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传:中国文学时代的开端

曹植,字子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著名大才子。三国时期是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乱世出英雄,多少好汉名垂青史,曹操刘备孙仲谋,关羽张飞赵子龙,这是个适合提刀上马冲锋陷阵的年代,并不适合花前月下吟诗作对,但即便如此,依然有一批才子在遍地狼烟中熠熠生辉,以三曹及“建安七子”为代表,尤以曹植为其中的佼佼者、弄潮儿,他是建安文学的旗帜性人物,地位犹在曹操之上。

图片发自App

提到曹植,就不能不提到“建安文学”,所谓“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之一,始于公元196年曹操迎天子还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终于公元220年曹丕登基为帝,以魏代汉,前后共计25年,建安文学以其慷慨悲凉、质朴刚健的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以三曹及孔融、陈琳、王粲等“建安七子”为代表人物。

曹植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他七步成诗的故事,这让他得以在群雄璀璨的三国时代占据一席之地,也让他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才子。但是曹植之才绝非仅仅如此,他的文章文采飞扬、卓然不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被尊为文章的典范,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李白的偶像之一)称赞道:“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这就是“才高八斗”的由来,此评价高到逆天了,曹植才名之高由此可见一斑,《诗品》的作者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古人才是真的会夸人啊!并且把他作为《诗品》全书中品级最高的诗人、中国诗歌抒情品格的确立者,在诗史上具有“一代诗宗”的历史地位。清朝文学家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而已,能与李白、苏轼平起平坐也没谁了。

曹植的代表作《洛神赋》绝对可以称得上千古名篇,写女人之美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中无出其右者,以后五千年我看也不会有,仅一句“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就足以光耀古今,更不用提“翩若惊鸿”、“明眸善睐”、“凌波微步”、“吐气如兰”、“秀色可餐”等众所共知的绝妙好词了。

无需再多的溢美之词,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曹植怎么描写女神的吧: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不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曹植如果穿越到现代,代写情书一定可以发财吧,不过现在的姑娘大多不会看情书了,我很忧伤。

图片发自App

三国时期是有名的乱世,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一个成名的英雄背后都有成千上万无名的勇士,有今朝没明日,不是杀了别人,就是被别人杀。从这点看生在帝王家,曹植是幸运的,他有曹操这样一棵大树可以依靠,不用经历外面的血雨腥风,衣食无忧,享尽富贵,可以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但身在帝王家,曹植也是不幸的,他没有属于自己真正的自由,不能像李白那样来去自由,纵情山水;他甚至也不能像柳永那样随意偎红倚翠,爱其所爱,就连他的结发妻子竟被曹操以“衣装过于华丽”赐死了。

另外由于世子曹昂早逝,他从小就陷入夺嫡大战中,其中的暗流涌动、血雨腥风一点也不比战场上少,我猜这也许他嗜酒的重要原因,只有靠酒精的麻醉才能安心地睡去,正因如此,曹植41岁就郁郁而终,可谓英年早逝。

曹植应该是李白之前最著名的嗜酒才子,他多次因酒误了大事,他还专门写了一首《酒赋》,其中一句“谅千钟之可慕,何百觚之足云?”,可见其酒量还是很大的。他26岁以前是无酒不欢,26岁以后借酒消愁,因为曹植26岁那年,曹丕被立为魏王世子,这注定让他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了。

我们很熟悉的“魏晋风度”虽然是以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为代表,洒脱不羁、清俊通脱、特立独行、不拘小节,喜欢饮酒、服药、清谈、纵情山水。但可以说是曹植首开了“魏晋风度”的先河,史载曹植“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说明他性格洒脱,不拘小节,他还收留了很多文人雅士,经常在一起饮酒纵歌,吟诗作对,不愧为当世“风流之首”。他还在《酒赋》中专门描写了宴会酒醉后情形:“于是饮者并醉,纵横喧哗。或扬袂屡舞,或扣剑清歌;或颦蹴辞觞,或奋爵横飞;或叹骊驹既驾,或称朝露未晞。”文采斐然。

曹植生于公元192年,此时曹操已38岁,还在卖力地消灭黄巾军呢,当年冬天,获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曹操收其精锐,组成军队,号青州兵,此为其日后开疆拓土的主力军。

