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水木诗社诺门罕作品

       最近俺们一个本来是围绕项目谈创意的群改为了互助群,大家来自不同的职业背景,可以相互交流,拓展视野。一次忽然聊起了两性和婚恋问题,于是被@,建议作为心理医生的我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这几天有点小忙,临睡才看到信息,已经不敌绵绵倦意,于是简单地回复到:可以通过看《自私的基因》来了解男性,来了解自己,来了解人类。今天读到一贯特立独行的诗友诺门罕数年前的旧作,虽然我并不完全同意文章的观点,但是还是一字未改而发布,女性读者阅读男性作者对两性和婚恋问题的观点也有助于两性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吧。


    这个片子是一个同学微信推荐的,我上网看了看,其实我以前非常喜欢看《西雅图夜未眠》,那时我们还在上大学,经常装逼而跑到北图视听资料室去看片。

     昨天我另一个同学,就是建班级微信群的哥们看到我随手发的一张字幕是“去买我最爱吃豆浆油条”文佳佳剧照,在微信群里留言,听说这片子不错,问我看点在哪?还补充一句,正经的。我哈哈笑了,我说这片子貌似很火,其实没有啥看点,烂片一个。我是看汤唯的。不料 ,这句话激起了潜伏在群里的女同学的强烈反弹,目标直接斩首行动,说我的心太浮躁了。她说,这片不是貌似很火,是真的很火,貌似喜剧爱情片实质是励志片,讲任何事情都靠自己,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文艺片,她看了两遍依然觉得好,甚至每次看都掉泪。

     认识她20年了,毕业分别也差不多15年了,在学校都没有怎么说话,现在不知道其状况,更不好意思说的太深。心里惴惴然地就事论事,我觉得此片有很多向西雅图夜未眠致敬的地方,但绝对没有西雅图夜未眠拍的好,特别是情节缺乏逻辑性,编的太假了。这她同意,同学们也冒泡起来,对于爱情故事,女同学活跃起来,平常死寂沉沉的气氛一扫而空,竟然有了辩论,有的女同学很犀利,觉得看这片子哭了不可理解,这不就一个小三道美国生子还找了个兜底的故事吗,为什么这么感动?有的说,你们怎么这么喜欢汤唯啊她演的片子我就看过色戒和警花燕子,挺青涩的,没有觉得她有多好。有的同学回忆起来初恋,大学时光。我看着,觉得越来越越来越发散的讨论,最终结果是一定的,那就是没有结果。

    大家散去时候,已经快凌晨了。躺在床上,竟然睡不着了,真是夜未眠——北京遇上西雅图夜未眠,影片的一幕幕地浮现。抛开三观道德批判,抛开演技和拍摄的方面,单单就这影片展示带给我们的回味来说,人应该怎么面对自己的喜欢的人,究竟什么是爱情?

      毋庸置疑,爱情是男女双方面的作用的结果,这两方面力量一定不均衡,自然有攻有受,有主动有不那么主动,这个其实跟性格有很大关系。爱情之所以伟大,之所以感人,就是突破这样的性格缺陷,身份地位,贫富贵贱而达到平等,真心面对。就这点来说,我觉得片中的文佳佳郝志都做到了,文佳佳那是曾经沧海,立地成佛,说的直接一点是玩腻了换个活法,而郝志,明显地就是因为考医生执照失利几次后备受摧残,缺乏自信,当然最终通过考试拿了执照后也找回自信来了,就像他回答面试馆的问题一样,44岁为什么还考?他回答是Get back my life,重新开始。(我看到这突然想起了李安,有点象台湾导演李安的感觉)。

   微博上流行一句话: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我非常赞同我的同学所说的,这是个励志片,原来文佳佳和郝志都是依赖别人生活,后来通过自己努力奋斗,过上自己内心想要的生活。无论文佳佳23岁还是郝志44岁,他们努力打破旧的束缚,重新成长,永远都是在路上。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活在当下,是他们最好的诠释。

 但我疑惑的是,他们是爱情吗?我同学的理由是正因为相同的努力,所以他们相爱了。但我觉得,郝志和文佳佳之间不是爱情,郝志救了文佳佳的母子两条命,郝志太Nice了,所以是被动的接受,我觉得真是人生出场次序太重要了,或许这就是命运安排。有人说,如果文佳佳先认识郝志,那么有可能是蜗居情节。但我想说,郝志原来在国内不算最牛但也算很牛的人,文佳佳认识了他,即便是物质女,应该非常幸福的,况且文佳佳疯狂花钱并不是爱财的人,而是通过这种疯狂败家的行为来补偿老钟对她的冷淡。不过,我相信老钟这样,成为老钟妻子也不会有改变的,换句话说,老钟是事业型的。女人经历了事业型,才会爱家庭型的男人,这就是痛苦的领悟,而对于男人来说,无论女人事业型还是家庭型,都是不重要,重要的是女人是不是波大青春。整个片中,老钟只闻其声未见其人,我觉得老钟这个人是明白人,女人就是晴天要雨,雨天要晴,男人居家过小日子说男人窝囊,男人出去打拚说没有安全感不顾家。当然生活是一门平衡的艺术,但非得二选其一,我当然选择后者,因为我也需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反过来看,我不喜欢文佳佳,也做不了郝志。但我觉得,对于爱,郝志是真爱,无论对前妻还是对孩子,文佳佳不是,她其实是爱自己。有句话说,你对一个人有欲望,那叫喜欢,你为一个人忍住欲望,那叫爱。虽然大多数人把欲望简单地等同于性欲。

《西雅图夜未眠》有两条暗线,一个是电视剧,一个是小孩子视角,而《北京遇上西雅图》则太直白了,因此逻辑上有问题,再次证明了编剧的智商差距。如果中国电影要更进一步,在剧本的方面要下功夫,都想做小明星,没人愿意做大编剧。

摄影:Zero

编辑:水木心艺,中科院心理所临床心理学与心理咨询硕士/在职博士、清华大学法学学士、东北师大理学学士(生物学);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健康促进委员会专家委员,客座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首批婚姻家庭咨询师。20余年中学与高校教学及管理经验,专注于青少年教育心理及教学管理研究,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2部;主持申报、参与并完成5项市级课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京遇上西雅图》观后感——水木诗社诺门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