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锋行笔:起行收 逆涩留 圆通厚 筋骨肉

历来,书家都强调着中锋用笔的重要。清代笪重光在《书筏》说,“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优劣之根,断在于此。”白蕉先生更是郑重其事了,说“用笔讲用中锋,是书学的宪法,是用笔的根本大法。”

这样的在意与强调,并非意味着中锋是全部,它之所以这样重要,正是因为它是旅程的起点,大厦的基石。

前人往往说行笔,这个行字,形容得很妙,笔在点画中移动,好比人在路上行走一样,人行路时,两脚必然一起一落,笔要在点画中移动,也得要一起一落才行。落就是笔锋按到纸上去,起就是将笔提开来,这正是腕唯一的工作。但提和按必须随时随处相结合着,才按便提,才提便按,才会发生笔锋永远居中的作用。正如行路,脚才踏下,便须抬起,才抬起行,又要踏下,如此动作,不得停止。——现代 沈尹默 《书法漫谈》


沈尹默先生就曾经说,“人人都知道,凡是美观的东西,必定通体圆满,有一缺陷,便不耐看了。字的点画,怎样才会圆满呢?那就是当写字行笔时,时时刻刻地将笔锋运用在一点一画的中间。”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东汉 蔡邕《九势》

关于中锋,这大概是古来说得最贴切的一句话了

说的是毛笔的笔锋在书写的时候,始终在点画的中心行走。


篆隶为本,是古代的宗师,曾亲口授予的法门。王羲之告诉儿子王献之,要“穷研篆籀,工省而易成”,说把篆书研究得到位了,是写好字最省事的办法,还特意交代着,“勿播于外,缄之秘之,不可示之诸友”,谁也不要告诉。

在曲线婉转、通畅圆实的篆书中,学会如何写出圆实的线条,训练基本的点画质量,让手上长出稳定的线条表现力。

而在隶书一波三折的笔画里,慢慢从圆笔过渡到方笔,积累对侧锋的手感,学会用方笔去塑造线条的形状,日后用笔的空间上,有更多的可能性。

逆入:即每写一横划,欲右先左;每作一竖划,先上后下提锋,圆转则裹,顿锋方折能铺。

涩行:即在行笔时感到前面有很大阻力,后面有很大推力,而笔又势必前行。涩笔运行含有提有顿,锋可斜可侧,管能侧能中。

紧收:即在收前,要着力顿挫,以利落的笔锋藏而收之。收锋以达到无垂不缩,无往不收。

用笔当如印印泥,如锥画沙,使其锋藏,书乃沉着,常欲透过纸背。

——唐代 褚遂良《论书》

过去人常说,要下笔便有凹凸之形。便是说,要让所写下的一笔,不是扁平的一笔,不是干枯的一笔,而是令人能够感受得到质量与体积的一笔。

所以褚遂良的两个譬喻,在后世一直被书家们反复提起,都以为恰当呢。

让颜真卿有所领悟的屋漏痕,指的是墙垣上因常年渗漏雨水所留下的痕迹。这就像 笔锋从纸上行过的时候,往往因为阻力,会在中间留下一缕深深的墨痕,而两侧因为相对墨色较淡,于是自然而然地,会让线条形成一种饱满浑厚的立体感。

这样的留痕,充实饱满,中间流水的痕迹不偏不倚,两旁留有饱满水分缓缓晕开,显得格外凝涩且浑厚。这样的状态,与书法里中锋用笔所求的沉实凝涩,圆融厚重,是十分一致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锋行笔:起行收 逆涩留 圆通厚 筋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