曹植排行第三,比亲大哥曹丕小5岁,还有个二哥曹彰,勇猛过人,是一员悍将,有个小弟曹熊,早逝。他们还有个大哥曹昂,本身曹操的正牌接班人,但在公元197年为保护曹操光荣牺牲,同时牺牲的还有大将典韦,那次著名的事件是曹操好色的代表作,曹操喜欢有夫之妇是众所共知的。那年曹昂随曹操出征张绣,张绣投降,曹操趁机纳了张绣叔叔张济的遗孀,张绣因此怀恨曹操。曹操听说张绣不高兴,就秘密准备杀掉张绣,但计划泄漏,张绣偷袭曹操,曹操的座骑身亡,曹昂主动将自己的座骑让给他逃脱,而近身侍卫典韦为了堵住寨门让曹操脱险负责断后阻敌,最终曹昂与典韦一同战死。

曹昂死时曹丕11岁,曹植6岁,也许在那时候,两兄弟的明争暗斗就开始了。

显然曹植要比曹丕有才,从小就非常聪慧,才思敏捷,博览群书,熟读经史,十多岁就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史载曹操看到他的文章,非常惊喜,问他是不是找人代写的,曹植一点也不谦虚,答道:“我言出为论,下笔成章,可以当面考试,还用得着找人代笔吗?”曹操是极好文才的人,因此很宠爱曹植。

公元200年,曹植9岁,著名的官渡之战开打,曹操以少胜多,一举击败袁绍,奠定了消灭袁绍、一统北方的坚实基础。

公元204年,曹植13岁,18岁的曹丕随曹操攻破袁氏的首都河北邺城,并发生了一件著名的风流事,曹丕带兵杀进袁绍府,见到两个女人,一个是袁绍的老婆刘夫人,另一个是他的儿媳妇甄氏,三国时期著名的大美女。甄氏很害怕,把头伏在刘夫人膝上,曹丕让甄氏抬起头来,曹丕一看,果然美貌非凡,倾国之色,我想此时曹丕的心一定砰砰狂跳,所谓“怦然心动”、“一见钟情”是也,而且还是姐弟恋,甄氏大曹丕4岁,后来就被纳为曹丕之妾。

图片发自App

关于这一段,野史的记载可要精彩得多,据说甄氏美貌名扬天下,曹操早就有所耳闻,曹操好色天下闻名,尤好有夫之妇,所以曹操很想得到甄氏,甚至在《世说新语》里记载曹操说:“打这次仗,就是为了甄氏啊!”可惜没想到让曹丕抢了先,让曹操懊恼不已。这显然是扯淡,因为曹操一直被视为曹贼,所以后世文人借此羞辱曹操,类似的说法还有曹操打东吴是为了大乔、小乔。

但故事并没有结束,反而更加狗血了起来,据说曹操跟甄氏的关系一直暧昧不清。有一次,曹丕在家宴请宾客,喝到高兴时,命夫人甄氏出拜,座中诸人都匍伏于地,不敢仰视,唯独“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平视不避,可能他想看清楚绝代佳人的风姿吧。曹丕对此并未介意,但曹操听说后,要以大不敬之罪杀了刘祯,后经过说情,才罚为苦役。

老公都不介意,老丈人却激动得不行,后世文人由此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认为曹操一定和甄氏有一腿。后事的发展更有力地证明了这种关系:曹操在世的时候,曹丕对甄氏恩爱有加,你侬我侬,但曹操一死,曹丕立马变脸,极度冷落甄氏,他去洛阳登基为帝的时候竟然没带上甄氏,把她单独留在邺城,更关键是不到一年,由于甄氏对曹丕有怨言,曹丕竟然赐死了甄氏,终年仅39岁。

这确实不太合常理,甄氏是曹丕第一个老婆,陪伴了他18年,而且是长子曹叡的生母,曹叡后继位为魏明帝,不可能因为几句怨言就杀了她,有一种说法是当时曹丕的宠妃郭女王(这名字真霸气!)诬陷甄氏扎小人诅咒曹丕,曹丕一怒之下赐死甄氏,这也有点儿过分,起码要调查清楚吧,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杀了一个恩爱十多年而且是太子生母的女人呢?据说甄氏下葬时也很惨,头发遮面,嘴里塞糠,意思让她死后无脸见人、有口难言,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让曹丕下如此狠手?

