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孟母堂研究生课程笔记

前言:培养孩子不仅要注重细节,更需要和孩子进行大方向的交往。例如:关于历史、关于未来、关于心性的发展。

家庭教育无小事。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什么?让子女优秀,两性和谐,家族兴旺。

版块一:秦国的发展史

秦人的历史,从非子被周孝王赐秦氏开始,到秦王子婴为项羽所杀,大概有600多年的时间。

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秦人最危险的时刻,要算非子得到秦邑,立家之后的数十年,秦人多次差点胎死腹中,在获得伯爵爵位前被犬戎从历史中抹去。

周孝王封非子在秦邑,这个分封看似简单,将非子封在其父亲大骆领地不远处(都在甘肃天水),其实大有学问。

周天子分封土地的时候,有个鲜明的特点:对姬姓家族特别大方,对其他姓氏则非常抠门。

周天子分封的非姬姓诸侯,绝大多数都是本身已经占领了一片土地,周天子做个顺水人情,封个爵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分封一块并不受周朝控制的土地,让受封者自己努力去占领,这称为“遥封”。

周孝王封非子在秦邑,就属于这种“遥封”的情况,周天子本身并没有控制秦地。从秦邑的位置来看,处于陇山西侧,这里是西戎最大的分支犬戎的地盘。

周孝王的意思很明确,在犬戎的地盘上扎下秦人这一颗钉子,就是要让非子和他的后人,与周朝的敌人犬戎去肉搏。非子在得到秦地的第一天起,秦人就不得不与强大的犬戎部落进行生死搏击。

那么,犬戎是什么人呢?

周人将西戎各部落取名为姜戎、申戎、狄戎等,在戎字前加上他们的姓,唯独犬戎,周人直接在戎字前面加上一个犬字。

关于犬字,中文有“丧家之犬”、“看门犬”、“狗急跳墙”、“狼心狗肺”、“人模狗样”等等词汇,总之都不是什么好词。周人如此深恶痛绝犬戎,是有原因的。

周人本来也是陇东高原的游牧民族,数百年前被犬戎赶下了高原。虽然周人后来在关中平原发展的非常好,但是周人与犬戎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陇东高原故土的沦丧对于周人来说,是心中永远的痛。

犬戎在与周人几百年的鏖战中依然强大(一百多年后犬戎还会攻破镐京,灭西周),那么封地被犬戎部落环绕的秦人,其生存环境就可想而知。

非子到达秦邑,看到陇西高原黄土之上,天蓝蓝,地黄黄,绿草碧波如画。非子暂时忘却了这是在犬戎的势力范围中,向东方西周都城镐京方向跪拜周孝王,感谢天子赐地。

非子抓起一把黄土,让尘土随风而扬,此番非子回到陇山之西,与以往心态大为不同,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这心情没法用语言形容。

此时非子的兄长成,继承了他们父亲大骆的土地,兄弟两个在甘肃天水一带,各领了数百族人,在犬戎的包围中互为掎角,相依为命。

对于成和秦非子来说,周朝就是他们最大的靠山,因此周王朝对他们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死存亡。

不过,非子的贵人周孝王,即位大概六年就驾崩了。

此后即位的是周夷王,这一时期周朝边患非常严重,关中受犬戎侵扰,南方楚国发展迅猛,东南方淮夷猖獗,就连东方姜太公建立的封国齐国,也已经不来朝贡了。

按照威胁程度来说,从重到轻依次是犬戎、楚国、淮夷、齐国,齐国其实只是对周朝不敬,根本谈不上威胁周朝统治,况且齐国的西面有姬姓国鲁国等诸侯严防死堵,齐国也没有实力威胁周朝。

但是周夷王爱捡软柿子捏,公元前868年,周夷王把齐哀公吕不辰招到周朝都城镐京,烹杀之!

虽然残忍了一点,周夷王这一招杀鸡给猴看还真管用,周朝几个主要的敌人,都惧怕周夷王七分,周朝的天下太平了几年。犬戎人闻讯,也不敢在关中放肆抢掠,对成和秦非子也没有穷追猛打。

周夷王之后,是周厉王,这是一个更为让敌人惧怕的天子。周厉王对内横征暴敛,对外疯狂出兵,西戎的几个部落以及东南的淮夷都被他给打怕了,甚至那个已经将儿子封王的楚国国君熊渠,也果断地取消三个儿子的王位,就是怕这个不要命的周厉王来拼命。

