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一个感受到生活压力的普通人,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扰:
在你生活迷茫,不辨方向的时候,总有人说,要多读书。
胡适在《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胡适谈读书》里说: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
尽管,你认可“读书能改变命运”这个道理,可是,当你逐字逐句的认真读完一本书时,却感觉不到自己有什么收获,脑袋里依然空空如也?
很多大咖都推荐的好书,可是你却没有读到什么精髓,你甚至看不进去,更谈不上学到了什么?
读书到底有什么法门?
到底怎么读才能内化吸收一本书的精髓,实现自我提升、精进?
畅销了80年的经典阅读指南——《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告诉我们,阅读的确是有技巧的,掌握了这些阅读技巧,以上的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问题的切入点正是“主动阅读”,本文将以此为始,来深入浅出的探讨本书的精华阅读方法,以及终极目标——如何将一本书内化吸收,实现自我提升。
01如何理解“主动阅读”?
1,为什么我们习惯性的看书方式不叫主动阅读
当你靠在床头或者趴在床上,翻着一本书的时候,看着看着就困了,上下眼皮打架,昏昏欲睡。这时候书里讲了什么都不重要,不管它是一本小说,还是非小说,它的作用只是镇静剂,是催眠你的工具。
这种读书方式,无论如何不能被叫做“主动阅读”。
那么,端坐在书桌前,在台灯下,逐字逐句的研读一本书,就是主动阅读吗?
不,主动阅读是有自我要求的,它属于一个阅读者的责任。
2,怎么做才是主动阅读
曾经有人说过,成年人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知识点,我们读书是为了解决问题。
所以,一个好的阅读者应该是带着问题而翻开一本书的。
比如,最近大火的《安家》电视剧里,女主角房似锦想学习卖老洋房,就特意读了男主角徐姑姑的书《梦回十里洋房》,她想从这本书里了解老洋房,做到知己知彼。
这就是主动阅读,它是有“功利性”的。
假如你在翻开一本书之前,没有任何目的,只是想了解这本书,那么提问题才是最好的主动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指出:你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的问题。
比如:
这本书主要讲什么内容?主题是什么?
作者用了什么样的素材来论证主题?
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你完全认可吗?还是只是部分认可?
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帮助?
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一个一个的回答,只有完成这些才算是主动阅读和有效阅读。
02 为什么说主动阅读能内化吸收一本书
布尔沃说,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
这正是主动阅读的真谛。
1,内化吸收的前提是读懂,读懂的前提是主动阅读
艾德勒和范多伦把作者比喻成棒球赛中的投手,把读者比喻成棒球赛中的捕手。
作者想要传达的资讯、知识、想法都写在了书里,而这些更像是棒球赛中的球。
好的作者完全知道如何“控球”,知道自己要传达什么,如何精准的传达出去,而好的捕手就是在投手投球过来时,精准的接住球。
这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完美“沟通”。
当然,这个比喻不恰当的地方在于,作者的资讯、知识、想法并不真的像一个球,球只有接住或者没有接住之分,它可能更像一袋子糖果,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成功与否就看读者能接住多少。
当读者采用主动阅读,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时,就像在不停的接住一个一个糖果。提出的问题越多,回答的越多,越深入,得到的糖果就越多,也就越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内容。
当阅读者读懂了一本书时,读者的大脑与思想,或者知识体系中已经包含了这个作者(这本书)想要传达的资讯、知识、想法,也就达成了内化吸收的过程。
2,真正的内化吸收离不开思考,思考是主动阅读的一部分
叔本华说:我们若要将所学得的知识消化吸收,变为己有,并且能够充分应用发挥的话,就必须经过思考的过程。
在主动阅读过程中,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回答问题,都是在思考。
思考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获得资讯的过程中,运用发散思维,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已有问题,获得额外收获,通俗讲,就是福至心灵,忽然有了灵感,能够更好的解决现有问题。
另一种思考,是为了增涨知识,提高理解,这种时候就需要花费一些“力气”。用艾德勒的话说,就是“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
这样的思考过程难免有些“痛苦”,但却是内化吸收、自我提升的必经之路。
03怎样主动阅读,内化吸收一本书
1,在内化吸收一本书之前,先要做一个合格的阅读者。
(1)养成提问题、回答问题的习惯。
一个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绝对不能忘记在阅读过程中努力提出问题,然后尽可能找出答案,这是绝对不能偷的懒。
叶圣陶说: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所以,当你养成提问题,回答问题的好习惯时,你将持续获得读书的最大收益。