于是给了后世文人巨大的想象空间,而且据传曹丕将曹操年轻的侍妾尽归自己所用,让卞太后很生气,骂他“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所以大家都猜测曹丕此举是为了报复曹操与甄氏有染。

一方面曹操在古代声名一直不佳,后世文人借此事羞辱曹氏父子;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最喜欢听这些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此事正好符合大众的重口味,由此盛传不息。

故事并未就此结束,更精彩的还在后头,有佳人怎能没有才子呢?所以曹植被加了进来,这错综复杂的三角恋更加虐心,曹植比甄氏小9岁,这在古代可不算个小差距,但故事才不管这些,这姐弟恋谈得越轰轰烈烈才越带劲呢!

甄氏不仅是美女,而且是才女,有诗《塘上行》传世,而曹植是有名的大才子,所谓“英雄惜英雄,才子恋才女”,两人早就互生爱慕之情,由于曹丕经常随曹操到处征战,甄氏独守闺房,于是就有机会和曹植情愫缱绻了。这绝对是扯淡中的扯淡,扯淡中的战斗机啊!曹植和曹丕为世子之位斗得你死我活,曹植居然还能有闲情雅致去勾搭比自己大9岁的大嫂,古人这脑洞不比现在脑残剧的编剧的脑洞小啊!

更绝的还在后面:他们认为曹植的代表作《洛神赋》写的就是甄氏,偏偏《洛神赋》原名《感甄赋》,文章里的洛神叫宓妃,而《三国志》记载了甄氏兄弟甚至姐妹的名字,独独没有甄氏的名字,这又是一个不合常理的地方,于是很多人都认为甄氏的名字就是甄宓,这又与宓妃暗合。而偏偏曹叡又来插了一手,他继位为帝后,认为《感甄赋》与自己母亲的名讳相冲,遂改名《洛神赋》,这更让好事者抓到了把柄,认为曹植与甄氏定有奸情,甚至还编了一个凄美浪漫的故事: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曹丕,太子曹叡陪皇叔吃饭。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无比。饭后,曹丕遂将甄后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留作纪念(还能更扯淡一点吗?)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时,夜宿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曹植惊醒,原来是南柯一梦。回到鄄城,曹植脑海里还在翻腾着与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于是提笔写下了《感甄赋》。

真真佩服死此故事的作者了,不穿越到现在做编剧真是太可惜了!曹植和曹丕因为夺位差点儿拼命,曹丕竟对曹植勾搭自己老婆不以为意,甚至还把甄氏睡觉用的枕头送给曹植做纪念,这心已经不能称是宽了,是宽得可以跨越银河连接牛郎织女了,既然如此心宽,为何要赐死甄氏呢?曹植也是色胆包天,竟敢堂而皇之怀念大嫂,指名道姓,就差称呼“大嫂”了,给皇上戴绿帽戴到这种程度也真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按这么一推理,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曹植与甄氏的所谓浪漫爱情故事纯属后人的捕风捉影、无稽之谈。其实《感甄赋》的“甄”应该是“鄄城”的“鄄”,因为曹植写《洛神赋》的时候正被封为鄄城王,而古代“鄄”和“甄”是通用的。

曹植通过此文描摹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女神形象,把她作为自己美好理想的象征,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理想的倾心仰慕和热爱;又虚构了向洛神求爱的故事,象征了自己对美好理想热烈地追求;最后通过恋爱失败的描写,以此表现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归于破灭。

写作此文的时候,曹丕即位刚两年,对曹植的提防并没有丝毫松懈,曹植想在朝廷担任肱股之臣,为国效力,但曹丕根本不同意,所以曹植借写向女神求爱不成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郁闷。

虽然这种说法合情合理,但民间仍以曹植和甄氏的浪漫爱情故事为主流说法,没办法,这才符合大众的重口味嘛!所谓“文人的笔是杀人的刀,而且杀人于无形”,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再加上古代是包办婚姻,浪漫爱情故事太稀缺了,才子佳人配成双,又在帝王之家,兼具悲情色彩,实在是一出引人入胜的好戏,难免就以假乱真了。

16岁,曹植随父北征柳城(今辽宁朝阳),写了一首著名的诗《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图片发自App

该诗气势雄伟,慷慨激昂,堪称建安风骨的代表之作,“视死如归”一词就是来自本诗,寄托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说明曹植年轻时并不是个只爱喝酒作诗的文人骚客,也是想建立雄图霸业、不世之功的。

