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不一定为实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在科学上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这句话无疑就被我们深信,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眼见不一定为实被提了出来,并逐渐被人接受并相信。

为什么我们会相信“眼见不一定为实”呢?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相关研究:

1824年由英国伦敦大学教授皮特.马克.罗葛特在他的研究报告《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现象》中最先提出。视觉暂留现象即视觉暂停现象又称“余晖效应”。物体在快速运动时, 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其影像0.1-0.4秒左右的图像,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是人眼具有的一种性质。人眼观看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上,并由视神经输入人脑,感觉到物体的像。但当物体移去时,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0.1 -0.4秒秒的时间,人眼的这种性质被称为“眼睛的视觉暂留”。幻盘实验也说明“视觉暂留”现象。

视觉暂留原理: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


人的感觉有许多种,如触觉、味觉、嗅觉等,可通过触摸物体的形状、品尝味道、嗅其气味来感觉物体。而视觉是一种极为复杂和重要的感觉,人所感受的外界信息80%以上来自视觉。视觉的形成需要有完整的视觉分析器,包括眼球和大脑皮层枕叶,以及两者之间的视路系统。由于光线的特性,人眼对光线的刺激可以产生相当复杂的反应,表现出多种功能。当人们看东西时,物体的影像经过瞳孔和晶状体,落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在受到光刺激后,将光信号转变成生物电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至大脑,再根据人的经验、记忆、分析、判断、识别等极为复杂的过程而构成视觉,在大脑中形成物体的形状、颜色等概念。所以,我们不是直接看到的物体,我们是用大脑翻译出来的。

比如说:近年来,网络上有许多图片,测一测你最近压力大不大?看图30秒,你明明知道那只是一张图片,它不会动。可是当你盯着看30秒的时候,图片感觉动起来了,所以,这个时候你知道的和你感觉的是不一样的,尽管你知道这个图不是真的在动,但你的感觉是真的呀。

当然,魔术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给人们带来了错觉的感受。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人的眼睛也不是那么可信的了,是你的所见,经过大脑加工处理后和环境相结合,有了一个反应。一个内心紧张不安的人,看别人也多是不安全和紧张的;一个对自己有很多不满的人,对别人也很多的看不惯;而如果你内心安宁喜悦,那么你看别人也是愉快安宁的……由于生理及心理等各种原因,眼见不一定为实!也就成立了。某些时候,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你听到的只是你想听到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眼见不一定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