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不可言桃山村(中)

村如其名。不仅建平与青乡缘份妙不可言,经常上演聚散两依依,与周边其他乡村也有着扯不断的情感,似乎傍上桃花山就会时不时交上桃花运。好在桃山立场坚定,没整出什么桃色新闻。但把这些故事整理一下,也是很下饭的。

桃山村规模小,地段偏,但在全县地理上的位置颇为重要,只是咱山里人向来低调,不宣传罢了。大家知道,广德境内有两条大河:桐汭河发源于四合太山,无量溪发源于卢村桃花山。事实果然是这样吗?不一定。按照“河源唯长”的原则,确定一条河的源头,是看距离而不是看水量。溯无量溪往上,过了桃花山还有很长的路,至少也在荷叶山、青螺山或者施坞里往上的人脑壳岩子。而经灵山寺流入桐汭河的建平水系,源头在磨盘山、公山或者孝丰垭子上的林场,距离不比四合太山那条河短吧。想当年专家们为了找到长江的真正源头,硬上逆流而上找到了各拉丹冬的姜根迪如冰川、冰斗的融水之处,那里只不过是一片小小的沼泽。真希望县里专家也来找找这两条河发源在咱们村的哪个浸水凼子。咱们县里只有两条大河,这个要求应该不算过份。也许,桃山村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宣称咱们村是全县“第一高村、两河源头”呢。


为什么要讲这两条河呢,因为桃山与四合的感情纠葛呀。桐汭河建平段的水很有特点,天下万水朝东,咱们村这段河却是朝西而去。村里老人留下来这样四句偈语:“南方火出头,水从船底漏。贫富无三代,做官难封侯”。“火出头”讲的是村南边的棉花山三峰并立,像一团火苗。“水从船底漏”讲的就是这条西流之水。它往西而去,冲出了咱们桃山人引以为傲的灵山景区,为四合贡献了一个响水滩瀑布和灵山大峡谷。按照流域管理的原则,也便于大景区建设,桃山村的建平地块,应当划到四合乡才是。这些议论民间一直都有,当然没有见过官方讨论的消息。只有那条飞流激湍的大河,春天载着满山的桃花瓣,向四合暗送秋波。


桃山村往南走就出省了,那是浙江地界的安吉县,是“两山理论”的发源地。如果我说“两山理论”也发源在广德,不知会不会惹上麻烦。这话当然只是开个玩笑,桃山人特别是建平人都晓得,建平与安吉文岱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是难舍难分的。不说娶妻嫁女走亲戚这些事,单单“界石”与“飞地”的故事就很精彩了。


先说界石吧,一般两地交界,要么以河为界,要么以山脊为界,建平与安吉文岱村的界石是清朝康熙七年所立,这块的界石上面清晰地刻着“分水岭”字样,却搞笑地立在半山腰。垭子上的那个小村子,明明人住在建平这个凼子里,户口却是岭那边的安吉的。


为什么会出现半山为界,而且是省界的这种情况,历来说法很多,桃山村又没个村史村志什么的留下来,只能从村民们口口相传的故事里寻找可能的答案。据说,在清朝康熙后的某年,孝丰垭子那个村发生了一件命案,报官之后,广德官府无法破案,怕影响政绩掉了官帽,县尉想到了一个笨办法,派人在夜里偷偷把界碑从垭子上分水岭往桃山这边移了一里路,把命案连同一大片土地都“送”给浙江了。还算他有点职业操守,知道案发现场是不能破坏的,没有把命案物证往文岱沟里丢。后来两地一直以碑为界相安无事,这块尴尬的界石也成为村民们对外来客人们津津乐道之物。最近一次的浙皖两省边界勘定是2001年,两省都没有提出异议,这块清朝留下的界碑,依然作为483公里“浙皖边境线”的一个点存在。我觉的它应该进入县级文物的保护名录!以后旅游产业发展了,让游客在这里脚踏两省听故事,也是一个好创意。


桃山送给安吉一大片山地,吃亏了吗,哪能这么说呢,咱们是亲戚啊,哪天我也送你一块地。这对话当然是我脑补的,但却是真实发生了。60年代,为了两地深切的革命情谊,安吉敲锣打鼓把一大片毛竹山送给了建平村的阳山边小队,阳山边小队又回赠了两亩多的水田。这两处山与田都距省界还有一段距离,所以是“飞地”。进入新世纪才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的“飞地经济”,咱们桃山与安吉在几十年前就有了。毛竹值钱的那个年代,安吉的那片竹山产出的笋与竹,在阳山边人的家庭年收入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


广德桃山与安吉文岱之间的良好关系看似平常,但实际上是很难得的,两地交界之处因为各种利益发生纠纷甚至争斗的情况,在临安与宁国和其他地区历史上经常发生。咱们两地的交往堪称边界关系的典范。


桃山往北,是柏垫镇的梨山村。跟桃山一样,梨山也由乡而村,降级使用了。与桃山交界的村庄,还有贞节牌坊、双龙桥等石建筑遗存,都有故事。原来桃山人往北走的不多,去年这个最后一个方向的通村水泥路修通之后,桃山特别是建平人走这条路去县城的距离更近了,桃山与梨山的来往也密切起来。


说了半天,听起来桃山有点三心二意,到处留情。那可是冤枉了桃山人。桃山人是坚定的卢村粉丝,怎么可能移情别恋呢。桃山连接外部的第一条砂石路、水泥路都是奔着卢村去的。想当年,为了修通连接建平到青乡的公路,建平人可是全村出动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妙不可言桃山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