分裂,这才是形成心理创伤的基础。
心理创伤往往是过去的事件造成的,既然已经过去,一切就不会改变,也不用改变。心理治疗的重要功能是把潜意识的感受意识化,让潜意识的感受被意识承认,两者逐渐合一,不再分裂,创伤便会弥合。所以,诚实的父母不扭曲孩子的感受,不扭曲就不会分裂,就会自然疗愈。
04 内在:会痛的不是爱
>> 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没有界限,只因缺乏爱的能力
>> 你好,我就好了。
你听话,我才开心。
你有出息,我就跟着享福。
没有你,我活着也没意思了。
父母不高兴,配偶不高兴,肯定是我做错了什么。
你拒绝我,是不是对我这个人有意见?
我不能拒绝别人,否则撕破面子,关系就完蛋了。
>> 典型的缺乏心理边界
>> 缺乏界限,是缺乏爱的能力的结果
>> 中国人聊天,最常听到的一句抱怨是:“我都是为了他好,却好心没好报。”事实上,人都渴望爱的流动,好心自然会有好报,如果没有好报,说明那并不是真的好心,只是没有界限的控制,是想要控制别人按照“我认为的正确道理”生活,当然会遭到别人的反抗。
>> 真正的好心,是尊重每个人的不同,尊重别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只有当别人希望听取我们的意见时,我们才真诚地分享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好心,必然得到善意的反馈。
孩子不必为父母的错买单
>> 儿童天然地爱父母双方,希望家庭和谐,而且认为自己可以拯救破裂的关系。于是父母关系和谐,对孩子好,孩子就认为是因为自己好;父母关系恶劣,对孩子不好,孩子则会认为是自己的错。对这个朋友来说,听妈妈的话,就能维系家庭;不听妈妈的话,就会导致妈妈生病,家庭破裂。
可以不原谅父母
>> 马斯洛一生都未原谅自己的母亲,这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父母也许一辈子都不会有能力真正看见孩子,但我们依然可以成长,并且拥有爱父母或者不爱父母的自由。
随着自我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终会发现,父母身上令人厌恶的能量在自己身上一样不少。当这些阴影逐渐被觉知照见,我们的内心便不再分裂,自然会从与父母的纠缠中解脱。
控制是对孩子的情感勒索
>> 人只有当真实感受被确认时,才会产生幸福的存在感。父母一旦中了“正确观念”的毒,就会漠视甚至完全否认孩子的真实感受,家庭便成为地狱。“你们不爱我,看不见我,只想控制我,活着对我来说多么羞耻啊。”
>> 父母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一生都将在那里体验到扭曲的痛苦。
>> 有的家长会疑惑:到底什么事情该管,什么事情可以不管?判断的方法是:这究竟是谁的事情?如果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无论父母多么看不惯,也要努力管住嘴巴,内观自己。假如孩子希望听到父母的意见,那么父母最好与他分享活生生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告知“高明”的结论。少一个答案,孩子的人生就多一种可能。
温和而坚定地“反控制”
>> 现在对于反控制,我已经练就一身“黄金甲”,总结起来其实就两句话:这是我的事,那是您的事。
第一,“这是我的事”。
这句话适用于主动控制型父母,他们的典型表现为:不停重复询问、逼迫孩子。
>> 第二,“那是您的事”。
这句话适用于受害者型父母,他们的典型表现为:总是向孩子抱怨别人。
>> 首先是简单的重复,只可以加一些礼貌用语
>>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说服的行为只会引起“辩论赛”,而辩论之后双方的情绪必然大爆发
>> 其次是温和而坚定的语气,不讲道理、不发脾气,从始至终只是温和地重复这两句话
>> 。讲道理、发脾气远比不含嗔恨的温和重复来得轻松。所以,能做到不含敌意的坚定,是对心性实实在在的修炼
家庭秩序不可错位
>> 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要分开。孩子只需要做孩子,大人处理大人的麻烦。如果孩子为父母感到担心,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我们大人之间的事情会自己处理,请你放心。”这样,孩子会有踏实的安全感,能够专心发展自己,同时学习到父母自我负责的态度。
在生命早期,偏执的种子就已种下
>> “施恨者永远比被恨者痛苦。
>> 创伤形成越早,痛苦越大。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创伤就形成在生命早期。
>> 在人的攻击行为背后,是对爱的强烈渴望——渴望有一个人能够宽容自己所有的攻击,能够无条件地爱自己,能够把自己从无尽的痛苦中拯救出来。
轮回之痛止于觉知
>> 和“有问题”的感觉待在一起,去体验它,这就是觉察。
>> 觉察是起点,也是终点。
全然的觉察后,你会发现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一切如实如是,做任何选择都很好,这就是自由。
