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耍猴人》,记录真实的边缘故事

小小毛猴出四川,出在四川峨眉山。

山又大来水又宽,树木琳琅没有边。

前山撵来后山赶,才把小猴赶下山。

赶下山来带河南,带到河南新野县。

先教立来后教站,教它跑马上刀山。
……

最近我看完了一本书,马宏杰《最后的耍猴人》,作者是一名摄影师,用跟拍的形式记录了 “耍猴” 这一民间艺术在当下中国的发展情况,以及以 “耍猴” 这门才艺为生的一群民间艺人真实的生存处境,真实、深切、生动地记录了一个正在消失的民间中国。

在河南洛阳新野县,有一群耍猴人,他们主要聚集在乡镇村野。新野的耍猴艺术已经流传多年,在村里发现的汉墓中出土了很多汉砖,上面就刻有人和猴子在一起嬉戏的场景。

作者相机前的主角是耍猴人杨林贵。

还有一位耍猴人张志忠。这一拍就是10年。

耍猴人与扒火车

这些耍猴人在非农忙的时候就外出耍猴补贴家用,因为没有钱坐旅客列车,况且也不可能让他们带着猴子上车,只有去扒拉货的列车,于是,他们和铁路警察玩起了捉迷藏,一般都是等到天黑以后,再陆续扒上各自的列车,奔向东西南北。

耍猴人通常冬天到温暖的广东、四川、广西,甚至过境到缅甸去耍猴卖艺,夏季便到相对凉爽的东北、内蒙古、西藏去闯江湖。

他们常常要在裸露的列车车厢里经受数天的煎熬,除了忍饥挨饿,冬天还要忍受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夏天则要忍受四五十摄氏度的高温。路途长的时候要走上七天七夜,短的也要三天三夜。坐在车厢里,渴了就喝自来水,饿了就啃一个家里带来的馒头。

人吃什么,猴子就吃什么。

新野有很多耍猴人,大都是五六个人搭班子一起。

“掌班”负责全局,“把式”负责耍猴,“镏子”负责收钱,“看挑”负责在家做饭。(这里的家,指的是临时住所,一般是废弃的房子或者在空地搭帐篷。)

作者马宏杰跟着他们一起扒火车,记录着关于耍猴的一切。

书中对扒火车所有的血与泪描写的都很清楚。

耍猴人与猴

人吃什么猴子就吃什么。在外出耍猴,回到住所吃饭时,猴子必须先吃,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在文中有一段描述,

按照他们的江湖规矩,看一场猴戏每人最多收两元钱,客人多给的话,就得给人家找钱。

在耍猴时收的钱里有张五十元的假币,老杨心情不好,盛了一碗饭蹲在窝棚边吃,大公猴拿起一块石头扔到锅里,把一锅饭菜都打翻了——每天回来吃饭,猴子都是要吃第一碗的,这是祖上传下的规矩,老杨这一天忘了。

有张照片是耍猴人鞭打猴子,鞭子抽得山响,一个路人上前指责猴戏艺人虐待动物,要驱逐他们。

下一张是猴子像被打急的样子,捡起一块砖头向耍猴人老杨扔过来,又从地上操起刀子和棒子反击,撵得老杨满场跑,围观者开始喝彩,把石头和水果放在猴子手里。

收工之后,老杨说这是他和猴子的共同表演,鞭子响,不会打到猴子身上,否则打坏了,靠什么吃饭?这场戏有个名字,叫“放下你的鞭子”。

书中有很多照片让人很温暖

书最后有两个小章节 “被骗18万的耍猴人” “ 耍猴人之 ‘罪’ ”

讲述了现实地让人心痛的故事,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后的耍猴人》,记录真实的边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