17岁,曹植随曹操南征刘表,后又参与了赤壁大战,虽然他没有写关于那场大战的文字,但我猜想那场大败一定给年轻的曹植很大的刺激,号称八十万的魏军一日就“灰飞烟灭”了,在他眼中不可一世、战无不胜的父王像丧家之犬一样逃命,一定在他仍显稚嫩的心里留下了巨大的阴影,甚至影响了他的世界观,让他明白看似一手遮天的权势有时候脆弱得不堪一击。

同年,他聪明的会称象的弟弟曹冲因病去世,年仅13岁。曹冲很受曹操的宠爱,他的死对于曹操来说不亚于赤壁之败的打击。但对于曹丕、曹植来说,则是少了一个很强劲的竞争对手,有很多野史说是曹丕偷偷害死了曹冲。《魏略》记载曹丕登基为帝后,曾当众朝臣面感叹说:“曹昂长兄,自然应当继承这个位置。如果曹冲还在的话,我也当不了这个皇帝。”由此可见曹冲在曹操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19岁,曹操在邺城所建的铜雀台落成,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为赋”,曹植表现其惊人才华的机会来了。《三国演义》里曹丕早早探知所出题目提前准备好了两篇文章,而曹植明明可以提前知道题目却拒绝了,因为他对自己的才华很有信心。果不其然,在众人之中,唯有曹植提笔略加思索,一挥而就,而且第一个交卷,不仅写得快而且写得好,甚合曹操的心意,曹操对曹植寄予厚望,以为他是最能成就大事的人,有意将他立为世子,此时曹植靠才华在与曹丕的争斗中占据了上风。

20岁,进行过冠礼后,曹植算是真正的长大成人,可以为曹操分担国事了,他被封为平原侯,暂时告别了在邺城宴饮游乐、吟诗作赋的优游生活,慨然请缨,随父西征,而曹丕则留守国都。经过一年多的艰苦战斗,曹操打败了西凉的马超、韩遂,平定关中地区。

大军凯旋回来后,23岁的曹植被封为临淄侯,地位更进一步。同年曹操南征孙权,带上了曹丕,让曹植留守邺城,并告诫他:“当年我担任顿邱令的时候二十三岁,回想起那时候的所作所为,至今都不曾后悔。如今你也是二十三岁,怎能不发奋图强呢!”看来曹操轮番让曹丕、曹植留守国都,是有意考察他们的监国能力。这本是曹植好好表现的机会,而他因才华也很受曹操的宠爱,曹操好几次几乎要立曹植为世子。

可惜曹植恃才放旷、放荡不羁,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约束自己,饮起酒来也毫无节制,酒醉后做出了一些让曹操很失望的事。

特别是在公元217年,曹植26岁,他在曹操外出期间,借着酒兴私自坐着王室的车马,擅开王宫的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一直游乐到金门,他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曹操大怒,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官员,并从此加重对诸侯的法规禁令,曹植也因此事而日渐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宠爱。

就在同年十月,曹操立曹丕为世子,曹植在与曹丕的争斗中彻底败下阵来,从此,曹植告别了昂扬奋发的人生阶段,陷入难以自拔的苦闷和浓浓的悲愁中。

我想这不能完全怪曹植贪杯误事,曹植的结发妻子崔氏就在前一年被曹操因“衣装过于华丽,有违制令”而赐死。才子皆多情,曹植一定因为此事大受打击,之后很多年,曹植都没续正室,估计也没几个妾室,因为他只有两儿两女,而且三个都早夭,只活了一个,这可以从侧面说明曹植对男女之事因崔氏的死而有些心灰意冷。还有种说法是《洛神赋》是怀念崔氏而写的。所以曹植有时候借酒消愁也是情有可原的。

衣服穿得太华丽,教训一下就好了,为何要赐死这么严重呢?曹操不愧为一代奸雄,杀人自有道理:崔氏的叔父崔琰曾任尚书,一度得到曹操的信任,后来在公元216年因“辞色不逊”而下狱被杀,成为历史公认的冤案,后世一般认为这是曹操为曹丕继位清除障碍的做法。不久崔氏就因“衣绣违制”被曹操赐死,故很可能崔氏的死是由于受到崔琰冤案的牵连。

曹植虽有才,但在政治手腕和心狠手辣方面,他的确没法和曹丕相比,从曹丕赐死甄氏的无情就可见一斑,曹丕才是深得曹操的真传,所以曹丕赢得最后的胜利是理所当然的。

图片发自App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曹丕身边的谋士都是如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等老奸巨猾之辈,而曹植身边则多是些吟诗作赋的文人骚客,在政治斗争中显然不是司马懿之辈的对手。

