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减法,更得会加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包含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完善,家庭教育在育人的角度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今年的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

那么双减背景下,班主任如何发挥家校共育优势,实现减负增质目标?

“双减”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推动,校内校外双向发力,关键在校内。

要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课堂教学,不超纲、不超标、不超进度。

作为教师,布置作业的量要科学,按照学生的年龄段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能完成的程度布置,不能多,也不能少。

其次,作业的布置,讲究质量和方法。要抓重点,兼顾知识面,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或一次全抓来个够呛。作业的布置最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作业也最好针对个人不同而布置。其中,我们认识到,“双减”既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又要做好家校沟通,发挥学校、家庭、社会育人同心圆的作用,构建以学生的成长为核心、教师家长生命成长为纽带的生命成长共同体。先想“我能帮家长做什么”的主动作为——学校先动,师者先行,进而“携手家长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做些什么”。

在双减工作中,我们以此理念为指导主动作为,了解家长困难,与家长共情;化解家长疑虑,与家长通心。家长最担心的事情是:一是担心孩子成绩:认为国家的考试和评价制度没有改变,为孩子将来的学业担忧;二是不知道如何亲子陪伴。孩子在家的时间多了,应该做些什么呢?“携手家长帮孩子成长做些什么”——家校联动,共促成长。生命成长共同体中学生的成长为核心,促进儿童的生命成长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基于我能为家长“做些什么”的思维,使家长看到我们的努力,从而心悦诚服的与我们“共情”“通心”,变审视为信赖,而乐意携手学校“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做些什么”。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我们携手家长:以孩子成长为核心、教师家长的生命成长为纽带,同心协力画出最大最美的同心圆,减负增效,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双减政策下,学生的课业数量在做减法,但是学校和家庭也要学会做加法。

1.学校要加课堂质量。双减政策砍去了学生的大量反复练习的作业;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上课时间从7点移到8点以后,早读取消,上课时间往后推迟,这就意味着学生在校时间减少,这就给课堂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各学科老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更加注重知识的生成,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进而省去学生反复练习知识点才逐渐掌握知识点的环节。

2.学校要加作业质量。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作业追求的目标:一是提高做题速度、二是提高做题准确率、三是知识迁移运用。如果学生完成作业后,没有收获以上三种中的一中能力,那么这套作业是无效作业,学生也只是在浪费时间,对学习意义不大。教师要依据这三类目标科学设计和布置学生作业。

“双减”减轻学业负担,不代表减去父母的责任,与之相反,它更考验父母的担当。“双减”之后,家长也要学会做加法。

1.加陪伴时光,参与青春期的学生健康成长。双减之后,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和家长的相处时间增多。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人生导师,用陪伴参与孩子的成长,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用陪伴守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人格健全的底线。而这些品质和习惯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2.加情感支持。家是心灵港湾,是身心寄居之所。初中生身心发育都不成熟,情感是脆弱和多变的,家长要守护好孩子的情感,主动蹲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问问此时此刻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他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找到让孩子心理放松的舒服状态,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3.加理想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唤醒,唤醒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进而产生自我动力。父母要着手激发孩子的理想,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树立伟大、美好而无私地理想,让他真正为自己地人生作主,给孩子心中装入永动机,这样孩子才会为了理想的实现克服一切阻力。

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真正的做到减负增效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会减法,更得会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