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中的敦煌历史故事(原创.最早发布在头条号上)

故事一:杀将一时爽,追悔火葬场

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安西(今甘肃安西县)胡城的南城门,新来了一位看门的老人,据说是因犯错被贬谪至此。身无长物,只有一个从小随他长大的外孙同来。其貌不扬的老人要说与寻常的兵吏有哪里不一样的,就是他的学识渊博,路过的行人常常看见他在城门上教外孙读书。朗朗的读书声十分悦耳,行人驻足看去,待看清,不禁面露惋惜之色。小男孩细细瘦瘦的,身量矮小,脚短还有些跛。外祖父去世后,少年孤独贫困,却仍耕读不辍。


谁又能想到,这个其貌不扬的少年日后在经历了山河破碎、身世浮沉之后却能成长为一位威震西垂的大将?他的名字是封长清,唐朝名将,一生主要的功绩有攻破大勃律国,抗击安禄山。



安西城中,同有一位名叫高仙芝的少年,出身武官家庭,长相俊美,武艺十分高强,年少一战成名,20余岁即官拜将军,与他的父亲班秩相同。他是当时的传奇,作为古代中国与世界级交战的第一人,曾带领大唐士兵与大食(阿拉伯)交战。



时光荏苒,三十余岁的封长清在街上看到高仙芝策马走过,身后跟着数十位仆从,个个衣着华美,高仙芝素来贤名远播,封长清钦慕已久,回到家立马慷慨激昂的写了一封自荐书给他,希望能成为他的随从。被拒绝了一次,两次,封长清仍不放弃,直到高仙芝不胜其烦了,直言自己的侍从已经够多了,不再需要更多的人。封长清猜到因为自己外在形象十分差而被拒绝,便愤怒的说:“我仰慕您的高义,愿意侍奉您,所以没人介绍自己来了,您为什么一定要拒绝呢?看容貌录用人,会把子羽看错,您还是考虑一下吧。”高仙芝听了,不为所动。


普通人到了这时也许就放弃了。可封长清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放弃两个字。他想了一个办法,每天早晚到门口来等候,晓理喻义,谈吐自如,高仙芝碍于名声,不得已收下了他,补为傔。在此之后的岁月中,封长清用他出色的军事能力向所有嘲笑他的人证明了自己,官员多对封常清施礼让座,和他谈话,认为他是奇才。封长清逐渐声名鹊起。


这两位青年的命运日后将交织在一起,从开头的相看两厌,到心心相惜,同生共死,共同成长为帝国双壁,为唐朝的西陲安定做出卓越的贡献。安史之乱爆发后,天宝十四年,封常清入朝,十一月,拜见唐玄宗于华清宫。见到玄宗忧思忧虑,便主动请缨许下豪言以宽慰皇帝。皇帝立刻下旨任封常清为范阳节度,让他募兵东讨。



不多日就招到士兵六万,但都是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乌合之众,加上轻敌,这一战,封长清溃不成军。本欲战死于阵前,又恐长了逆贼的气势,洛阳失守,封长清上书陈情,皇帝不听不见,直接下旨除削官爵,让其以白衣的身份留在军中协助高仙芝做战。 高仙芝主张退守潼关,以退为进。这在当时是很正确的军事策略。屡战屡败的唐军需要休整。


宦官监军边令诚与高仙芝素来不睦,又一再索贿而不成,恼羞成怒,进馋言于唐玄宗:“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陜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诬二人无故弃地,又盗取军粮,玄宗听信,不加查证,在军士的一片哭喊声中,下令将其二人并斩于军中。死前,封常清写下临终表章,字字啼血,字里行间全无为自己求情之意,只希望皇帝不要再小看安禄山,他若死后仍有知必结草军前。回风阵上,引王师之旗鼓,平寇贼。



李隆基自断双臂,既没有太宗的行军打战的能力,也没有“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的气度,他的最后一张底牌是唐老将哥舒翰,负责镇守防线潼关。唐玄宗和杨国忠对哥舒翰不放心,接连派宦官逼其出兵。结果,全军覆没,哥舒翰也做了俘虏。同年六月,叛军长驱直入,攻陷唐都长安。安史之乱达到了巅峰。



故事二:头可断血可流,城不可破

自安史之乱之后,唐朝无力掌控边境,吐蕃趁虚而入,自乾元元年(758年)至大历十一年(776年),廓州、凉州、兰州、甘州等。完全切断了敦煌与中原的联系。至瓜州沦陷后,沙州(敦煌)彻底成为了一座孤城,面临难料的局面。时任沙州刺史周鼎,知晓李唐早已自顾不暇,一面坚清壁野、修葺城墙,同时派出亲信向回纥搬救兵,却迟等无果。