比如说曹丕在文才上无法与曹植抗衡,于是就让他在做人方面下功夫,曹操每次出征前,曹植一般都是作诗赋欢送,而曹丕则哭泣,担心曹操的安危,让曹操感觉曹丕甚是诚心,为人忠厚宽仁;曹操从赤壁大败而回时,只有曹丕和曹冲日日在城门迎接曹操的车驾。

在这一年还爆发了一场大瘟疫,“建安七子”中的陈琳、徐干、应玚、刘桢俱死于这场瘟疫中,而王粲也病死在曹操的军中,加上早前去世的阮瑀和被曹操杀掉的孔融,建安七子尽逝矣!建安文学也告别了巅峰时刻。除孔融、陈琳终年超过50岁以外,其余人皆为三、四十多岁而已。乱世早夭是司空见惯的事,曹丕终年不过40岁,曹植也堪堪41岁。所以诸葛亮能在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的情况下活到54岁,也不算太亏。

公元219年,曹植28岁,曹植身边最重要的谋士杨修被曹操杀了,让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杨修系名门之后,少即有才,学问渊博,聪慧能干,年轻时很得曹操的重用。《三国演义》将他塑造成一个只会耍小聪明的人,实乃大谬,杨修是名副其实的才子,当众大骂曹操的狂人祢衡曾说过他只看得起两个人,一个是孔融,另一个就是杨修,可见杨修之才绝非是“鸡肋”的小聪明。

而且杨修之死也并非如《三国演义》上所写是因为“鸡肋”而死,《三国志》里是这样说的:“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说明曹操还是很忌惮杨修的才能的,再加上杨修是老对头袁术的外甥,而且辅佐的是曹植,此时曹丕已早被立为世子,曹操觉得留他是个祸患,于是就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的罪名杀了,这个罪名就是与诸侯即曹植结党营私的意思,杨修叹息道:“我固自以死之晚也。”意思是:我本来就知道自己早晚会被杀的。曹操确实是个狠角色,宁可错杀也绝不放过。

此时曹植本来早已没有了和曹丕抗衡的实力,杨修之死更让他势单力孤,于是他只能更加放纵,以酒为乐。

同年,曹仁在樊城被关羽围困,曹操让曹植担任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带兵解救曹仁。命令发布后,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无法受命,野史记载在曹植出征前,曹丕以为弟践行的名目将曹植故意灌醉,即便属实,曹植自己也应负最大的责任:大事当前,不懂节制,能全怪曹丕心黑吗?这件事让曹操很失望,从此不再重用他,曹植也彻底失去了翻盘的机会。

公元220年,曹植29岁,一代枭雄曹操去世,他失去了最后的依靠,也失去了最后的希望。但《魏略》记载:他二哥掌握兵权的曹彰在吊丧之际对曹植说:“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植曰:“不可,不见袁氏兄弟乎!”曹彰的意思是曹操临死前改变了主意,想立曹植为世子,但曹植拒绝了,并以袁绍死后三个儿子为夺位自相残杀举例。首先这个事情不太可能是真的,曹丕已经当世子三年,曹操不可能在临死前改变主意;如果此事属实,则是曹彰假借曹操遗命拉拢曹植一起推翻曹丕,但曹植并非酒囊饭袋之徒,而是深明大义的无双国士,岂能犯上作乱、毁自家基业?

同年年底,曹丕逼汉献帝禅位,登基为帝,是为魏文帝。《三国演义》上写汉献帝悲愤异常,沉船自尽,其实只是为了渲染四百多年的汉朝灭亡时的悲情色彩,而事实上汉献帝活得好着呢,被封为山阳公,又活了14年,比曹植还多活了2年。

曹丕称帝之后,并没有放松对曹植的防范,并杀了曹植的两个最重要的谋臣丁仪、丁廙,以及丁家的全部男人,因为丁氏兄弟与曹丕有宿怨,且一直和曹丕作对,曹丕早就想杀他们了。由此曹植变得更加势单力孤,独木难支。

