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的经济学课》读后感

001讲 | 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这一套课程此前断断续续的听过一小段时间,时间不久,并且都是通过碎片化的学习方式进行的,效果似乎还不如睡前听相声来的实在。

既然是于人有益的课程,不如静下心来慢慢的听一听记一记。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多看一些其他用户的课后反馈,多一重维度,帮助更加踏实的学习与记忆。


《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The Economic Organisation of a P. O. W. Camp ),这篇文章的作者R. A. Radford 是一位经济学者,在二战时,被当作战俘投到德国人的战俘营里面去了。那一段生活经历令他发现,用经济学的原理一样可以解释战俘营里的诸多现象。

“ 事实上,一个战俘物质享受水平的显著提高,不是依靠自身攫取生活必需品的能力,而是通过商品和服务交换得以实现的。”

  • 战俘营里的市场行为是自发的、迅速的组建起来的;
  • 即便对于有着同样被迫害遭遇的群体,单纯靠彼此的关爱是无法带来实际物质生活水平上的提升的;
  • 交易是相对公平的,为了各取所需,通过交易可以满足各自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
  • 物质的总量哪怕不发生变化,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易,幸福就能够无中生有地产生。

“ 想想看,我们今天遇到一些贫困地区,说这些贫困地区没有发展起来,原因是因为缺乏投资、缺乏资金,这样的想法其实不太对。你看集中营里面哪有什么投资,哪有什么资金?但是,只要制度许可,只要人们有那么一点自由,人与人之间就开始服务,市场就会发展起来,经济也会发展起来。”

这段话读起来其实挺有意思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不依靠外部的投资与资金支持,就能够脱贫的地区呢?

我没有做调查,但显然是没有的。如果有,那可能会成为各国相继效仿的对象,会是一件大事;如果有,但没有能够被广泛推广开来,也只能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不具备可复制性。

在中国的贫困地区,去到当地你会发现,他们的生活虽然不如城市的发展水平,却并不代表字面意义上所传递的信息——“中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相反,因为有了“贫困地区”的名头,会获得一部分政策上的支持与资金上的补助。同时,这也使得其他同样贫穷,但没有带上“贫困”帽子的地区,成为了实际上经济发展最为落后的地方。

战俘营里人们交易的故事,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底配版的“实验室”环境:通过高压管制,将控制变量提升到了我们现实生活中所难以具备的高度。虽然战俘们身处地狱一般的恶劣环境,但对于“观察者”们而言,误打误撞变成了一个相对理想的“封闭空间”。


课堂小结

1. 我们看到的社会,只要有人在,就会有需求在;
2. 只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在,他们的需求就不一样,需求不一样就会有交易;
3. 有市场就会有价格,有价格就会有有价格波动,有交易就会产生对货币的需求,有货币就有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有货币就有宏观经济的波动,有通货紧缩,有通货膨胀;
4. 有交易就有信息不对称,有信息不对称,就会有中间商;
5.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情绪、就有舆论、就有外部性。于是整个战俘营里面的现象,跟战俘营外面所发生的现象就是一致的。


课后思考

我们今天讲的主题是说经济规律在哪里都起作用,哪怕是在战俘营里面都起作用。现在倒过来,请你举一个例子,在这个例子里面,经济学规律是不起作用的,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A: 凡是能够体现父爱/母爱无私亲情的地方,都难以用经济学原理来进行解释。
比如大地震中,许多父母为了保全自己的孩子,不得已选择牺牲掉了自己的生命。

许多涉及到宗教信仰的部分,也是难以用经济学原理来进行解释的。
比如教徒在遇到一些困难或灾难时,有的并不会选择去找寻到有效的解决方案,而是向神明祈祷。

关于课后思考的答案

在自己答题之后,去留言区翻看了一下其他读者们的答案,发现相比较之下,自己的答案弱爆了,并没有从逻辑的角度出发,而更像是一些随想。

让我看完之后比较佩服的一个答案大概是通过教授所讲的主要内中的框架入手,倒推回去进行的简单的推导,将经济学规律适用的前提去掉,就能够得到简洁清晰的答案,大概的意思是:

  1. 既然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经济学,那么反过来,没有人的地方,比如动物世界里,经济学规律大概率就是不起作用的;
  2. 人与人之间发生交易。那么在不容易发生交易的地方,比如中国古代的小农社会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中,经济学规律大概率也是不适用的;
  3. 人之间的需求不同,这是引发交易的前提。那么反过来,如果人们之间的需求大多一致的情况下,比如佛寺中的和尚,同样要遵守清规戒律的“理想情况”下,经济学对他们而言也是不起作用的。

看过其他人的思路与解答之后,自己顿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所谓的举一反三,即使是学生时期自己偶尔能够做到的,长久不再学习,十分容易将书“读死”。

多将新学得的知识与人分享,即是巩固记忆的便捷方法,也可以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良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薛兆丰的经济学课》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