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一)

老李的儿子小李回乡了。

平时不怎么来往的亲戚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他们不是来看老李的,是来看他儿子的——听说人家现在是名企部门主管了,有钱有权有派头。

“奔驰,好乖乖,这车得值五十多万吧,全款买的?”李老二从小李开的车入手,开始拐弯抹角地打听起小李的收入来。

可不是嘛,几年前从来没有在别人面前直起过腰杆子的老李,可扬眉吐气了一回。小李给他爸起了一座楼房,那设计和装潢全都是一流水平,不亚于大城市里的别墅了。叫谁不嫉妒!

“人家论年薪,还会分股票吧?不然薪资得交接近一半的税?”李老三意味深长地冒出一句,眼睛紧盯着小李的神情,想从中获取一些蛛丝马迹。超过百万的年薪就要交百分之四十五的税了,老爸的这几个弟兄果然不简单,小李一边想着,一边打着哈哈,一家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我儿子今年换了套新的别墅,你说他这是折腾什么,原来市中心好好的大平层住着不舒服吗,非得换到靠近郊区的别墅,说是安静。”老二点着支烟,吐着圈圈炫耀道,他是兄弟四人最早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所以在城市里也扎根最深。

“住别墅好呀,不像我那闺女,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又报了各种辅导班,孩子的开销顶得住一家老小啦。”李思美还是一贯柔柔的语调,她是家里老四,排行最小,也最受三个哥哥的宠爱。

“孩子读书好啊,你看小李,多给咱哥长脸!”李老三看了一眼角落里的大哥。他们兄妹四人只有老大还在农村生活,其他三人早就在城市立足,一个做生意,一个公务员还有一个老师,都脱离了农村生活。

平时他们不怎么和大哥来往,倒是他们三人经常来往,但这三人中也有鄙视链,比如在郊区住大别野、做生意的是老二,鄙视在市中心住老破小、当公务员的老四,而老三最深藏不露,虽然教师的工资不算太高,可她是某机构的金牌讲师,每个月培训机构赚的钱远是工资的好几倍。大哥是他们兄弟姐妹四个唯一留在农村的,住了大半辈子的平房,条件和他们比差远了。

好在大哥的儿子是个潜力股,如今老大也算有了可以炫耀的资本,兄弟三个也愿意在他儿子回来的时候过来坐一坐,联络下感情。他们可不是来看大哥的,而是为以后铺路的,他们太懂人际关系那一套了。

(二)

就这么过了几年,老李的儿子出事了。他所在的公司被收购,他被迫失业,重返家乡。

老李为他举办宴席欢迎他回来,并鼓励他一定会东山再起。

老李电话联系了弟弟妹妹们,想邀请他们参加宴席。弟弟妹妹们委婉推脱,做生意的老二表示自己手里有个大单子,谈妥了能赚一大笔;做公务员的老三说现在正是选举人大代表的时候,走不开;当老师的小妹儿为难地想了很久,但还是以孩子马上要期末考试要辅导孩子功课为由回不来。

最后老李把周围街坊邻居请过来,大家热热闹闹的坐了几大桌,很给老李面子。

(三)

转机说来就来。

小李在家这两年,依然没有闲着。公众号、短视频大行其道的时代,他凭借自己在私企当高管的经验,开始公众号的创作,并开始拍短视频分享职场经验。由于他的语言幽默诙谐,内容干货满满,输出频率也高,很快就成为职场类头部博主,开始有人请他开讲座,开小班课程,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收入自然不用说,他重新回到原来征战的城市,开了家工作室,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业务范围,也把他爹老李接到了城里居住。

这时候老李的弟弟妹妹们思想又开始活泛起来,三天两头联系小李,想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他在公众号、短视频赚钱的“秘笈”,却纷纷碰了一鼻子灰——小李会好吃好喝地招待上门来拜访的亲戚,但对于自己致富的密码却笑而不语。急得亲戚们说他没良心,要跟他断绝关系。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气势,我是亲眼看见的。而今彭府上,方府上,都一年胜似一年。 ”

三十河东四十西,可笑当年论高低。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小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