这期间他写了一首诗《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诗中曹植含蓄地描写了环境的险恶,通过黄雀投入罗网的比喻,抒写朋友遇到灾难而自己无能为力、无法援救的苦闷心情。后半首则是曹植希望有个手持利剑的“少年”来把罗网砍掉,使罗网中的黄雀获救,此时曹植权势全无,除了幻想以外又能如何呢?正所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能等死。

公元221年,曹植30岁,曹丕安插在曹植身边的眼线,上奏说曹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有司请治罪。”这事在《三国演义》里也有表现:曹植和友人喝酒大醉,对曹丕派来的使臣大声责骂,而且不听诏令。《三国演义》肯定是有艺术夸张的成分,估计是曹植因为醉酒怠慢了使臣,所以招致大祸,曹丕正等着机会收拾他呢。

曹植被押到洛阳等候曹丕的发落,有大臣建议削其爵位、贬为庶人,有野史说曹丕想杀他。但曹丕和曹植的生母卞太后极力为曹植求情,而且曹植罪不至死,且文人一个,对曹丕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威胁,最后把曹植贬为安乡侯。

就是在此时发生了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由于这个故事在《三国志》及其他正史里并未记录,而是记录在《世说新语》中,《世说新语》是有名的笔记野史,记载了很多扯淡的故事,所以此事很可能为后世杜撰,但经过《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此事几已成了曹植的代名词,成了他“才高八斗”的代表作,也算歪打正着吧。

曹植躲过一劫,自然是更加小心谨慎,他写了一篇长文《责躬》,就是自我批评的意思,在诗里他把自己大骂一通,且顺便拍了一下曹丕的马屁,没办法,生死掌握在别人的手上,只能委曲求全。

“臣自抱亹归藩,刻肌刻骨,追思罪戾,昼分而食,夜分而寝。诚以天网不可重罹,圣恩难可再恃”、“伏惟陛下,德象天地,恩隆父母,施畅春风,泽如时雨”、“臣植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笃生我皇,奕世载聪,武则肃烈,文则时雍,受禅于汉,君少万邦”,这马屁拍得也没谁了,曹丕也是懂文之人,看到此文一定笑了:曹植这次是真的怂了。

当年七月曹植又改封鄄城侯(今山东鄄城县),公元222年,曹植31岁,被封为鄄城王,看来曹丕并未将曹植赶尽杀绝,也许是曹植拍的马屁起了作用,就是此年曹植写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赋》,也即《感甄赋》,以文表情,希望能得到曹丕的重新启用,可惜曹丕绝不会给他东山再起的机会。

在这段时期曹植写了一篇怀念屈原的《九愁赋》,表达了自己如屈原般郁郁不得志的心情。

“嗟离思之难忘,心惨毒而含哀”、“恨时王之谬听,受奸枉之虚辞。扬天威以临下,忽放臣而不疑。登高陵而反顾,心怀愁而荒悴”、“伤时俗之趋险,独惆怅而长愁。感龙鸾而匿迹,如吾身之不留”、“以忠言而见黜,信无负于时王。俗参差而不齐,岂毁誉之可同?” 、“骖盘桓而思服,仰御骧以悲鸣。纾予袂而收涕,仆夫感以失声”、“宁作清水之沉泥,不为浊路之飞尘”、“怀愤激以切痛,若回刃之在心”。

此文情深意切,悲凉沧桑,让人读来不胜唏嘘,文采斐然,不下于《洛神赋》。

公元223年,32岁的曹植徙封雍丘王,三年换三个封地,显然曹丕仍未对曹植完全放心,不让其在一地久待,避免其培养自己的势力。曹丕这疑心重的毛病显然深得曹操的真传。

不过曹植还算幸运的,他的二哥曹彰就没那么幸运了,史载曹彰进京朝觐,其间得急病,很快就暴毙于府邸中,终年不到35岁。很多野史都说是曹丕暗地里除掉了曹彰,曹彰与曹植不同,乃是武将出身,是三国时期有名的猛将,立下过很多大功,且据《魏志·贾逵传》记载:当年曹操去世时,曹彰第一个到达洛阳,“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太子在邺,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可见曹彰可能是有点儿不臣之心的,实乃曹丕的心腹大患,以曹丕的心狠手辣,借机除掉曹彰也是很有可能的。

