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牛人进化营求学模块】不会学习,你学再多也没用!

求学模块的学习告一段落,借机再来回顾一下《有效学习》这本书和猫叔的两场分享。

1.我眼里的作者

《有效学习》这本书是好书,理由如下:

1.作者是个做学问的人。“美国国家智库高级研究员”这个头衔绝不是浪得虚名,看看书中大量的案例及引用就知道了。作者在写这本书时,做了大量的工作,这就是做学问的态度,作为一个在读研究生,深有体会。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做一些改进和完善,这是做研究的人的研究方式。

反观现在市面上很多书,其实书里的内容很多不是自己原创的,因为创造出一手知识很难。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作者对已存在知识的加工和利用,但是很多作者在自己的书籍里并不会提及,像《有效学习》的作者这样尊重每一位前人的劳动成果是值得学习的。

同样是作者,也分层级。有案例有数据有分析,加上扎实的文字功底,成就了一本好书,突然想明白为什么剽悍晨读内容供稿的要求——首先解读的书目必须是外国人的书籍。

2.懂得跟牛人学习

作者是研究“学习”的,通过书里的内容,可以看到,作者是个真正会学习的人。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案例,有很多的内容,作者都是直接找到相关研究的作者进行交流,比如询问当时的实验情况。

因为跟人学,来得更快。


书里的内容,新知可能不多,但是很全面。比如学习要主动找寻意义,找到价值;有清晰的目标和计划;学会联系自身实际,让所学系统化,去实践,去反思,达到融汇贯通的目的。

感谢猫叔的推荐,同时也让我看到了牛人选书的标准,这样以后自己选书时就可以用起来。毕竟,看书学习可能是对很多老铁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所以会选书很重要。

2.学习里的情绪问题

本次学习模块的打卡作品,8天里前7天我都获得了排内优秀。被排长称为为“无敌的Parker”,但其实我并不怎么开心。

正好九宫格

估计看到这很多老铁可能要“打”我、说我矫情了,但其实真不是,因为我的目标是最牛作品啊,所以排内的最佳对我来说没有太大吸引力,尽管我知道这是点评官们对我的认可。

因为一心想着结营后,要去参加猫叔在上海组织的思想盛宴,现在却发现仍然离目标很远。肯定就会有挫败感,这是人之常情。恰巧今天早上看到了秋叶大叔写的一段话,觉得说到了自己心坎里。

秋叶大叔更文

这种挫败感里还夹杂着纠结,是坚持做自己还是为了赢去妥协?(指关于打卡的内容)

我选择了做自己,努力写出自己的风格,条理清晰;逻辑上首先能说服自己,不然不写;最好能对别人有用。

问题出现了,情绪就会有波动。但还是要解决问题的,把握“先心情后事情”原则,为了让事情得到解决,先要处理心情。学到的方法就是学会分清可控部分与不可控部分,文章写成什么样是我可以控制的,但是最后的评选结果我是控制不了的。

可控的,就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优,不可控的学会接受。

想明白了这些,其实也就没那么多的挫败感了。

3.为什么要写复盘文?

每个模块结束后的读书分享稿,除了可以去参与评选,竞争学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给自己的仪式感,自己给自己一个交代。

就像你要离职了,职业化的表现是在离职前站好最后一班岗。

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才能逐渐积累自己的口碑。

行百里者半九十,就把每次模块结束时的读书分享稿作为自己的强反思践行起来吧。

4.学到的格局

人能成多大事,跟一个人的格局分不开。格局在四楼,那最多也就是十几米的高度,想要盖出百米高楼几乎没戏。

前两天晴格格在群里发了一条关于“若选择退出牛人进化营,全额退款”的公告,让我见识到了剽悍江湖的格局,让我知道为什么猫叔做社群可以如此成功。

这种格局体现在用户思维上,用实际行动表示在乎每一个老铁,而不仅仅是嘴上说说,为自己赢得最大的口碑。一入江湖,一生老铁。

选择退出也不必纠结,就像谈恋爱时的和平分手一样,互相记得彼此的好,也祝彼此越来越好。

放下,朝前。

放下,朝前

5.彩蛋

跟大家分享一下让对方感觉舒服的沟通是什么样的?

因为最近在群里有分享,会和负责做海报的Candice老铁沟通,以下是我们的聊天记录截图。

让人舒服的聊天

后来,我了解到她是做客服培训的,这种聊天的功底一看就很专业。尽管是我自己忘了及时告知对方,但是她的回复没有让我感觉丝毫的责怪,反而非常舒服。

现在经常用微信聊天,但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有人根本没意识到。比如不要写错对方名字,曾在一个写作群里,有不少学员为了感谢老师,结果把老师名字打错了,确实有点儿尴尬。虽然有时候也有人总把parker这几个字母打成各种各样的英文吧。

一上来称呼对方就把名字搞错了,还怎么让对方感到“舒服”呢?


说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那就每次都给自己一个交代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剽悍牛人进化营求学模块】不会学习,你学再多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