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的自白

这是我微信个人订阅号(雨燕随想驿站)的第32篇文字。

再次握笔恍若时隔五年,抬手看了一眼手表上的日期,正是12月28日!


原来坚持写了一个月日记的效果就在这里。前一篇文字发送于12月25日。

哦!果然是三天不练就手生了。习惯的力量果然很了不起。三天不写,我就感觉已经隔了好几年了。

这几日,我也没闲着。因为这几年的积累,和我有过业务往来的朋友几乎都互加了微信,长时间的累计,微信好友也有一两千号了。我决心开启一项浩大工程。将不常见到又经常关注的好友迁移至另一个微信。

这项浩大工程涉及我的老家的亲人,朋友,老师,同学,大概有三百人。虽然不多,但也因为各自的工作和时间安排的差异,不能在短时间内都看到我的请求。所以我需要多多关注。

另外,许多好友已是久未相见,也很少通过网络聊天,由于我的原因,这几年甚至在朋友圈的互动也屈指可数。免不了会借此机会聊聊生活,问问孩子,工作,甚至感慨一下人生!

许久没有看到的朋友们发的朋友圈我也可以实时接收了。

这样一来,我近几天接收的信息量就很可观了。无形之中将时间拉长了。仿佛我讲三天的时间活成了三个月的赶脚,而且是非常愉悦的!

时间已然来到2019年公历12月28日,正值岁末年初之际,我迁移微信好友的同时又和好友们互动了一圈。也讲2019年的尾巴变得更长抓的更牢,值得留恋也有必要纪念!

也在今日午休时间读完了最近痴迷的励志书《搜索力》。感触颇深,有必要在岁末年初之时来一个自白。也借此分享给你,希望不要见笑哦!

这一年里世界格局依然波涛汹涌,很多时候出乎预料。这一年我们的蓝天保卫战初见成效,可经济也在冬季遇到了寒流。年初我听说过的“金猪年”,在岁末也兑现了承诺。

这一年体制内的朋友工作忙,体制外的职员业务紧。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米面粮油菜都自产的老爸也对我呼喊花钱越来越快,挣钱越来越难!

实体经济在网络的冲击下业务量骤减,占比明显下降。大量的消费由线下转到了线上。甚至双十一(11.11)再一次让人们相信了经济还不错。也让我再一次理解和感悟了所谓的口红效应。

这一年也一如既往的有人欢喜有人忧。能够按照年初计划执行到年末的就算是赚到啦。当然也包括我,虽然我也有所微调!

这一年,于我而言似乎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一切都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按部就班。我自己也逐步从“奶娃娃的妈妈”逐步转变成玩伴,学伴和老师等多重身份。自己也开始尝试从宝宝眼皮下抽身去做别的工作和学习。

这一年因夫家和娘家门上都相继有长辈老人离世,也时时警醒着我生命短暂。时不时会让我感慨生活不易,理应珍惜和敬畏生命!

这一年懂得了将日常生活规律化的巨大魅力。也明白了把时间分块的高效率。也切实体会到坚持每天做一个仰卧起坐的人比偶尔一口气干出五六十个的人厉害多了!

夏天每天坚持带宝宝去林间草地玩耍,冬季每天坚持半小时以上让宝宝陪我练琴基本都做到了!

也懂得了艺术对生活的重要性!

随着宝贝一天天长大,在育儿观念上与妈妈的冲突,让我越来越深入理解自己的性格,成长环境,家族遗传以及文化传承和其他方面的不足。也让我认识到继续钻研育儿知识与实践,并进行必要的自我塑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也从日常生活的种种理解到这些年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总会有用武之地。

2019年的我已经完全能够配得上我们这个小小家庭女主人的身份了。之前我在心里上对女主人这个词还是有的怯场的。因为之前在维护家庭的一日三餐,和亲戚朋友的你来我往,尤其是对本地传统文化和传统饮食习惯的把握上我完全是个乱弹琴的新手!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也不例外。这些年在学做本地饭上我没少努力。即便很用心,我也只能是个二把刀选手。不过,家里来宾都会理解我不是本地长大的孩子,也不太介意。

特别要得瑟一下的是今年夏天,我们接待远道而来参观大草原的朋友们时,为了应对大家到站时间不同,有的吃饭不方便,我亲手做的小笼包没有一人不称赞的。大家甚至不舍得吃完了,生怕后到的人不能品尝到!有朋友说我不当厨师太可惜了。虽然小笼包不算是本地传统饮食,能得到朋友们一致认可我也很开心!哈哈,记得下次来我家品尝小笼包哦!

最后希望来年的我能够更加从容应对生活工作的种种,继续提升自己,继续和你一起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岁末年初的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