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成效的学习从来就不是轻松的

图片发自App

——读《认知天性》有感

据说这是11位世界前沿认知心理学家,耗费了10年科研心血,挖掘出了人类认知规律以及大脑学习的秘密,我忍不住一探究竟。所谓“活到老 学到老”,学习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为什么上学时那些化学符号我们就是记不住,为什么工作后好不容易看完一本书又忘记了书的前半部分在讲什么,为什么孩子上课记了一大堆笔记还是一到考试就粗心马虎遗忘?我一度觉得,正确的学习方式就是传说中那“看起来很努力”的方法,如果仍旧学不好,那说明努力还不到位,但这本书颠覆了我的认知。

图片发自App

曾经我们认为这才叫努力学习

我们从小接受的学习方法,就是不断记忆、背诵、认真听、预习复习。当然现在的孩子们接受的教育要好得多,讲究场景式、浸入式、兴趣式、无压力式学习。但是当我们看电影、看书、看电视节目的时候,也都是完全沉浸式、享受型的,试问,看完隔三五个月,我们还能回想起什么。好像大多情况是,一本书还没看完,前面讲了什么都记不太明白了吧。为什么?是遗忘曲线在起作用,记忆讲求周期,到了一定的周期,就开始出现遗忘。于是,重复阅读与集中练习被提上日程。既然记忆会遗忘,那就不断阅读、重复、记忆,延长记忆周期,直到熟悉无比甚至到了印刻在脑海中为止。这是模范学生的做派。勤奋就是优秀的代名词。

但身边也总有这样的同学,考试从不认真看书,从没有展现出勤奋的特质,却次次考高分,就如同本书的序作者之一——樊登一样。总以为这是天赋,但是樊登却说“轻松的学习是无效的”,他认为学习并不容易,只不过有自己一套学习的套路,没想到竟意外中了认知心理学家们苦心研究出的成果。

心理学家们发现,传统的重复阅读、反复练习,会让人越做越熟练,会逐渐产生“已经记住了”的错觉。但实际上这种方法达不到真正的精通,也无法产生持久记忆,这样会让自己的勤勉掩盖了学习中的薄弱之处,不知道要在哪里花更多精力才能提高知识水平。美国前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总结过一句话“有些事是已知的已知——有的事情我们知道自己知道;有些事是已知的未知,意思是我们知道有很多事情是自己不知道的。但是还有未知的未知——那些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能够搞清楚“元认知”,意识到自己曾经不知道的事情,并进而采取行动,作出改进,这才是人不断成长的精髓。


图片发自App

轻松的学习是无效的

上面提到的樊登,说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书只看一遍,临考或临讲时,拿出一张白纸,使劲回想刚才所读的要点,所有的“缺”确认地差不多了,才重新拾起书本,去回看一遍。如此反复两三遍,所有要点记心间。

这其实印证了11位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是反复阅读,而是“检索、间隔练习、多样化练习”。

检索就是主动回忆某个事情的过程,虽然这种挑战很痛苦。但是,学习越轻松,效果越不好。学习就是这样一个挑战天性的过程,只有耗费心血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效果也更持久。那些不花力气、没有挑战的学习就像在沙子上写字,今天写上,也许明天字就消失了。最好的检索其实就是考试。曾经,我是多么痛恨应试教育,千方百计想把自己的下一代送入一个全新的素质型的教育环境中。如今,我对考试这种形式有所改观,但对应试还是不敢苟同。应试,是为了分数而学习,给孩子带来了额外的压力,让一个人失去了创新能力和领悟力,是对一个人能力的错误衡量。但是,考试,小测验,检索,却可以成为学习的一种工具,而非外界衡量学习成功的标尺。当然,书中也提出了,考试或者小测验的时机、难度(讲求适度困难)、 频次的把握,是对教育从业者一个全新的考验,尽管很多教育机构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要想达到最佳效果,就要反复检索,间隔练习。重复检索不同于反复阅读,反复阅读仍旧停留于表面,但重复检索、间隔检索能不断强化头脑中用于检索知识的神经回路。主动检索、间隔反复检索的能力,才是我们应该培养的重点能力。这其实是应对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间隔性的检索,能让临近遗忘的知识神经又重新链接。

