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的语文课堂是我喜欢的样子

昨天基本是我一个人上一整天,课时特别多,我就上了新课《桥》。这篇课文是一篇小说,讲的是一位老汉,是党支部书记,在一场山洪灾难中,只有一座窄窄的桥连通路面,大家只能排队过河。书记让党员同志走在后面,一个小伙子走在了队伍前面,被老汉揪了出来,让他排到了最后面。后来大家都脱离了危机,只剩下了老汉和小伙子。老汉推小伙子先走,小伙子又让老汉先走。可一场大浪吞没了两人,谁都没走成。之后一位妇人来祭奠两个人——一个是她丈夫,一个是她儿子。

小说设置悬念,读到最后才交代人物关系,给人转折,让读者颇有恍然大悟之感,余味很足。

学习小说就要掌握小说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形象。在梳理这一篇课文的情节时,我采用的是梳理小标题的方法。我让学生自己小组讨论,梳理出合适的标题。大家对于这样的教学活动十分感兴趣,学生都很投入,都在尝试运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故事。后来我出示答案:慌乱逃生——组织撤离——揪出儿子——祭奠父子。

学生对此有异义,他们觉得“揪出儿子”不好,他们想的答案是“父子牺牲”。我就跟他们解释,如果是慌乱逃生——组织撤离——父子牺牲——祭奠父子,就像歌颂两位救灾英雄,就体现不出课文中“小伙子排在前面,老汉把他拉到最后”这样的矛盾设置。他们认可了我的说法,但是又觉得“揪出儿子”不够有概括性。我说好,那你们想一个。他们就在念:揪子……排队……但是怎么也想不出一个比较符合的概括。最后我就说,那就用这个“揪出儿子”吧!

突然一个学生说:“我觉得如果用这个表达,可以把‘儿子’换成‘小伙’,这样最后的‘祭奠父子’才跟前文的人物关系形成冲突,才给读者震撼感。”我一听,说得有道理啊,那就改吧!慌乱逃生——组织撤离——揪出小伙——祭奠父子。

我喜欢这样的语文课堂——认真去研读课文,讲究用词,在思维的碰撞中选择最优的答案。我们不盲目信参考答案,我们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发生学习的地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样的的语文课堂是我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