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昂全集》阅读笔记:漫长的周末 - 印度 06

【印度】

第 6 小节。

关键词:
1、 子人格(Sub-personalities)
2、 Bion的“新”游戏

————————————————

【前言】

三天之后,继续阅读Bion。

阅读传记,像照镜子,在了解作者的同时,照见自己。

这些天,另一面镜子是,在喜马拉雅上的《曾国藩传》。

曾国藩第一次兵败投水,被救,左宗棠来劝……这一段听的动容,泪下……
感觉听人物传记的时候,也会投入到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中。

【1】子人格

子人格.png

有人把:“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这三个问题称为灵魂三问。

和“我是谁?”经常关联的两个问题是:

1、“我 Me” — “非我 Not Me”
这个问题把我和我之外的世界做了区分。

2、“人格 Personality” — “子人格 Sub-personalities”
这个问题把“我”内部的整体和部分做了区分。部分这个词不完全准确。子人格不是人格的一部分,子人格也有整体性。例如: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有时候是天真烂漫的儿童,有时候又转为老成持重的成人。有时好比悟空,有时更像八戒。当“我”处于某子人格的时候,“我”的知情意就全然在这个人格之中,浑然一体,内外一致。

Bion在这一小节中,提到了两个自我(self):

一个自我:胆怯( timid )、忧郁(morose);Bion用 “闷闷不乐、令人沮丧的家伙 (the glum depressing object)”来描述这个自我的样子;这个子人格在Bion的生活中持续时间比较长,几年。

另一个:跑的飞快( running fast)、开怀大笑( laughing rapturously)。Bion提到这个在一张快照(snapshot)中看到的子人格,似乎在生命中只有一两个时刻出现。

(此处的对比,也可以用“内倾”和“外倾”这两个人格特质来描述。)

【2】Bion的“新”游戏

男孩-女孩.jpg

Bion有一段文字很有画面感。
他和妹妹,常常都在玩,但是各玩各的。
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妨碍,感觉对方是 “一件有知觉的家具(a sentient piece of furniture)”。
6-8岁之间的Bion,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多的了解:趴在地上扭动身体来获得自慰的乐趣。妹妹无法理解,也做了尝试,但失败了。
Bion和母亲说了这个发现,母亲去找父亲。
游戏中的Bion被父母抓了一个正着,他正在做和妹妹分享过的事。
Bion感到非常尴尬和内疚。
他想知道父母发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如何看待他。
父母把Bion抱起来,吻了他,Bion感觉父母看见的不再是原来的他。
父母的表情也和过去不同。不恐惧,不沮丧,沉默,平淡无奇。

“这种体验有一种特殊的粘性,就像衣服上的绒毛一样。”——Bion对父母好奇着。
即使在圣经的某些片段,有人咯咯的笑,而父母是庄严的。
甚至是难过的。
这让Bion想去安抚母亲。

Bion问妈妈为什么难过。
妈妈的回答是,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Bion继续问,大了也不一定知道。
妈妈不安的笑。父亲会生气。
那些成年人对于Bion要一个冰激凌或者他的“新游戏”,有时会突然愤怒。
Bion不断问问题,令人抓狂 Arf,Arf,Arf。
一旦人们认为这很有趣,Bion会觉得愤怒和生气,并决定把这些话留在心里。
父亲也让他闭嘴。父亲的严厉让Bion不能继续问问题,而是哭了起来。
Bion从父亲的身边逃开,他知道父亲不喜欢自己是一个傻乎乎的爱哭鬼。

发现Bion的“新”游戏后,父母把他的浴缸拿出来。
冷水,热水。
把他脱光衣服。放进去。
他想出来。
没成功。
最终他在水里呆了三分钟,妈妈才把他拎出来,擦干。

在想象里,这个过程中,Bion的父母似乎有一些默契。
Bion刚刚学会了闭嘴,而内心却有一堆好奇的问题浮现出来。

为什么?
“这太迷人了——就像我在教堂人们布道时我在玩火车一样,忘了我不能发出声音并发出可怕的尖叫,因为我的火车就要和另一个火车撞上了,我不得不立即吹口哨,还尽可能大声,以拯救所有乘客。”

为什么??
干的弄湿,湿了弄干?

今天?明天??后天???

没有答案,Bion全力抵抗。
后来,父母终于停止了。

Bion最后说,
“有时候,一个基督徒在玩耍的时候,洗澡会给他带来惊喜。”

————————————————
【注】
作者原创。
请勿转载。
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比昂全集》阅读笔记:漫长的周末 - 印度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