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目录
上接:目录
上接:(连载)《三界缘》(6——5)
第七章 ,驰名中外山河酒,贯誉古今双沟镇。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大哥很早就把我从睡梦中叫醒了。起初,有老大不山的不高兴,因为刚刚做了一个有趣的飞天梦。说是自己象鸟儿一样飞上了树梢,开始的时候掌握不住方向,也降不下来,随风飘啊飘啊的,有些个害怕,怕飘的高了,下不来。也怕飞着飞着突然掉了下来摔完蛋了。后来好象能控制住了,但不敢飞的太高。秋童在下面跑着追,但他哪里能追得上,越追却是越远。再后来看见雯雯背着书包,说是上学去。我想啊,不是放暑假了吗?她怎么又上学校呢?不行,我得下去告诉她。可是,由于急了点,不小心,却被身边大树上的树技缠住了,如何也飞不动了,正急着呢,醒了。原来,大哥拽着我的腿,正喊我起床呢。太不高兴了,搅了一场飞天美梦。揉着眼,有些不愿意起来。后来,听大哥说,要带我上双沟街赶集,顿时来了精神。因为赶集,一来可以买东西;二来可以痛痛快快的玩;三来可以看到或者听到一些新鲜的事情,凑热闹吗,整天闷在家里太冷清。
穿衣,起床,洗漱,吃饭。一切都要比往常快了许多,因为怕大哥等急了不带我去。
我家有一辆半新的自行车,金鹿牌的,是七零年回老家时带回来的。那时有个"广大干部下放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全国性的运动。爸爸积极响应,在组织的按排下,带着我们全家回了老家。爸爸是"带薪"下放,接受了四年的"再教育"。
我的老家在山东省德州专区,陵县郑家寨公社,张蛤蟆街大队,我记的非常清楚。七四年又回到了泗洪五.七干校。说是"落实政策",也许就是"再教肓"结束了吧。
有空闲时再聊这些,今天要上双沟街赶集。
原想啊,坐上大哥骑的自行车,不用跑路,多好啊。可是,大哥没骑,我有些失落。
上个世际七十年代,那时,能骑上自已的自行东,走在大街上,是很风光的,因为当时的自行车很少,还不如现在街上跑的宝马汽车多呢。这样露脸的事,可是,大哥硬是不骑,说五六里路,不远,走去方便。
干校离双沟镇虽然只有五六里地,却要走过三四个村庄。
先是黄泥庄,这是干校管辖的唯一一个村庄,二十几户人家,二百来口人,多姓汤。因为村庄周围多为黄泥土而得名。
出了干校向南,也就是半里地,便是黄泥庄,在这之间,有一片桃林。每逢三月,桃花盛开。因为是上学的路,这里倍受女孩子喜爱,特别是象雯雯这样活泼的女孩。现在是八月,随然早已无花,但确以硕果满园。路边有个水井,说是水井,是因为黄泥庄的人,大多在这里打水,吃这里的水。其实只是个水潭,一个直径有三四米宽的不太圆的水潭,听说有六七米深的水。这个水潭,有个很有意思的名子,叫酒鬼井。因为"鬼"字不吉利,人们就省略了,简称它为"酒井"。旁边有三两棵小树,尤其是东南角,有一棵桃树,每年三月,必定开花,只是比桃林中的桃树,开的略晚上三五天,而且从未见其结果。后来才知,这是一棵海棠,并非桃花,只是有些象而已。
每逢花开,我们总会在此玩耍一番。尤其雯雯,常常叠上三五个纸鹤,想着法子,挂上几天。因故,这里成了我们上学路上的玩耍点,尤为特别。只是今为八月,早已没有了花朵,更不见雯雯的纸鹤。
这个"酒井",虽然有个"酒"字当头,其实无半点"酒"味,道是井中的水,很是清纯甘甜。伸头看那井中的水,清澈透明,略深处的尉蓝,于那天空相应,纯净之极。周边零星的长着一撮一撮的水草,有一些小魚小虾,不怎么多。地势较周边高了许多,旱季的时候,水面与井口的地面相距一米左右,从未干枯过。雨季的时候,水面离地面只有不过二十公分,也从未溢出过。居说,有个典故,说是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住着一对老夫妻,靠捕魚捉虾为生,老妻虽是老妻,却看不出老像,美丽,高雅,大方。那老头虽然老态,却也气质非凡。老妻热情开朗,亲邻善客,老头却是少语寡言,很少交游。妻是满身清香,夫却酒气绵绵。个性虽有差异,老夫老妻到是恩恩爱爱,情义致深。他们时常是半夜起来捕魚,早晨收工,隔三岔五,并不贪婪。每每收获,都是由老头将所获鱼虾,或担或提的拿到双沟镇集市上变卖。完事后,由集市上买些米.面.油.盐之类做为正常的生活日用。返回的时间大多都是午时左右,很少提前或推后。
因为双沟镇,是个历史悠久的美酒之乡,所以,那老头每次从街上回来,都是喝得烂醉。有时挎着篮子,有时却是提着个魚篓,但每次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腰上挂着个很大的葫芦,时日久了,人们才知道那里是个装酒的酒葫芦。
一天,老头一大早就担着魚虾赶集去了,老伴在家,不紧不慢的干着这样或那样的家务。喂一喂鸡,赶一赶鹅,采采菱角,补一补魚具。午后三四点了,老头还没有回来,虽然情况少有,妻子并无着急的意思,只管正常补网晒网,喂鸡喂鸭。一直到了天都快黑了,才看见那老头子一摇三晃的赶了回来。人,还离有半里路,就闻到阵阵的酒香。
这日的酒葫芦,没有挂在腰上,而是抓在了手上。而那鱼筐虾篓之类的东西,早已不见了踪影。摇摇晃晃,快到家门时,在一个较为突出的高岗处,篱笆墙外,丈许之地,突然摔了一跤。老头道好,就势躺在地上,呼呼大睡,还不停的说着梦话:"好酒,好酒"。
手中的葫芦,倒在地上,淌出了一大遍酒水,纯香四溢,沁人心脾。
第二天,这户人家的人,踪影皆无,草堂栏栅依旧。不同的是,在那老头摔跤的岗地,现出了一个大水潭,清水甘纯,隐隐透着雾气。
有那好奇者,用手捧出潭水饮来,爽心舒肺,甘甜可口,眼明耳聪,精神倍增。于是,人们称这水潭为"酒鬼井",并一改饮食湖水的习惯,争相取食这"酒鬼井"之水。久而久之,人们为了涂个吉利,略去"鬼"字,于是就有了这富有神话色彩的"酒井"了。
上接:目录
上接:(连载)《三界缘》(6——5)
下接:(连载)《三界缘》(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