成和秦非子都隶属于周朝统治,因此周厉王对外凶悍无比,给成和秦非子的后人反而带来了安宁。不过周厉王最后还是造成了国人暴动,他不得已逃出镐京。

十多年之后,周厉王客死他乡,接下来即位的是周宣王。与前几任周天子不同,周宣王虽然也对外频繁动兵,但他更懂得如何利用人。

为了控制南方不可一世的楚国,周宣王在长江和淮河之间分封了十多个姬姓诸侯,号称“汉阳诸姬”,组成两道严密的防线阻挡楚国北进。

事后证明,周宣王这个“汉阳诸姬”分封得非常成功,因为他们足足将楚国压制了一百多年,直到西周灭亡楚国都没能向北前进一步。

另外,周宣王分封他的舅舅申侯到南阳,建立申国。这个申侯,就是当年将女儿嫁给大骆的申侯的后人,史书没有记录历任申侯的名字,因此他们都称为申侯。

申国所处的南阳,南可以支持“汉阳诸姬”,北可以沿丹水进入关中拱卫京师。申国在西周晚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诸侯。

善于利用人的周宣王,令成和秦非子的后人,继续牵制犬戎。此时秦非子已经离世,秦人的宗主是秦非子的曾孙秦仲。

版块二:学会说话,有话好好说

和别人说好听的话,给人一种比穿上布帛还温暖的感觉;

但如果恶语伤人,那可比长矛利戟刺人的伤害还要严重。

的确,不知分寸的指责,会打击一个人的自信,而真诚的鼓励和安慰,则能促使人上进。

大文豪苏格特,小时候的成绩并不好。因为身患小儿麻痹症,右脚行动不便,这让他感到非常自卑。

好在那个时候,有个老师知道,苏格特虽然不喜欢功课,但他对读书很感兴趣。

老师不但没有指责他学习成绩差,反而经常给予他安慰和鼓励。

从此,苏格特不再觉得自己是个笨小孩,人生开始发生转折,最后成为了一名著名的作家。

后来,苏格特特意回到自己的小学,找到当时学校成绩最差的孩子,语重心长地安慰他道:

“你是个好孩子,我以前也和你一样,学习成绩很差,不要灰心。”

随后还从口袋掏出一枚金币送给他,以此来鼓励他不要放弃自己。

语言,可以是冬日的暖阳,也可以是一把利剑。

一句伤人的话能毁掉一个人,一句安慰的话却可能会拯救一个人。

所以,在生活中,无论是面对亲人,还是陌生人,都应该好好说话。

少指责,多安慰,不仅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甚至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很多时候,改变一个人,一句话就够了。

孟母文化研究会是几个优秀的家族在组建优秀的组织。

孩子喜欢告状的行为,实际上是儿童、青少年社会化不足的表现,通俗的说法是“没有长大”。具体来讲就是:1.不管别人做了什么事,对他不利的还是与他毫无关系的,只要他看不惯,认为违反了社会规范,就不能给予理解,更不能包容,频繁地指责,习惯性地向上反映,直到他看不见这种事再发生。2.由于打小报告的行为不被大多数同龄人认可,严重影响了当事人与他人的社会交往,所以当事人没有同龄朋友。3.看不到好处就不主动帮助别人,非常讲究眼前的“实惠”,不能吃亏。这样的孩子通常比较自私,缺乏同情心和奉献精神,从不会做无名英雄。4.如果做了什么不好的事,若是没有被人发现,就不会感到后悔或难过,很少有内疚和自责的心理体验。5.对朋友淡漠,很少关心朋友的冷暖,不能分享朋友的幸福和快乐,对朋友的成功不能主动祝贺,嫉妒心很重。6.做事多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工作、学习兢兢业业,不越雷池半步。但偶尔也会做出一些不太严重的违反社会规范或校规、校纪的事。多数情况下,上面6条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但是在第一至第五条当中,只要任何一条比较突出,都可以考虑孩子有社会化不足的问题。

人的社会化经验是在参与了大量的社会交往活动之后,一点一点丰富起来的。社会化不足,在幼儿园儿童、小学生中非常多见,女孩明显多于男孩。随着年龄的增长,同龄人之间的相互交流,社会化的认识增多,到初中、高中时,孩子社会化不足的问题会越来越少,成年时往往已经不成为问题了(但这并不排除成年人存在其他形式的社会化不足问题)。社会化不足是从童年时逐步发展,并被不断强化,最后固定下来的一种心理行为,与成长环境紧密相关。

儿童、青少年应多与同龄人交往,至少有一位同龄朋友,且友谊维持至少6个月之久,主动帮助别人,能够原谅别人的过错,关心朋友,学会与别人分享快乐;家长要避免过度保护,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交活动,教育他们有同情心,理解、包容他人,学会处理与朋友间发生的矛盾,不要依赖他人或告状。

让孩子知道说话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公平公正。

版块三:初三是座“峰”

如果说高三是座大山峰,初三只是座小山,然而,即便是小山,爬起来也不容易,更别说这座小山还决定了之后你能爬上什么高度的大山峰。一句话概括:初中到高中,一峰又一峰,爬过这些峰,未来依然有山峰,决不是海阔天空。

让孩子止步的主要原因?

