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盲目地打卡啦

热衷于片面收藏“干货”的人,喜欢转发“鸡汤”的人,以及每天发“坚持打卡”的人,往往是同一类人;对成长有压力,对学习有焦虑,却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学习,只好用干货和鸡汤以及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努力来安慰自己。

-----《这样读书就够了》赵周

01

我买了一年的有书共读会员,365元,平均一天一块钱,每天都能读一本世界名著,并且都是由声音很好听的小哥哥小姐姐读给你听,给你说早安,给你说晚安。

当然几十万上百万字是不可能读的完的,所以它做了很精致的思维导图给你看,然后把一本书浓缩到千字左右的稿件,以及半个小时左右的音频。

这大大节省了我们的时间,你听或者读都可以。我们可以用最少的时间去做最伟大的事,想想就激动!

更激动的是每天可以打卡签到,领一块钱奖学金,也就是说你坚持一年的话,你等于是免费读了365本世界名著,稳赚不亏的买卖!

这可能吗?或许少数人可以吧。

一个活动推出来是经过成千上万次的数据调查统计,我们这点小心思早就被人家看透了,每个人都天天签到,它赚什么!

每天坚持打着卡的小伙伴还不计其数,而我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因为我发现我除了每天打卡去领一块钱的奖学金,其他什么也没得到,每天的一本书似乎跟我没任何关系,我甚至连名字也没记得几个。

或许是我听得心不在焉吧,我也试过努力听,努力看,甚至努力记,得到的不过就是一些朗朗上口的名言警句罢了。

后来我想,我记那么多名言警句干嘛,我又不当主席,不作政府报告。我需要的是具体的改变,而不是盲目的去收集一些网上到处可见的知识。

知识是好东西,但不值钱,就像我们每天喝的水一样。

  你得缺什么补什么,对那些你目前用不上的,还是暂时搁置吧!

这样我们就懂得,选择学习内容时,先要考虑“是否用的上”

02

点赞,收藏,转发,顶多加一点评论,我们把时间贡献给了他们,然后呢,好像就没有然后了。

如果我们的初衷就是为了收集,那也无可厚非。但绝大多数人肯定还是希望以自身有所改变来做回应的。

改变什么?

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我们的归纳整合能力,辨别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社交能力,谈判洞察能力等等。

我们最好能看得到它们被我们运用,从而享受其中带来的成就感。成就感来源于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

这才是成人学习者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它最能解决我们当前的迷茫和焦躁的状态,难道不是吗?

由此《这样读书就够了》对干货持谨慎态度,认为部分干货就是撇去了案例讲述之后的核心知识,类似那种概括性极强的金句。

金句最大的特点就是,怎么读怎么对,而且越想越对。

金句某种程度上是没用的,它无法指导具体行动,因为它存在了特定情境、前提条件、使用条件的三重限制,而案例可以。

这就是为什么一本几十块钱的书,被做成一场培训就能变成上万。

为什么同样的内容到了讲师那里就成了众星捧月,而落在我们自己手里就成了废纸呢?

为什么知识经过他一演绎就活灵活现,我们就能秒懂呢?

这让我又想起了大学只会对着书本读书的老师,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状态是远不如那些能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的老师的。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善用实例,并且是我们身边的例子。它能给知识设定特定的情景、前提条件、使用条件。

我突然明白了,收集再多的知识是没用的,那永远是别人的东西,只有将知识融化成的生活本身,才能被我们最大量地吸收消化。

这样就解决了“知识怎么用”的问题

03

可我还有疑问,大大小小的培训我也上了那么多,相信看文章的跟我情况一样的也不在少数,那你们有没有想过,那么多的培训到底给你带来了多少实质性的改变?

如果光是那种灌输式地传授,或者喊喊口号,表表决心,先是感动,后来激动,最后不动的培训好像是改变不了什么的。

当然可能你们参加过高大上的培训,那种互动式的、讨论交换意见、情景对话,气氛和效果可能更好一点。

可是真正得到多少效果还是值得怀疑的,因为每个人都存在着能力水平和意愿水平的搭配问题。

我们一直暗示自己,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但真遇到类似问题,又有多少人会去主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依旧我行我素的还是居多。

倘若意愿不能转换成能力,那学习仍然是一个自我躲避的借口。

我们必须强调实践,“在用中学”,“在学中用”,这样才能在实际生活中逐渐构建自己解决问题的关联系统,并且降之不断丰富,延伸。

如此就解决了“用的怎么样”的问题。

用什么!怎么用!用的怎么样!

我们应该用自己身边的例子去描述它们,然后不断地反思,才能真正地将知识化为己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再盲目地打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