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信息熵的干扰,提高抓重点的能力

克劳德香农有一个洞见:一个东西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它克服了多少不确定性。举个例子,有的人生活非常单一,平时去的地方就是公司、家里、吃饭。如果雇一个专人观察这个人的位置,每次给出的信息无非就是“公司/家里/餐馆”--即使观察人员今天休息,猜中他在哪的概率也有三分之一,如果是周末--那大概率升到了二分之一。但是如果这个人非常行踪不定,那么就完全猜不到他在哪,这个时候给出他的位置信息就更有价值。提供信息之前,这个人的位置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大,信息就越有价值。

有一个词叫“信息熵”,它跟物理学里的“熵”的公式及概念几乎一致。物理学里的“熵”描述了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信息熵也是一样,越看上去杂乱无章的消息,信息熵就越高,信息量就越大。换句话说就是,可供选择的范围越广,选择的信息量就越大。互联网普及之前,大部分人消息闭塞,一辈子被动接收的信息加起来或许没有迈入互联网时代一年接收得多,互联网构建了信息的桥梁,把全世界的人们连接在一起,同时改变了过去只有传统媒体可以发声的话语权,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上留下自己“信息”的时代,使得信息熵成几何倍数增长。

每个人对消息处理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方法、感受到的压力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抓重点”是这个时代的人非常最需要具备的能力。从前的人选择很少,就如同那个生活规律的人,选择的就是“下乡”还是“工作”,“工会”还是“车间”。相比而言,现在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就非常之多,越是纷繁复杂的信息,越是需要有双“慧眼”。因为,如果把那些并不重要甚至是错误选项的信息全部归结为“信息熵”,那如何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升自己“抓重点”的能力呢?

1.多读书,提升认知,肚里有货心里不慌,有专业底气才能让自己不会听风就是雨的,大数据时代,每个人看到的媒体都是自己喜欢的样子,每个人给的意见都不同,那究竟要听谁的?

2.通过不断的复盘去伪求真。复盘是个神技,不会在同一个问题上栽两次跟头的就是圣斗士了,但是要注意我这里说的是技术、工作上。如果你问了个问题别人没有回从此再也不开口,可以读下《反脆弱》。

3.不断学习最新知识,不要很年轻就跟自己说适合的是这个,其他做不好。“自己”不是天生形成的,往往是需要不断的经历尝试,撞到什么又反弹回来,才知道原来自己是这个样子的。

4.有一种观点是多读小说,少看新闻。作者的观点是,经典小说讲究前因后果和逻辑性,而新闻不同,狗咬人新闻不会报道,报道的都是人咬狗。能上新闻的东西都是小概率事件,不用太纠结于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排除信息熵的干扰,提高抓重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