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第372天,15.32君子忧道不忧贫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372天

原文阅读:

15.32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译文讲解:

孔子说:“君子谋求仁道,不谋求衣食。亲自耕田,也常要挨饿;学习仁道,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忧不能行道,而不担心贫穷。”

启发思考:

        “君子谋道不谋食”和“君子忧道不忧贫”,是《论语》的名句。这是孔子自己一生坚持的人生价值取向。他晚年对自己一生进学修身过程的自述说,“吾十有(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十五岁起,他一生所追求的就是“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仁”。

      孔子认为,对于人生来说,道德价值高于物质价值,他努力追求道德情操和道德境界,把构建人生的精神家园视作生命的真正价值所在。可以说,他的一生也是不断地克服外界的各种物质诱惑,升华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境界的一生,是坚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的人生价值取向的践行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孔子并不是那种为了远大理想而不食人间烟火之人,他的生活态度非常务实,也渴望过上物质充裕的无忧无虑生活。他曾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他明确表示,如果能获得财富,即使去做地位不高的鄙事也心甘情愿。只是君子应该先劳而后获,或者敬事而后食。

        春秋时期,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各有各的谋生手段。由于自然条件所限,“耕”是一个没有什么发展前途的职业,一家人一年四季背负青天面朝黄土,年景好的时候只能勉强维持温饱而已,如果遇到饥馑之年,粮食歉收,家人受冻挨饿,生活困苦不堪。孔子说,“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意思是,农耕因自然条件所限可能不免于挨饿,但学而为官则必可得禄——学而得禄较耕而获食更可靠!

        的确,孔子认为,读书做官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更为不错的选择。孔门弟子大部分求学干禄,孔子也建议他们选择适当时机(“邦有道”)积极出仕为官。子夏甚至直言不讳地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还说过,研修儒学三年时间,如果还没有出仕为官的念头,实在是太难得了。     

        实际上,孔子后期在诸侯国中声名显赫,影响很大,于是孔门弟子也成为当政者选拔人才的资源库,出仕为官者甚众。冉有、子路、子贡、子游、公西赤、子羔等人都先后受到鲁国当政者的重用,子张、子夏、澹台灭明等弟子也有出仕为官的经历。他们通过研修儒学,获得了出仕为官的机会,改变了身份和地位。不过,后世儒学传统中,人们喜欢用“耕读传家”来做门楹对联,说明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两者不可偏废。

        也有后世学者怀疑,“耕学”这两句为后儒所加,因为其既符合秦后现实也符合儒家思想,而“学也禄在其中”的意思与仁学的精神根本违背,体现的是后世形成的“为服务皇朝而学”的制度与共识。

        不过,无论如何理解“耕”与“学”, 尽管社会发展变化巨大,吃饱饭和有精神道德追求始终都是人性的基本需求。这种“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的人生观,几千年来对于后世儒者立身行事影响一直甚为显著。

        即使在现代社会,人们内心仍然有道德的追求,因为道德的、精神的幸福是内在的、长久的、深刻的幸福,而外在的物质享受、功名利禄虽然也可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体验,但如果失去了道德的内在价值,则很难给人带来心灵和谐的长久幸福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习第372天,15.32君子忧道不忧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