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成的那么多,为什么我还是想一步一步地走?

这是小球发奋图强更新随笔的第一天。

我讨厌鸡汤,我发誓。


01.

闺蜜常常和我发牢骚,说现在的人生不是她想要的。

“从小学到高中,从高中到多伦多,从多伦多到工作,我爸连移民都给我搞定了你知道吗?”她这样形容她不想要的人生。

我有时也会发牢骚,说她的人生我挺想要的。

关于理想的工作规划,闺蜜这样说,“我想要那种自己做主的人生,我不想要我爸给我的那种被条条框框圈住的工作,我想要自由一点。”

于是我问她,“就现在你爸摆在你面前这条出路你认可吗?”

“认可。”

我恨不得一巴掌从北京甩到沈阳,“认可你还说个屁啊!”

我们时常这样,总觉得父母提供的现成的一切都是自己不想要的,但事实往往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在自己不想要的人生里不紧不慢却又满足地活着。

归其原因,大概有二。

最可能的原因可以用牛顿第一定律加以解释,说白了就是惯性太大。定律都说了,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换到人身上同样适用——被安排的年头越长,越习惯于被安排。

这个原因在闺蜜身上颇为受用,我猜在一票同类人中同样受用。

由于不想自己的人生被支配,我和她展开了一次关于她未来工作的讨论,讨论的结果是:金融专业出身,但因为没有切身的实习经历而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职业方向,且不了解现实的行业现状所以自己希望的发展方向也无从得知。

这种迷茫背后,是在惯性下被安排的人生缺失了自主分析能力。

这时的我们,不是不能思考,而是无从思考。

另一个原因则显而易见——能力不够,被安排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诸如林俊杰等走出被父母安排的人生的人依旧能闪闪发光,因为人家的的确确有能力发光。

而剩下的这部分人,就是天天抱怨者为什么人生要被父母决定,但又没能力拿出一个能说服父母,最终能挣脱枷锁的可选项的可怜人。

这大概也是我拒绝被我爸安排人生的原因吧,只不过我拒绝成功了,毕竟是普通家庭,真要是能搞定移民估计也轮不到我……


02.

而就在几天前,我和同一个闺蜜就各自的婚姻观早就有了一次讨论,那次讨论的主题是——有现成的为什么不找?

讨论的起因是:她找人花钱算了星盘,算完跟男朋友洒脱分手,理由归结为对方是个花心的人。而与此同时,我跟她说,我和要男朋友攒钱结婚了,预计两到三年。

关于未来的婚姻,我和她的观点同样是站两边,她劝我:“找人结婚啊,真的应该找一个有房有车的,最起码不给你自己的生活添负担的人。”

而我劝她:“房、车都是现成的,这日子过着就没意思了,你干脆再找个现成的老公。”

现在嫁女儿都要有房有车,换言之——现成的房,住就行了,现成的车,开就是了,现成的老公,结个婚就成了。

难道不好吗?挺好的啊!

如果这三位一体的大馅饼能砸到我脑袋上,我打死都不会让别人咬一口。

“当然,我们还希望这馅饼本身没问题最好了。”大部分人还会这样想。

No,为什么永远有人不明白,馅饼本身没问题才是前提。

就好比我至今无法理解和前男友分手时,有闺蜜这样劝我:“你再考虑考虑吧,毕竟在北京有房有车有户口的挺难得。”

但这是一个有暴力倾向的男人啊,如果我们的这段关系最终变成了婚姻,于我来说,获得这些现成物质的代价也太大了些,我不肯。

再者,摆在眼前现成的太多,我们就会失去珍惜的能力。

有多少人会因为清洁工的辛勤工作而跑去几百米外扔个空瓶?但我们自己擦过的地恨不得转身就立上一块“禁止进入”的牌子。

没有经过自己努力得到的东西,我们往往也不会那么努力地去珍惜,结果就是失去。

而我现在面对的,是一个给不了所有我梦想中物质的人,而我依然决定跟他走下去,为什么?

因为那些物质又不是来不了,该来的都会来,慢一点也会来。

那就姑且慢一点吧,我不在乎。

人还是那个人就好。


03.

今天就到这吧,要吃晚饭去了,还有条的六位爷爷等着我呢。

话说,昨天搬了新家,改造完要不要记录一篇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现成的那么多,为什么我还是想一步一步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