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三个月的日子(3)

(三)

来上海的第一个月,我是一日三餐全是便利店、饭馆或者外卖度过的。体会比较深刻的是,作为薪资水平较低的人群来说,若想一日三餐吃的有些营养,依靠这些途径,将会是个很大的负担。我一开始,早饭都是全家的面包和牛奶,中午外卖,不是盒饭就是面,晚上一般也是面条,加上交通费用,一天保障生活大概需要50元左右,这还算是我是独身的女生。于是我便有了自己做饭的想法。

讲真的,做饭这件事对我来说是一件很享受的体验。自从高考结束被母亲拎到厨房学习做饭之后,我对这件事一直抱着很高的热忱。即使在那段最灰暗的时光里,我如何的沮丧、低落,只要进了厨房、碰了刀具,听着油水相遇时的“呲呲”的声音,就能感受到温暖和充实。

我没有盲目的就把想法告知了父母。我冷静的分析了一下,一日三餐我能来得及做几顿,大概能在什么时间点做,厨具餐具需要哪些准备。当我把这些事情梳理清楚后,我才告知了父母我的想法。第一时间,我爸爸是反对的,因为他一直觉得我独身一人上海工作已经很辛苦了,他也确实感受到了我的变化,不希望我徒增辛苦。母亲则是认为我可以把家里的豆浆机带过去,每晚做粗粮粥,分为两顿,早晚各一,中饭则外面吃就行了。我把之前的思路告诉了他们,讲真的,被他们劝说时我确实觉得我可能做不到的,想就此妥协。但后又一想,认为我应该去尝试一下,有些辛苦必须亲身经历才能有所感受。我坚持了下来。无疑,父母也同意了这个想法,我也用了我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下了自己的厨具、油盐酱醋以及一冰箱的食材。

第一天第一顿,我做的是红烧肉。这也是自己第一次做红烧肉,之前也只是在厨房帮妈妈的时候见识过。但对向来注意口腹之欲与营养的自己来说,不吃荤菜是无法接受的,所以也自己摸索捣鼓了起来。

因为我住的地方类似与青年社区,房内是不允许做饭的,容易触发敏感的烟雾报警器,所以在二楼会有一个公共厨房间,我则住在三楼。我之前也从没来过这个厨房间,所以当我第一次收拾好锅碗瓢盆,冲洗好需要用的食材,拎着一个盆,再挎着一个袋子进入厨房间时,我才意识到多么的拥挤。小小的厨房间一共有8个嵌入式电磁炉,类似于火锅店的电磁炉,分成两排排列在房间中间最大的料理台上。料理台上的闲置空间被其他住户放满了东西,看着不是特别整齐。房间整体也比较小,两侧还有橱柜,中间的料理台体积很大,人可以走动的地方很狭小。并且我当天晚上过去的时候,人已经很多了。我住的地方多是年轻人,厨房里的也都是年轻人,大多也是一个人,满脸疲惫的准备着菜。这就是现状吧,没有谁比谁更容易,也没有谁比谁更难过。大家都是普通人,没什么远大的抱负和野心,只是谋求着现在这个竞争压力很大的社会上生存下来,在有限的条件下让自己更好些。

而对我来说,或许最重要的是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中,能做些让自己幸福感更强的事情,目的不在于金钱或者名声,只是因为喜欢和愉快。或许,这对我来说很最重要的吧。


(第一晚准备的第二天中饭)


之后的日子里,我尝试过很多东西。除了红烧肉外,红烧鸡翅、炒肉片、土豆泥、三明治等等都尝试过,有成功有失败,但都没有败坏我的兴致。有时候懒了不想做了,我也不会再因为自己的懒惰产生强烈的负罪感,而是告诉自己都是正常的,让自己可以一直保持对这件事情高涨的热情。

我也曾因为没有及时去厨房占位置而不得不延迟自己的计划时,还是像之前的状态一样变得很焦虑和暴躁,此时感谢我的男朋友,这位佛性的小哥听完我一通抱怨后等待着我的冷静,然后说,其实你可以慢慢来,你先把自己的肚子填饱了,我们再去做好好吗?没有什么急切的不得了的事情,你也不要因此心情不好,因为没有必要。我也因此冷静了下来,慢慢的也懂得了许多时候你的计划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办法得到满足的,随时都有变故。我们没必要因为这些变故然心生抱怨,因为抱怨是没有任何用的,何不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呢?当然情绪的控制很难,我也仍在努力,但是有好转的迹象不也是值得满足的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在上海三个月的日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