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达人秦始皇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第一次建立起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统一王朝。也称始皇帝。是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虽然功过各有评说,但自古以来也只有他一人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称号。

近日,看了李开元《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一书,对这位只比刘邦大三岁的“千古一帝”加深了一些认识。

始皇帝,姓嬴名政,在位37年,实际上统一全国后的皇帝只当了10年。

在他10年的皇帝生涯中,向往“诗与远方”,竟然进行了五次全国性的“自驾游”,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旅游达人。

秦始皇在一统天下后,面对幅员辽阔的庞大帝国,为了张扬国威,凸显皇权的至高无上,曾经进行了五次大规模出巡。

1. 第一次巡游是在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此时,秦始皇刚刚统一了全国,志得意满,于是决定出巡。这次的路线是北上视察西部边境,先到达陇西郡、北地郡,再出鸡头山东归,途径回中返回秦都咸阳。主要路线在甘肃东部、宁夏一带。

秦始皇第一次巡游返回后,认为道路不便,便在同年下令以咸阳为中心修建道路,既方便了皇帝的出行,也促进了交通的发展。后面将详细讲述这个道路的修建情况。

2. 第二次巡游仅仅是在第一次巡游后的第二年。这次的路线是一路向东。首先到达了邹峄山。在这里,秦始皇亲自登山祭祀,并在山上挑选了一块上好得石碑,命人在上面刻上了他的丰功伟绩。随后,秦始皇又来到了泰山脚下,准备进行封禅大典。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为祭祀天地而举行的活动仪式。“封”是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是在泰山脚下的小山祭地。历代帝王希望通过这种仪式,宣扬皇威,祈求天下太平。

封禅完毕后,秦始皇又沿渤海海岸东行,过莱州半岛,一路上祭祀名山大川及八神,寻求仙人羡门的踪迹。然后到达之罘,登上之罘山,立石颂德。

秦始皇在齐地时,齐地道士徐巿上书说海中有神山,于是秦始皇派遣徐巿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驾船出海,寻找仙人。据传徐巿最终抵达日本等地区,成为日本民族始祖。

又南行至琅玡,与群臣行乐了三个月。秦始皇非常高兴,下令将三万户百姓迁徙到琅玡台居住,并减免了他们二十年的赋税。命人将琅玡台修整一新,立石刻碑,歌颂秦德。随后开始返程。经过彭城的时候,秦始皇斋戒祈祷祭祀,准备从泗水中打捞周鼎。他派了一千多人下水搜求,最终一无所获,只得作罢。

3. 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秦始皇第三次出游。这是始皇连续第三年出游。

秦始皇的两次大规模出巡,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一些六国的旧人便想乘始皇再次出巡之机,刺杀始皇,以报亡国丧家之仇。

这次东游时,韩国贵族张良用重金收买了刺客,准备在始皇东巡的路上刺杀他。当车队行至阳武博浪沙时,刺客突然冲出,用大铁锤砸向了始皇所乘的马车。马车顿时被砸得粉碎,刺客以为得手,便逃走了。原来刺客砸中的车并非始皇所乘,乃是旁边的随行车,这次始皇算是捡回了一条命,他随即下令全国搜捕刺客,但是整整十天下来,也没抓到刺客的影子。始皇无奈,只得作罢,但从此加强了戒备。始皇的马车继续东行,再次来到了之罘山,刻石记功。然后经琅玡,由上党返回关中。

4. 秦始皇在一统天下后,连续三年巡游,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上第三次巡游还遭到了刺客袭击,始皇决定休整一段时间。三年后,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秦始皇第四次巡游,向东到达了碣石,然后又巡行北部边疆,从上郡返回咸阳。

5. 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也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巡游。这次出巡的目的是寻找长生仙药。始皇让左丞相李斯陪同,右丞相冯去疾留守咸阳,还把少子胡亥带在了身边,车驾行至云梦,始皇在九嶷山望祀了虞舜。然后沿长江东下,过丹阳,至钱塘,临浙江,登上会稽山,祭祀大禹。在山顶上,秦始皇再次立石刻碑,称颂秦德。

说个小插曲。在会稽时,年轻气盛的项羽在看到巡游船上威风凛凛的秦始皇后却自言自语地说道:“彼可取而代也。”大家觉得项羽说的话应验了么?

