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girl·精选文章: 《人间小暖》

最近两三个月工作之余需要准备专业考试,读书写作计划就暂时推后了。不过,我依然希望自己能在不影响备考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好时间,坚持阅读,坚持写作,尽量保证每周两篇的高质量读书笔记或者其他文章。

正如《却老》中孙犁同志提到写作是他的最好的休息。我也同样这样认为,在紧张的复习过程中,能抽出时间来阅读和写作,调整自己的思维和状态,从而达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对于我来说,就是最好的休息。

这两天抽空拜读了汪老第一辑《岁月如诗》的最后两篇文章《却老》和《晚年》。其中,我很喜欢《却老》一文,十分富含哲理。

汪老在文中起始发出感慨:不知不觉,稀里糊涂,人就老了。衰老虽是必然的,但也要尽量使自己老得慢一些。那么,如何使老变得慢一些,汪老有自己的见解。

首先,就要保持思想的年轻,切莫僵化,要和年轻人多接触,相交忘年,接受指导,相互学习。汪老果然是一代文学宗师,不仅文学修养功底深厚,还谦虚好学,思想先进,追求进步。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央视名嘴白岩松曾做客厦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在《我眼中的这些老头》的讲座中,白岩松娓娓讲述了他与许多老人的故事,并引用穆欣老先生的话告诫年轻人:“一个年轻人想要完成一种蜕变式的成长,需要两个条件——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或成功或失败的恋爱,以及和老人聊天。”他建议年轻人,和一个老人聊天,要读他的文字、人格和智慧。他说的,的确如此。

其次,很重要的是得经常用思想,长葆思想的活泼和流动。汪老在此还以晋祠三绝之一的“难老泉”作为引喻。听说,难老泉水是从源于地下一丈深的石岩中流出,清澈如玉,常年不息。泉水之所以难老,因为流动。人的思想也是如此,常用,则灵活敏捷;老不用,就会迟钝甚至痴呆。

汪老提到想要常用思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写文章。他讲:“平常想一些事情,想想也就过去了。倘要落笔写成文章,就得再多想想,使自己的思想合逻辑,有条理,同时也会发现这件事所蕴藏的更丰富的意义。”我想这应该就是“文思涌动,难老之法,长寿之道”了吧!这不仅适用于那些研究文学和以写文为生之人,也适用于平常以阅读写作为爱好的群众。但,文章也不是那么好写的,文学大师们固然可以思绪宽广,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即使没有什么好写,也可以发挥联想去创造好的文章。可是,有什么秘诀可以让我们这些普通人也能坚持写好文章呢?

汪老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庄稼人学种地,老人们常说“力气越用越有”,写文章也是这样,文章越写越有,老不写,就没有,写文章最好要养成坚持的习惯。就连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都说他有得写没得写,一天至少要写五百字,因此直至后来,笔下仍极矫健。其实,我作为一位写文爱好者,也深有同感。若几天因为偷懒或者紧急的事情耽搁,没有坚持写点东西,心里就会空落落,再想下笔写时,就会发现思想停滞,灵感顿失,仿佛没有办法再落笔成文。

最后,汪老上升到研究“二十一世纪文学”的高度,从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民族文化与外来影响的两个方面建议:一个弄文学的人,倘不愿速老,最好能搞一点现代主义,接受一点西方的影响。汪老对“现实主义”和“民族文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现实主义是能容纳一切流派的现实主义,民族文化传统是不排斥外来影响的文化传统。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是可以融合的,民族文化和外来影响也并不矛盾。

正如人体需要接受一点刺激,促进新陈代谢,减缓老去的速度。现实主义如果不吸收现代主义,民族文化如果不接纳外来文化,就会衰老,干枯,成为木化石。所以,研究或者喜爱文学的人,可以将两者充分融合,极尽文化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再落笔成文,流传后世。

注:

汪曾祺先生的《人间小暖》。

阅读时间:2019年3月26日

阅读页数:26-32页

版权:作者本人

打开开问https://www.openwhy.cn/浏览更多美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薇girl·精选文章: 《人间小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