(2)读出和写出“言外之意”。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引用了一句话:“你必须读出言外之意,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何为言外之意?举个例子。
有一位不知名的画家向著名画家门采尔诉苦说:“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一天工夫,而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呢?”门采尔很严肃地说:“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你用一年的时间精心打磨一幅画,提高画的品质,自然就卖得快了。
一个合格的阅读者一定不能只读文字,还要读懂句子背后的意义,了解作者想说的话到底是什么。
艾德勒和范多伦还认为,不光要理解,还要把它写出来,能够写出来才算真理解。
(3)在书上做笔记。
很多人因为爱护书,而不舍得在书上留下一点痕迹,事实上,书是为主人服务的,它只是一个“工具”。
在书上做笔记有三大好处:
第一,使阅读者保持清醒,提高注意力。
第二,能促进阅读者思考,把想到的问题都记下来,把想到的答案也记下来。
第三,帮助阅读者加深记忆,很多人说,不管读多少书都没有用,读完就忘,做笔记不光是加强当时的记忆,以后忘记时翻一下,可以帮助阅读者回忆起来重要内容。
2,想要内化吸收一本书,请学习运用四个阅读层次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详细讲解了阅读的四个层次,即: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是几乎是所有阅读者都会的,属于识字认字,能看懂一句话的阶段,这里就略过,下面重点说一下后三种阅读方法。
(1)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分两种,一种是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即:先看一本书的书名,序言,目录,索引,出版者介绍等,并且随意翻阅,选取一两段,或者几页读一下,再随便翻几页读一下,这样把一本书翻完。
第二种是粗浅的阅读。
即:把书从头到尾先读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中途不要查询或停顿思考,只需要把书读完。
把这两种检视阅读方法掌握熟练以后,完全可以结合着使用,不必刻意分离。
检视阅读方法,对阅读者来说,读书越多越好用。在《奇葩说》第6季有一期节目上,马东说,罗振宇十分钟就能看完一本书,看书的速度非常快,他用的就是检视阅读方法。
(2)分析阅读
弗兰西斯·培根说过:有些书只需浅尝,另一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好书需要仔细咀嚼,慢慢消化。
可见,对待不同的书籍,要有不同的态度,有的书只需略读,而有的书需要精读,这就要依靠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方法主要有四点:
一是概括整本书的内容。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认为,我们要用尽量少的语言,简短的说出一本书的内容是什么。
因为每个作者写一本书的时候,都想要表达一个主题,其他内容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作为阅读者,就是要把这个主题找出来,弄清楚作者到底想要讲什么。
二是列出整本书的框架和大纲
艾德勒和范多伦说,一本书就像一座房子,里面有许多房间,有不同的尺寸与形状,不同的外观和不同的用途,这些房间虽然独立,却不能分离,它们通过一些架构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
阅读者的使命就是找出这些架构,看清楚它们的内在联系,就像一个建筑师看图纸,把一个房子如何搭建起来,哪些是主要支撑,哪些是填充、装潢,一眼看透。
事实上,越好的书,越有着合理的架构,越是次品的书,越是结构混乱,当读者能够列出这些架构时,也能够清晰的看出一本书的优劣等级。
三是通过关键词,关键句子,与作者思想互通。
曾国藩有许多传世理念,其中之一就是,读书要读的慢,一句没有读明白,绝不读下一句,这种咬文嚼字的读法实际上是在钻研关键词,关键句子。
通过对字、词、句子的理解,来达到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
需要注意的是,理解作者的思想,不代表认同作者的理念。
四是评论一本书。
鲁迅曾说过:读死书会变成书呆子,甚至于成为书橱。
所以,评论一本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这里,艾德勒和范多伦主张:受教是一种美德。
他们并不是说一本书会好到无懈可击,但他们认为,在读者没有完全读懂一本书,没有完全弄明白作者的思想之前不应该随意评价,而应暂缓评论。
(3)主题阅读
简单来讲,主题阅读是为了研究一个主题而阅读多本相关书籍,这是一个人快速提高和扩充某一领域知识的最好途径。
在进行主题阅读之前,我们必须运用检视阅读,将书单上的书筛选一遍,留下与主题最相关的书籍。
按照艾德勒和范多伦的方法,主题阅读分为5个步骤。
一是找到相关的章节,在主题阅读中,要谨记,你关心的主题才是重点,而不是阅读这本书。
二是把每本书相关的共通点找出来,融合到自己的观点里。
三是针对主题,提出一系列问题,从每一本书里找出答案,最后梳理成自己的答案。
四是提出每本书都会有自己见解的议题,并把答案都写出来。
五是分析讨论这些问题和议题的答案,把它们按照顺序排列,突显主题。
简单来说,主题阅读就是在没有预先设定立场的前提下,吸收理解所有作者的意见,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和研究成果。
04 结语
赵树理曾说: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我们只有学会运用好的阅读方法,才能将一本好书内化吸收,才能淘到“金子”。
要知道,阅读方法本身就是知识,想要把好书“吞进肚子”,先要把这个方法运用熟练。主动阅读,拒绝偷懒,之后再读其他书自然就事半功倍。
作者:杯子叨叨,愿用文字温暖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