车驾在返程的途中,又经过吴,从江乘渡过长江,沿海北上,到达琅玡,又自琅玡北行至荣成山,再到之罘。在途中,始皇听信方士徐福和一些博士的谎言,为求仙药,射杀了一条巨大的鲛鱼、鱼是射死了,但仙药却始终也没有找到。心灰意冷的始皇,只得下令沿渤海西行返回咸阳。当车队来到平元金时,始皇得了重病,不久便在沙丘平台病逝。

始皇五次巡游的出发时间是:始皇27年--始皇28年--始皇29年--始皇32年--始皇37年。

10年皇帝,5次出游。他的皇帝生涯真的是“不是出游,就是在出游的路上”。这样的皇帝你说算不算是“旅游达人”呢?

正是由于始皇爱好巡游,也深深地知道道路交通的重要性。从第一次巡游后,他就决定修建全国性的驰道和直道。

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始于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第二年(前220年),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尤其是通往六国古都的驰道。著名的驰道有9条,有出今高陵通上郡(陕北)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出今商洛通东南的武关道,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出今陇县通宁夏、甘肃的西方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等。从《汉书·贾山传》中得知,秦驰道在平坦之处,道宽五十步(约今69米),隔三丈(约今7米)栽一棵树,道两旁用金属锥夯筑厚实,路中间为专供皇帝出巡车行的部分。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的“国道”。

始皇修建驰道很重要的一个目的也是为了打击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复辟活动。看来可不是光为了旅游方便的哦。

关于驰道,有这样的描述:

西汉人贾山记述: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一句一句看哈。

广五十步。一步是六尺,一尺二十三厘米,就是说,路面的宽度达到69米,这可不是一般的宽啊,跟长安街有一拼,并行十二台卡车,一点问题没有。

三丈而树。应指在驰道的中间,以树木隔出三丈宽(6.9米)的路面,这是专供皇上行车的御道,其他人、车不能使用。

厚筑其外。指路基的构筑务必要求坚实,高于两侧,利于排水。

隐以金椎。此处“隐”,应通“稳”,意思是说路面全部用金属工具夯击,形成硬面大道。

树以青松。指道旁行道树主要选用松树。

驰,是快速行进的意思,驰道,就是当时的高速公路,路面划分为三条,是最早的具有分隔带的多车道道路(皇帝的专道一,两边各一,故三条)。

秦时,以咸阳为中心,全部由如此宽阔的大路向全国辐射,交通网络已经非常发达。如此浩繁的工程,谁来主抓呢?李斯在狱中向秦二世上书自陈,历数功绩有七项,其中第六项就是“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可见这一交通建设工程是由丞相这样的高级官僚主持规划施工的,建设驰道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在炫耀始皇帝的“得意”。

由于驰道中间是皇帝的御道,横穿驰道就是件麻烦的事了。史载,汉成帝为太子时,老爹元帝急召,虽然是太子,还是不敢横穿而过,一直绕行至直城门,才找了个地方绕过去。此后,元帝下个命令,说太子可以横穿驰道。可见,驰道不能随处横穿,大约设置有专门的立交道口供人穿行,类似于北京的三环、四环,也得走好长一段才有过街天桥。

除此以外,他还修建了一条军用高速公路--直道。

直道和驰道不同,它只有一条,是由云阳县的甘泉山通到九原郡。云阳县在今陕西淳化县北,距咸阳不远;九原郡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正在阴山山脉的南麓,南北遥遥相对,所以称为直道。直道的修筑则是为了打击、阻遏匈奴奴隶主贵族的向南侵扰。

直道,全长一千八百里,直通南北,规模极其宏大。司马迁曾经走过直道全程,感叹说,我前往北疆长城防线,从直道回长安,一路看到蒙恬为秦修筑的长城防务工程以及铲削山岭、填平沟谷建成的直道,真是太不珍惜民力了。

秦始皇去世,秘不发丧,车队“行从直道至咸阳”,随后“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经历“辒凉车载鲍鱼归”(〔宋〕刘克庄:《读秦纪七绝》),即直道的规划者最终以极其特殊的方式经行这条道路。

秦直道遗址

始皇帝是名符其实的旅游达人,也是名不虚传的基建狂魔。

除了上面说到的直道和驰道外。他还修了长城、阿房宫、灵渠、秦始皇陵。

关于基建狂魔的故事,咱们下回再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旅游达人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