周鼎提出了弃城逃亡的计划,民众普遍反对,大多不愿离开故土。时任都知兵马使阎朝是沙州本地望族出身,也十分反对这一计划。在他接到周鼎的派遣令之后,假意拜谒辞行,实在已起杀心。恰逢周鼎的亲信属吏周沙奴也同在帐中,阎朝谎称要与周沙奴比赛射箭,周沙奴将弓让给阎朝先射,阎朝抓过弓箭,趁其不备将周沙奴射死,周鼎尚未从震惊中明白过来,就被阎朝反手扣住,用绳子勒毙。


由阎朝带头,坚持继续守城对抗吐蕃。这一决定得到了城里百姓的拥护和爱戴。熬了八年,沙州城内军粮耗尽,阎朝下令用官府的绫罗绸缎换取粮食,沙州百姓纷纷响应,阎朝大喜过望,更加坚定了继续死守等待唐军的救援。


在茫茫一片黑沙暴中,一座孤城,一脉唐民,在吐蕃的枪林弹雨下坚守着心中最后那一片对唐的执念。


直到两年后,真正的弹尽粮绝,阎朝出面与吐蕃谈判,要求其必须承诺决不迁徙沙洲人民,否则就玉石俱焚,留下一座败瓦残垣。这样强硬的态度惹恼了吐蕃,但是也怕围了十一年,富庶的沙州变成焦土,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得不妥协。


吐蕃虽敬重阎朝的风骨,恐日后成患,用下毒的方式设计杀了他。



三:郎达玛进行的灭法运动:加速瓦解吐蕃的统治

从此开启了吐蕃对敦煌长达六十余年的统治。尽管兑现了不强迫唐人迁徙的承诺,在其他方面,唐民的处境十分堪忧。壮年男子沦为奴婢,种田放牧;年老体弱无劳动力的人,遭到残忍的杀害。禁止穿汉服,只允许每年正月穿着汉装祭祀,时间一到,马上换上吐蕃的衣服,不准再穿。发饰上,唐人也要辫发随蕃。市场上,不再流通唐币,使商品交换又倒退回了实物交易的阶段。


吐蕃王朝的覆灭也意味着终结了对敦煌的统治。起源于末代赞普(这个称呼类似于皇帝)达玛发动的灭法事件。


结合汉族和藏族的史书记录来看,在评价吐蕃赞普朗达玛的时候,多把他形容为“恶魔,豺狼”,甚至蔑称他为“黄牛”。这与他在位期间用非常严厉的手段针对佛教,不惜杀害僧人以达到目的的灭法运动有关。


追本溯源,在朗达玛还是皇四子的时候,碍于父亲的威严,并未对佛教表现出任何的反感。他的父亲赤祖德赞,为了巩固吐蕃对敦煌的统治,在公元821年任命洪辩法师为释门都法律,后又兼副教授。朗达玛前后态度变化如此之大,这与其个人心胸狭隘有关,一叶障目的认为佛教的传播威胁到了其的统治。开始不余遗力的打压。


朗达玛下令查封寺庙,大昭寺被封,小昭寺改牛圈,寺内佛教壁画用泥涂抹掉,绘上比丘僧尼饮酒作乐的图画。公然诋毁文成公主。宣称文成公主是罗刹女变现,破坏了西藏风水,下令将她从汉地请来的释迦佛像扔到河里,因难以移动,只得埋入地下。


公元842年,朗达玛死于一名叫拉龙白多僧人的暗杀,藏史中有一段非常生动的描述了整个过程:“拉龙白多找到一匹白马,用颜料将它全身涂黑,自己则穿上一件黑面白里的外套,贴身藏了弓箭,骑马来到布达拉宫前,表演奇妙的舞蹈之戏。恰好遇到朗达玛王正在宫前阅读《甥舅联盟碑》上的文字,拉龙白多且舞且行,低首为礼,行近国王。他一共低首三次,初次搭箭上弓,二次张弓待发,三次低首时,对准王胸猛射一箭。王大声而呼,两手拔箭,倒地而亡。拉龙白多立即将外套反穿,在渡过一条河后,染成黑色的马变回白色,他把黑色的大袍脱下,把白色的里子翻到外面,便成了穿白衣骑白马的人。国王的追兵只知道杀死国王的人穿黑衣骑黑马,拉龙白于是就逃脱了国王的追兵。”


