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阻力路径

最小阻力路径

《最小阻力之路》的作者罗伯特·弗里茨住在波士顿,来波士顿的朋友常常问他:“当年你们是怎么规划道路的?”(如果你去过波士顿就会发现,那里的街道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有很多迂回曲折的街道。)

事实上,波士顿的道路完全是利用既有牛径拓宽而成的。

那么,这些牛径又是怎样形成的?

牛的行走通常是随着地形起伏,找寻最容易的路径,前面有山,牛就不会强行穿越。相反,它会挑选当时最好走的路线,哪怕是要绕到山的另一头。换言之,它的行走路线取决于地形结构。久而久之,牛径隐然成形,行走愈加方便。

所以说,地形结构决定了牛群移动的轨迹。而现代波士顿的都市规划,也正是随着17世纪牛群的行走路径这么走下来的。

可见,在一个结构中,能量往往会沿着阻力最小的路径行进。不但牛群如此,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如此。

因此,最小阻力路径就是在既有结构中,已经走了很多遍、阻力最小、最顺其自然的那条路。

与波士顿道路的形成方式类似,我们惯常使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也是由既有结构中已经做过很多遍、阻力最小、最顺其自然的思维模式、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决定的。

而这种被固定下来的模式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最小阻力路径。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小阻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