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杂咏

作者:袁枚  (清代)

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

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


不信前頭有路行

译文:

山路崎岖不平(“平均十里只有半里是平坦的”是虚指,形容山路十分崎岖),山峰延绵不绝(过了一个山头又是一个山头也是虚指),周围的青山就像蝉茧一样把人包围起来,让人难以置信前面还有路可行。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十裏崎嶇半裏平

文学著作

  袁枚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散文 ,尺牍等30余种。

  袁枚之妹袁机亦甚具学识,《如皋县志》、《杭州府志》、《清史稿·列女传》皆有传。袁机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卒,袁枚八年后写成的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袁枚收录了许多鬼怪故事,以简洁明了的笔法,写成笔记小说《子不语》,与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齐名。袁枚也是一位美食家,写有著名的《随园食单》,是清朝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该书出版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江苏古籍出版社已出版《袁枚全集》共八卷。

  其中《小仓山房集》中的《黄生借书说》收录到上教版初二语文第一学期(第22课)


壹峰才送壹峰迎

赏析

此诗抒写作者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出游浙江南部山区时的感受,真切细致,新颖奇特,使人读后如身历其境。

诗题云“山行”,诗前两句即如同一路移动的电影镜头,在山路行进史反映所见所感。首句“十里崎岖半里平”,表面上看是客观、静止地写山路,实际上于“十里”、“半里”的数字变化中正暗寓一路。山行”之意,此乃以静显动。而“十里崎岖”与“半里平”的相互对比,又隐含诗人对此地山路多坎坷而少平坦的新奇感。这里的“十里”与“半里”并非精确的测量数据,只是诗人对山路。崎岖”的一种大致感觉而已。脚下山路不平,眼前则峰峦重重,次句“一峰才送一峰迎”又将山峰拟人化。此地山峰恰似热情的朋友,而“迎”与“送”衔接之紧,又生动逼真地写出诗人穿行于层峦迭嶂之中那应接不暇的感受。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诗人对脚下征途与眼前障碍的局部地理环境之感受;那么。后两旬则是进而表现山行的整体地理环境的体验。此时诗人仿佛一分为二:一个袁枚仍在山中苦苦寻找路的尽头,而另一个袁枚则已跳出群峰而凌空俯视,只见重重青山仍然如同层层蚕茧将“人”四周包“裹’’住,无法冲出,以至不相信还有出路。这两句反映的是诗人“山行”时久不见平川的郁闷心态,但诗人将“青山”之大意象比喻为“茧”之小意象,甚是奇特,亦是本诗的妙处。惟有化大为小,才更能恰切地表达诗人于“山行”时的憋气不舒的感受。

这首诗不用一典,比喻精巧而易晓,是袁枚“性灵”之作的一个范例。


青山似繭將人裹

(繁)山行雜詠

作者:袁枚 (清代)

十裏崎嶇半裏平,壹峰才送壹峰迎。

青山似繭將人裹,不信前頭有路行。

譯文:

山路崎嶇不平(“平均十裏只有半裏是平坦的”是虛指,形容山路十分崎嶇),山峰延綿不絕(過了壹個山頭又是壹個山頭也是虛指),周圍的青山就像蟬繭壹樣把人包圍起來,讓人難以置信前面還有路可行。

作者簡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築築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壹,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

文學著作

  袁枚著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16卷及《補遺》10卷;《新齊諧》24卷及《續新齊諧》10卷;散文 ,尺牘等30余種。

  袁枚之妹袁機亦甚具學識,《如臯縣誌》、《杭州府誌》、《清史稿·列女傳》皆有傳。袁機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卒,袁枚八年後寫成的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摯,流傳久遠,古文論者將其與唐代韓愈的《祭十二郎文》並提。

  袁枚收錄了許多鬼怪故事,以簡潔明了的筆法,寫成筆記小說《子不語》,與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齊名。袁枚也是壹位美食家,寫有著名的《隨園食單》,是清朝壹部系統地論述烹飪技術和南北菜點的重要著作。該書出版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江蘇古籍出版社已出版《袁枚全集》共八卷。

  其中《小倉山房集》中的《黃生借書說》收錄到上教版初二語文第壹學期(第22課)


《小倉山房集》

賞析

此詩抒寫作者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出遊浙江南部山區時的感受,真切細致,新穎奇特,使人讀後如身歷其境。

詩題雲“山行”,詩前兩句即如同壹路移動的電影鏡頭,在山路行進史反映所見所感。首句“十裏崎嶇半裏平”,表面上看是客觀、靜止地寫山路,實際上於“十裏”、“半裏”的數字變化中正暗寓壹路。山行”之意,此乃以靜顯動。而“十裏崎嶇”與“半裏平”的相互對比,又隱含詩人對此地山路多坎坷而少平坦的新奇感。這裏的“十裏”與“半裏”並非精確的測量數據,只是詩人對山路。崎嶇”的壹種大致感覺而已。腳下山路不平,眼前則峰巒重重,次句“壹峰才送壹峰迎”又將山峰擬人化。此地山峰恰似熱情的朋友,而“迎”與“送”銜接之緊,又生動逼真地寫出詩人穿行於層巒疊嶂之中那應接不暇的感受。

如果說,前兩句是描寫詩人對腳下征途與眼前障礙的局部地理環境之感受;那麼。後兩旬則是進而表現山行的整體地理環境的體驗。此時詩人仿佛壹分為二:壹個袁枚仍在山中苦苦尋找路的盡頭,而另壹個袁枚則已跳出群峰而淩空俯視,只見重重青山仍然如同層層蠶繭將“人”四周包“裹’’住,無法沖出,以至不相信還有出路。這兩句反映的是詩人“山行”時久不見平川的郁悶心態,但詩人將“青山”之大意象比喻為“繭”之小意象,甚是奇特,亦是本詩的妙處。惟有化大為小,才更能恰切地表達詩人於“山行”時的憋氣不舒的感受。

這首詩不用壹典,比喻精巧而易曉,是袁枚“性靈”之作的壹個範例。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行杂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