对孩子来说,初三是学习生涯的转折点,因此在这场“中考大战”的准备阶段,孩子的压力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中考给孩子带来的压力关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自我压力

一方面,进入初三,学业压力明显增大,从家中的叮嘱、老师的教育声中,孩子们已经明白了中考的重要性。他们的脑海中也形成了这样一种意识:成绩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唯一因素,而考入名校则是通往幸福人生的唯一捷径。

另一方面,九年义务教育和就近入学原则使得孩子在小升初的时候并没有经历很大的升学压力,更多的时候是家长在挑学校。然而,初三就不一样了,分流考试、重点高中之争是每个孩子都必须面对的一次重大抉择,要想进入好的学校,只能靠成绩说话。

鉴于这两个原因,孩子们会自加压力,班级里,每一个孩子都会为自己定一个竞争对手,暗暗和自己实力相当的同学比赛。

2、家庭压力

孩子压力的形成和家庭有着直接关系,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特别高,期望很大。有的家长总是向孩子灌输“你是我们家的未来和全部”“我们家的未来就全靠你了”这样的思想;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考分极为关注,孩子考得好久喜笑颜开,考得不好轻则训斥,重则动手打。过于严肃的家庭气氛、焦虑的父母也是孩子焦虑情绪滋生的诱因。

3、社会压力

无法了解社会人才需要的方向,对人才的认识较为片面、单一,认为一旦达不到预期目标就会被社会所不容,于是心里就会产生恐慌感。

4、心理起伏

因为初三各种大考小考频繁,成绩的起伏很容易因为心理状态的起伏,成绩的不如意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很努力了依然没有看到进步的迹象,好像拼尽了全力却还是希望渺茫,就会产生自我怀疑。这是最影响初三阶段学习的因素。

5、青春期问题集中爆发的高危期

初三是孩子青春问题集中的爆发的高危期,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有时候会让家长有无能为力的挫败感,在无法教育的情形下,家长选择了退缩。7-8年级仅是青春期问题的一个酝酿期,而初三则是集中爆发期。

6、孩子人生的第一个困惑期

孩子升入初三后,由于年龄甚小,社会经验欠缺,在面临可能左右自己人生走向的关键时刻,孩子们极易陷入困惑中。孩子们的困惑主要表现在:不明白学习的意义如果不明白人生的意义,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以后的人生就很可能在忙忙碌碌,甚至在浑浑噩噩中度过;如果不明白学习的意义,就很可能会产生厌学心理,进而失去学习兴趣。

如何跨越初三这座峰?

1、做好定位,稳住阵脚

定位,主要是指平时孩子的定位和中考学校的选择定位。每个孩子的学习水平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到了初三综合复习和中考全面考察的阶段,孩子们的差距会明显的区分出来。这时,要做好定位、稳住阵脚,把好方向。家长也是这样的,如果孩子着急,自我否定,家长要稳住,不要比来比去,助长孩子的不良情绪。

2、玩学结合,不要压制过猛

初三的学生,还是处于一个好玩的年龄,虽然他们的学习生活很累很紧张,但是他们有时候还是会有强烈的玩耍的欲望的。学习固然重要,但适宜的玩耍以及交友,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也是不无裨益的。另外,适度的玩耍也是青春期的孩子较为有效的发泄途径。

3、与孩子的朋友保持联系

孩子长大了,进入青春期,由于生理和心里特点的变化,使得他们喜欢把心事告诉朋友,按他们的话就是“朋友年龄相近,想法也相同”,但这一时期的孩子终归是孩子,他们还不具备处理问题的能力,有了烦恼和问题,唯一能做的仅仅是向朋友倾诉,倾诉完了,他们依然手足无措。因此,如果家长从孩子的朋友着手,与其保持联系,那么就可以掌握孩子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帮助其解决。

4、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不要把初三的孩子当成大人,虽然他的年龄增长了、个子长高了,但心智还不成熟,因此还需要家长的帮助。这就要求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时刻掌握孩子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这个了解孩子情况的渠道在哪里呢?就在老师哪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10月20日孟母堂研究生课程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