伟大的笔记野史《世说新语》此时又要出场了!它很生动地记述了曹丕杀曹彰的过程:曹彰虽是猛将,却颇喜下围棋,曹丕于是投其所好,约其下棋。棋至中盘,曹丕已见下风,此时他向丫鬟吩咐道:“还不快将枣儿端来。”于是,二人一边下棋,一边吃枣,表面看兄弟情义融融,其实,狠毒的曹丕早已在一些枣子中下了毒药,并做了记号,自己专拣未带毒的吃。曹彰被蒙在鼓里,不多一会儿,曹彰只觉头重脚轻,眼睛发直,还没来得及说出一句话,便一头栽倒在地。早有人通报卞太后,可是卞太后来迟了,没能挽救曹彰的性命,棋盘上溅满了曹彰鲜红的血迹。

不愧是史上第一的野史笔记,写得果然精彩。

当年曹植也同时入京朝觐,临走时与白马王曹彪同路,但负责监视诸侯王的官吏让二人在归途上的住宿起居都要分开,令曹植感到非常忧愤,于写了一首《赠白马王彪诗》,以抒己情。

诗里开始抒发了对故土的眷恋:“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接着描写了路途的艰难:“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然后写了被奸臣、小人陷害的愤慨和无奈:“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以及自己的凄清孤寂之情:“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诗里还悼念了曹彰,慨叹生命短暂:“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殁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

最后以豪言壮语和白马王曹彪互相慰勉,并抒发兄弟离别之情:“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髪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全诗气魄宏伟,感情沉痛凄婉,结构严谨,文采飞扬,也是曹植的代表作之一。

公元225年,曹植34岁,曹丕南征东吴归来,路过雍丘,与曹植见面,增其封邑五百户,看来曹丕也顾念兄弟之情,安慰一下曹植。

公元226年,曹植35岁,曹丕病逝,终年40岁,曹叡继位,即魏明帝。壮心不已的曹植以为侄子会给自己报效朝廷的机会,“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于是多次慷慨激昂地上书曹叡,请求得到重用,“无功而爵厚,无德而禄重,或人以为荣,而壮夫以为耻”,曹植的拳拳报国之心日月可鉴。但冷静理智的曹叡对于曹植的种种表白和请求,并未理睬,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显然曹植的处境并没有太多的改善。

《魏略》记载:有一次曹叡御驾亲征东吴,被陆逊打败,社会上传言说曹叡已驾崩,群臣准备迎立雍丘王曹植,卞太后和朝臣听说后很害怕。等到曹叡返回京师,他们都暗暗观察曹叡的表情变化,幸好曹叡没有追究此事,卞太后又悲又喜,想推断并捉拿始言者。曹叡说:“天下皆言,将何所推!”由此可见曹植的影响力犹在,虽然他没有权势,但他的才名天下共知,所以曹叡防范着他也情有可原。

公元227年,曹植36岁,徙封河南浚仪。

公元229年,曹植38岁,徙封山东东阿。

曹植的封地越来越偏僻,生活也越来越艰苦,在他写的《迁都赋》里说自己“连遇瘠土,衣食不继”,可怜帝王之后、分封诸侯竟沦落至此,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公元230年,曹植39岁,他的生母卞太后去世,他失去了最后仅有的依赖。

此时,曹植已经对出仕为官彻底失去了希望,《魏略》记载他“精意著作,食饮损减,得反胃病”。说明他已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著书立说、研究学问上,但心情难免压抑,吃不下饭,得了胃病,身体也越来越差了。

公元231年,曹植40岁,曹叡有皇子诞生,曹植作《皇太子生颂》,当年曹叡召各诸侯王入朝觐见。

北宋的《太平御览》一书中记载:魏明帝手诏曹植:“王颜色瘦弱,何意耶?腹中调和否?今者食几许米,又啖肉多少?见王瘦,吾惊甚,宜节水加餐。”

显然此时曹植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差了。

公元232年,曹植改封为陈王,所以后世多以此称呼曹植,同年11月曹植在郁郁寡欢中因病去世,终年41岁。

曹植的一生可以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26岁前,一个是26岁后,以曹丕被立为世子为界限,26岁以前他恃才放旷、洒脱不羁、鲜衣怒马、春风得意;26岁后则日益颓唐、借酒消愁、壮志难酬、郁郁而终。

如果曹植安心地做一个潇洒快乐的小王爷结局会不会好一点呢?但现实没有如果,如果那样,很可能我们就看不到那么文采飞扬的《洛神赋》了。

福祸相依,命中注定,也许,这才是人生的本质。

你可能感兴趣的:(曹植传:中国文学时代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