朗达玛的做法无疑加剧了唐僧人和吐蕃的矛盾,让这些原本念在方外不管俗事的出家人,纷纷响应张义潮的号召,敦煌盛行佛教,比丘的话对老百姓而言,比县令的话还管用。在这些僧人的感召之下,敦煌唐人的远怀故国,愿被皇风的夙愿达到空前的高涨。


故事四:天时地利人和:敦煌回归大唐故土

敦煌人民一直没有放弃与吐蕃的抗争。比较著名的有驿户氾国忠的抗争与张义潮的起义。氾国忠领导的那次虽然只有十来个人参加,迫使吐蕃守将节儿自焚,吐蕃僧官大德逃匿。后氾国忠中伏被俘殉难,虽然失败,但给了吐蕃王朝沉重的打击。


张义潮是敦煌的贵族,从小看到听到都是吐蕃残暴的行为,他对封长清将军十分钦佩,以他为榜样,亲笔抄写《封长清谢死闻表》,在沙洲“论兵讲剑,蕴习武经”,他认为吐蕃气数已尽,他誓死归国。他积蓄实力,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如:敦煌的名门望族,这些家族人丁众多,实力雄厚,他们在张议潮起义和收复河西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佛门僧徒。朗达玛的灭法事件加剧了吐蕃与僧人的矛盾,河西高僧洪辩虽因高深佛法被吐蕃看重,被授予了“知释门都法律兼摄行教授”的职位,但他心怀故国,带着僧人们一起帮助张议潮收复沙州。僧人们的力量使得起义深入民心。当地的各路豪杰,也纷纷响应加入。如后来张义潮的得力部下安景等。


吐蕃内乱,将军论恐热趁乱掠夺了河西鄯、廓等八州,欲争夺大权,自称宰相,与吐蕃鄯州(即今西宁)节度使尚婢婢自相残杀。大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十月花果飘香,看似平静的沙州实则暗潮涌动。城里的汉人数量多了起来,镇守的吐蕃人在平息多此起义后,有着一种盲目的自信,认为汉人羸弱,掀不起什么风浪。天边鱼肚泛白,守卫疲倦,准备交接回去休息。突然,一支支箭雨破晓而出,自破晓的天边袭来,城头的蕃军尚来不及呼喊,便应声倒下。被一箭射穿的蕃将死前看得十分清楚,为首射箭的正是常与其把酒作乐的汉人首领张议潮,而到嘴边的“唐人反了”却已经喊不出来。


张义潮身披铠甲,目光坚毅的指挥作战,有条不紊,这一天汉人等的太久了。他缓步登上城楼,振臂高呼,开城门,千万汉人冲了进来。夜色中,鲜血肆意流淌,城内措手不及的吐蕃士兵死伤无数。


首战告捷,张义潮占领沙州和瓜州(今甘肃安西东南)后,随即遣使向唐告捷,请求支援。



敦煌壁画156窟张义潮出行图


故事五:十队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张义潮想向当时的皇帝唐武宗报捷,请求得到支援。可是通往长安的途中,关卡重重,河西走廊南面是巍峨雄壮的祁连山脉,北面是黄沙大漠,东面临近唐国境被吐蕃封锁,张义潮派出十队人马,手持十份相同文书,各自从不同方向朝唐都长安进发。



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时隔两年之后,一位名叫悟真的敦煌高僧叩开长安的宫门,他问门口的守卫:“我就问你一句话,这两年可曾有来自沙州的使者,如果有,我可以离开了;如果没有,请让我见皇帝陛下。”


唐武宗听到禀告说,来了一位沙州的使者,立马吩咐点亮所有的宫灯,打开宫门,迎接这位时隔六十七年后的沙洲信使,朝野听闻,赞叹不已。


张议潮知晓使者归都不易,这边也毫不松懈,“朝朝秣马,日日练兵,以备凶奴,不曾暂暇 ”,做好独自应敌的准备。同时利用吐蕃内乱势穷,在吐蕃河陇两大势力尚婢婢和论恐热之间纵横捭阖,到大中五年接连率领沙洲军众收复瓜州、伊州、西州、甘州、肃州、兰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等十一州之地,被后世称赞为“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大英雄。



河西走廊除凉州以外已尽数被收复。恢复了元气的唐廷也派军收复了陷于吐蕃多年的三州七关,大唐声威大振。



(青山有幸埋忠骨,敬历史长河中不为人知的英雄)

你可能感兴趣的:(安史之乱中的敦煌历史故事(原创.最早发布在头条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