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老板第一季摘记(2)

第二课

二战开打前,日本军队中小学毕业的占比98%,而当时中国士兵95%是文盲,差不多调了个个儿,直到1995年我国的统计数据,青壮年文盲率是4.8%,还略高于日本二战前的情况。所以在中国做科普空间还很大。

哺乳类动物大都是色盲

除了灵长类外的其他哺乳类动物大都是色盲,因为他们只有2种视锥细胞。视锥细胞负责分辨颜色,视杆细胞负责识别有没有光。爬行动物、鸟类、鱼类大都有4种视锥细胞,但是他们缺少视杆细胞,所以夜盲症的情况很普遍。

人类眼睛的差异

有6%的人是红绿色盲,94%的人正常,而且有颜色识别障碍的人中绝大多数都是红绿色盲,其他类型占比非常少。绝大多数男性视锥细胞的绿色素基因和红色素基因的比例是2:1,但是也测到了,1:1和3:1的情况。比例不同的男人对红色和绿色的感受强度有明显的区别,也许拥有3:1的男人来说,将来会发展出4色视觉。

拥有4种视锥细胞的画家

Concetta Antico 是一名拥有4色视觉的印象派女画家,她第四种视锥细胞对偏橙的黄色敏感。科学家进行详细测试后发现这是她基因突变导致的,突变的位置在X 性染色体OPN1MW上。拥有4色视觉的人目前发现都是女性,占女性总比例2%,而且女性相比男性更不容易患上红绿色盲。不幸的是Concetta Antico 的女儿是红绿色盲。

为什么猫狗没有绿色的毛?

哺乳类动物的天敌往往也是哺乳类动物,作为红绿色盲的哺乳类动物,绿色的毛和灰色的毛没有什么区别,并不能提供更好的保护,然后产生绿色的毛依然需要搭建完整的绿毛基因,这全部依赖于随机的基因变异积累绿色毛的编码。

一个物种的基因序列非常庞大,每次复制时都会以一定极低的比例出现复制错误,复制产生的基因变异的量远比环境因素突变导致的基因突变大的多。这也导致绝大部分可观测到的变异都是有害的。所以即便出现了绿毛的个体,他们也基本都是不健康的个体。

就算产生了健康的绿毛个体,这段编码也一样有风险产生变异而没有表达出来,可就算是表达失败了,也因为绿毛的形状本来就是可有可无的,而依然不会导致他们的后代被淘汰。

所以一方面绿毛基因非常难产生,另一方面绿毛基因非常容易丢失,于是我们最终很难见到绿色毛的个体。

灵长类为什么会有别于其他哺乳类动物,拥有3色视觉

生活在树林中的灵长类主要以植物和果实为食,而很多果实的发育都是在末期,含糖量才提升,所以大小一样的果实含糖量的变化更多体现在颜色上的细微变化,如果一种基因变异可以让生活在这里的动物轻松识别出浅红、深红、浅绿、浅绿的话,一下就能因此获得更高糖分的果实,这是一种巨大的生存优势。

而灵长类的3色视觉其实有2条曾经是同一种视锥细胞基因倍增后变异出来的,这两条基因序列如果对比,有98%是相同的,所以才会在感受光波的峰值上那么接近,一个530nm,一个560nm。

不光看到的世界不同,听到的世界也不同

人在出生时听觉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但是内耳毛细胞的数量大约5万个,只会减少不会增加,所以大部分人到了60岁,听力上限会衰减到6000Hz,所以同一个声音他们和年轻人听上去,音色是不同的。

采用统一标准。

一个人在声称一个观点之前要说明自己是在什么环境条件下,用了什么设备,每一步都是如何操作的,得到了怎样的结论,这样的结论可以推导出哪些道理,而另外一个人假如不同意,那么也要在尽量一致的环境条件下,用同样的设备,模仿他的对手的每一步操作,得出另一个结论,如果他没这么做,就开始争论,那么这个圈的所有人都不会理睬他的声音。如果他照着这个规则做完了,最终两个结论不一致,那么这两个人的争论就可以进行了,因为他们两人之间至少有一个人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旁观者感兴趣也会采用同样的方式参与讨论。这个刻板,但对于争论来说唯一可行的领域就是科学。

所以科学领域的争论是可以有结果的,虽然有时候受到条件所限,最终结果的正确与否需要相当久的时间,比如引力波从提出到验证经过了差不多100年,但他仍然是一个可以被验证对错的东西。

你可能感兴趣的:(卓老板第一季摘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