>> 心理问题就像爱德华的剪刀手,有时候是神器,有时候又成了致命障碍。剪刀本身没有问题,它的能力总在苦难中升华,之所以会成为障碍,是因为我们时时刻刻带着它。
真正的富养是内心丰盛流动
>> 孩子不会用头脑自欺欺人,无论父母自认为道理多正确,孩子能够直接从能量层面感受到父母传递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如果父母持续不断地以自认为正确的理由,强行向孩子传递各种负能量,孩子最终会变得如父母一样,被束缚在所谓正确的人生道理之中,活得沉重压抑。
>> 是不是要百分百满足孩子的欲望?满足还是不满足孩子的欲望,取决于父母的能力和意愿。有能力,也愿意满足,那就轻松愉快地尽情满足,多多益善;没能力,或者不愿意满足,那就直言相告:“我暂时没有能力满足你”,或者“我就是舍不得花钱”。父母不需要完美,但至少要诚实。诚实的父母,即使孩子得不到满足,也会知道那是父母的问题,不是自己配不上,将来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丰富的物质生活。
>> 可以不满足,但不必评判欲望,孩子自己会形成欲望和实现之间的关联
>> 一箱巧克力就给孩子带来天堂般的快乐、充沛的能量流动。对孩子来说,快乐不在于价格标签,而在于被父母充分看到和回应。有人说得好:如果我能吃2块巧克力,而你愿意给我10块,那么剩下的8块都在说“我爱你”。
认为自己值得,财富就会追随你
>> 如果孩子的头脑中已经被父母写入了很多限制性信念,怎么办呢?可以通过后天的觉知重写。在生活中细腻地观察自己对财富的各种感觉:我不配得到,或者我必须怎样才可以得到。当你看到这些信念时,它们便会消融。当你对金钱、万事万物都不再有信念时,就可以如实如是地活在真相中,拥有真正的智慧。金钱自会追随你而来,取之不竭。
所有关于成功的信念都制约你成功
>> 这个世界有很多美好的人和事,我们要去体验,就需要资源和工具。钱只是一个工具,借助这个工具,我们可以创造丰盛的生命体验。可是现实生活中,拥有财富的人并不一定为自己创造了丰盛的生命体验。
>> 想为自己创造怎么样的生命体验,这就是初心。当我们迷失在外在价值体系的迷宫里时,可以时常回头看看,赚钱的初心是什么。
>> 先说“辛苦付出”。中国人最相信的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是,付出那些辛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辛苦本身并不是成功所需要的,而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安慰:我已经足够辛苦了,我终于配得上钱了。
>> “这是妈妈的信念,我要开始创造自己的人生,这个人生是轻松和丰盛的。”之后,他赚钱果然变得很轻松。
>> 不是说人脉没用,但自己一定要清楚在什么情况下才有用,而不是凡事必须依靠人脉。
>> 生命就是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有人进有人出,都很美好,而不是凝固僵死的关系。”
>> 忠诚是反生产力的,忠诚文化会给企业积攒怨气,带来低效。一个健康的企业需要的是流动平衡,而不是僵死的忠诚。
>> 大象有大象的人生,驴有驴的人生。当你创造出能让自己的心沸腾的体验时,金钱一定会追随你,客户一定会追随你。
>> 没有“必须怎样,才能达到目的”的信念。如果一件事瞬间让你的内心敞开,你就是想去体验它,那么宇宙的资源会追随你而来。
>> “财物有时而尽,唯有一个诚字终生受用不尽”,父亲给孩子的是一个信念。而孩子所做的,是完美地印证了父亲传递的信念。
>> 给孩子丰盛的人生,下面几条就够了:
·听见孩子的欲求;
·及时回应;
·诚实回应;
·无条件给予。
>> 第一,听见孩子的欲求。
>> 如果你给予的,是你想要给孩子的,而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那么付出再多、牺牲再多也没有用。
>> 第二,及时回应。
>> 当时想要做的事当时就去做,当下完成。
>> 第三,诚实回应。
>> 父母不需要完美,能力上不能满足孩子或心里不愿满足孩子,这都很正常,但需要诚实。如果父母是诚实的,孩子得不到满足,顶多有些遗憾,但不会形成心理创伤——真相永远不伤害任何人。
>> 第四,无条件给予。
>> 重要的是能不能无条件地给、痛痛快快地给、舒舒服服地给。
>> 父母富不富有不重要,孩子的欲求都很单纯。比如他说:“我想要那片树叶”,你摘给他,他就会玩得很开心,觉得自己很富足。富足,不取决于东西值多少钱,而取决于你给的时候,能量是不是富足、畅快。
>> 如果我对自己的信念没有觉知,就会用头脑将这件事合理化,然后认同“这个行业出不了富豪”的信念。这是大部分人都会走的一条路:有一个念头,然后用头脑去证明它,把它奉为真理。
>> 其实,“不必成为富豪”也是一种限制性信念,
>> 觉察自己的感受和欲求——创造接触满足——满足后退回。
>> 当你追随自己心的律动,去创造自己想要的体验,做自己喜欢的事,财富就会追随你而来。
>> 所以,不是多努力就会多成功,而是你有多放松,就可以多成功。
如果平时为一些小事,我们都很用力,慢慢消耗到关键的点上,哪还有能量?一个成功的事业,可以像顶尖的舞蹈家、运动员、太极高手一样,不用力地去做,随着能量的流动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