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十八年,得到的并不一定就是完美——读《等待》

电子书封面

这部《等待》小说的信息也是从余华的《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散文集中获得的,余华给这部小说中文版写了序,序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了作者哈金。我想看这本书,于是到豆瓣搜索,却未找到任何关于此书的信息。再搜索作者,有专门的介绍页面:哈金,一九五六年出生于中国辽宁的一个偏远小镇,当过兵,念过大学,二十九岁漂洋过海去了美国,一九九三年获得博士学位,并移居美国,目前在波士顿大学教书……《等待》是哈金用英文写的小说作品,后被译者金亮翻译成中文。

接着,在kindle上找到了电子书,于是借阅。

余华在中文版序中写道:我翻开了这部著名的小说(获得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打算读上一两页,了解一下哈金的叙述风格就睡觉。没想到我一口气读完了这部书。

当时看到这句话时,我是心存疑惑的,觉得有夸大的嫌疑,毕竟给人写序总得恭维几句。可当我翻开了这部小说时,经历的却是与余华相同的心情,恨不得一口气读完,也的确是努力着在一天里找时间看完了这部作品,彻彻底底地感受了一把哈金写实派的写作风格,那些对人物所处周边环境的描述,犹如电影镜头,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小说中的人物简单,情节也不复杂,却写出了那个年代的尴尬,与如今社会对比,有理却也荒唐。

看了开头,貌似与严歌岑的《陆犯焉识》相似:少年离家远行读书而今事业有成的部队医院干部——孔林,在卧病在床需要有人照顾的父母安排下,准备娶邻村女孩淑玉为妻,却在回家成亲时发现淑玉是小脚,且长得村姑模样,觉得配不上自己、也带不出去,想悔婚却遭到父母反对,于是婚后独自返回医院,留下淑玉在家照顾二老。记得在《陆犯焉识》中,男主陆焉识也是这样对待自己的结发妻子冯婉喻,等到多年后回到家中,苦苦等待着他的冯婉喻却在陆焉识到家前突然失忆,一场悲剧。

但孔林的日子却比陆焉识要好过多了,因为他在医院里与护士吴曼娜相互吸引,相恋、相爱,想要永远在一起,那么,老家的淑玉就成了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多年后,孔林的父母在淑玉的悉心照顾下相继过世,孔林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在夏天回到老家,向淑玉提出离婚的请求。

淑玉答应了,可在法庭上,淑玉反悔了,孔林无功而返,回到医院。

第二年的夏天,孔林再次回到老家向淑玉提出离婚请求,淑玉答应了,而在法庭上,她又反悔了。

如此这般,孔林每年都回家和淑玉办理离婚手续,每年都失败而返。

十八年后,孔林终于成功和淑玉离婚了,因为部队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有分居十八年后,部队干部才可以不经妻子同意,单方面离婚。

孔林让淑玉在法庭上提出离婚条件:解决女儿孔华的农转非户口问题,并安排女儿进城里工厂上班。

至此,貌似问题都解决了,孔林也择期与吴曼娜在单位大礼堂举行了婚礼,过上了两人梦寐以求的家庭生活。但,如此等待十八年后得到的家庭生活会真的幸福吗?在这十八年的等待中,吴曼娜的心态早已随着她的遭遇发生了变化——从一个惹人喜爱的年轻姑娘变成了孔林眼中无药可救的泼妇。

如此一来,孔林等待十八年,等到的却不是完美的家庭生活,而是充满了怨恨、埋怨、痛苦、……这些,“可能是她在长久无望的等待中所遭受的痛苦和消沉化解了她温柔的本性,腐蚀了她的希望,摧残了她的健康,毒化了她的心灵,把她逼上了死路。”

翻过最后一页时,我陷入到冥思苦想之中:那个年代果然有奇特的地方,条条框框不仅束缚着人的行为,还决定着人的思维,有些行为说不可为就不可为,不管是否违背了人的本性。如果放在如今这个时代,孔林和吴曼娜早早尝试了禁果,那么吴曼娜还会愿意一直等待十八年吗?真说不定。吴曼娜爱的是孔林的书生气质,而孔林性格中另外一面——做事怯弱没有担当——在吴曼娜眼中却被爱给蒙蔽了。孔林对于吴曼娜的追求一直是处于被动状态,被牵引着做出行动,做出决定,他还是享受以前对女人无欲无求、一个人独处的时光,可以看自己喜欢看的书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十八年的努力得到的结果,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豆瓣上找不到这部小说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这本书籍的出版号,余华之前看的是台湾出版的繁体字版本,我在kindle上看的是简体字版本。

我给这部小说打分四星(满分是五星)。阅读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哈金在撰写时的斟字酌句,所以过程是很顺畅的,是一部好作品,值得推荐。若一定要问扣掉的一星是为何?那等你读完了,我们可以一起讨论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等待十八年,得到的并不一定就是完美——读《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