知识是平面的,但生活是立体的。最有效的检索练习,是那些可以反映出你今后如何运用自己知识的检索练习。比如在与客户营销谈判的过程中,接触的人是千变万化的,面临的场景是多变的,对方的脾性、喜好、心情、学识都是多变的,这里需要对自己的产品熟悉,还要熟悉市场行情,还要了然客户的心理,还要有广泛的学识能够应对客户突然抛来的话题。每次拜访都是一次小测验,这不仅需要营销从业者们有多样化的练习,同时有自我反思的能力,反思这次会客发生了什么,我是怎么做的,我那样应对会不会更好,下次我要采取别的什么方法。再比如日常工作中的周报、小结,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检索练习方法,帮助我们对自身的工作查漏补缺。

有句话叫作“最有效的学习就是去教别人。”当你有动力与压力去教别人时,你总得把要教授的知识的框架、原理、延伸、应用搞明白,这样才能有底气去教别人。这个备课的过程就是一个持续检索的过程,你随时都在自问,假如学生问我这个问题我该如何回答呢。于是,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当你看一本书,如果页面文本稍有模糊或是字体略微难以辨认时,人们却总能更好地回忆起文章内容,因为人们需要花时间和精力把不流畅的部分一一辨认对应,这种行为被称作“生成”,自我编码。所以,看一本书、参加一场培训或是开展一项劳动竞赛,最终的一篇读书笔记或是培训感悟或是项目总结,都是非常有效的自我编码过程。我自身有最直接的体会。原先我只是沉浸于看书,但后来发现看着看着就忘了,所以现在,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会辅以制作思维导图,或者记录重点,最终再来一篇读书感悟,隔三差五把导图或是感悟拿回来重读,总会有新的体会生成。学习者,更应该做的是生成答案,而不是回忆答案。“生成”,就是试错的过程,是不断触发灵感、打开创造性的过程。


图片发自App

构建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检索 重复检索 间隔检索,是一个对每个人都适用的学习工具,但每个人却因由个性、特质、喜好、成长环境,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比如我,视觉文字能力更强,阅读速度很快,并且入眼即入心。但是我的听力很差,喜马拉雅这些听书app,我一听就走神,听歌经常听不懂歌词。因为听力有障碍,我就更加倾向运用自己的视觉特长,更爱看文字,这反而进一步强化了我大脑主管视觉的神经,听觉神经更加弱化。上天总是给你关上一扇门,又打开一扇窗。

书里强调,人至少拥有两种智力,一种是流体智力,指推理 发现关系 抽象思维以及在解决问题时头脑中保留信息的能力。另一种是晶体智力,指积累的关于世界的知识以及从过去的学习与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程序或心智模型。两种智力共同作用,让我们能够学习 推理并解决问题。心理学家又从另一个层面将智商大致分为三种:1)分析型。它指读书、学习以及应对考试的能力;2)创新型。它掌管一个人的创新及创造能力;3)实践型。它指的是一个人的动手能力。

现代心理学家以及脑科学专家普遍认为,智力不是恒定的。基因也许决定了基础智商,但后天的环境刺激对脑神经连接又会有新的正向或负向的导向。也许在钢琴 象棋 高尔夫等不管哪个领域,我们可能都会惊叹这必是天赋使然,但并非总是必然,他们优异的表现无疑来自于数千小时积累的刻意练习。要成为专家级别,平均要投入一万小时或十年的练习时间。按儿科神经医师道格拉尔森的观点,培养自己反思的习惯,就可以强化学到的知识,培养补偿型的技能,弥补天赋上的不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之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面临关上一扇门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扇窗。

所以,做一个终生学习者吧,掌握几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构建自己的心智模型,重复检索,刻意练习。努力会改变大脑,为大脑建立新的链接。你所做的事情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有能力做什么。你做的事情越多,你能做的事情也就越多。


ps,最近,在一群牛妈中,我交流了这个新知。检索,持续检索,间隔检索练习,是学龄的孩子应该逐步掌握的一种学习技能。对于学龄前的孩子,他们的心智发展 思考方式还是有些诸多特殊性,玩中学才是主流。当然,这并不影响,在玩乐中穿插小的quiz,有趣又有效。

总之,考试(用“检索”更合适)是一种技能,一种工具,不是目的。有效的学习从来都不是轻松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轻松代表不快乐!

最近我为了应付一项职称考试,频繁采用新get的检索技能,效果很赞,过程很痛苦,但同时也很有成就感。

(此处是想再次发声,快乐教育绝不是放任自由 轻松散漫的教育,快乐是描述求学过程的感受,而有效的教育或是学习,从来都不是轻松获取,从来都是要靠坚持 韧性 挑战 不放弃这些优异品性来获取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成效的学习从来就不是轻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