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在变得越来越好”

图片来源:芃芃摄影

1.

认识甜甜姐时,我正值大二。

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第四届苏州创博会上,她从深圳过来参加原创品牌展览。

这一次,我和团队成员全程参与到第四届创博会,一共四个人,每个人负责一款原创品牌的文案推介,根据品牌的调性去塑造属于它们本身的故事。

和团队成员从来年的12月份就开始着手准备,一直到4月份,整整将近半年的时间我们需要对接到各自负责的原创品牌,和品牌创始人做好沟通交流,挖掘品牌背后的故事,并在创博会当天在主展览上为所有会场观众进行推介。

甜甜姐的八月南方是我们团队成员的一个品牌之一。

那时候,八月南方还主要创作以鸡血藤为载体的原创手工作品。甜甜姐的鸡血藤手镯、胸针、项链和一般我们看见的淘宝上的设计都不太一样,特别精致细腻。

从品牌的沟通中,我们了解到甜甜姐是一个特别仗义的姑娘。

高中时,她和朋友一起翻墙外出,被学校发现彻查,她被逼问其他学生的名字。

她宁愿自己退学,也没有把朋友招出来。后来,她一个人受到了学校的惩罚。

当时从照片上看她时,文文静静的样子,我们完全想不到这样一个看上起很乖巧的姑娘竟然有过如此大胆出格的行为。

从那时起,她和她的产品就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2.

后来,创博会结束之后,我们不再联系。有一阵子,她的品牌微信公众号不再更新,淘宝店铺产品也不再出新甚至有段时间,一直处于冷场状态。

有一次,偶然间翻看她的朋友圈,看见她发了很多拍摄的单反照片,我以为她已经转行做了摄影师。

我们依旧没有什么联系甚至聊天。

直到最近,替舍友在校园里拍了一组写真,一共尝试了五种风格。我把每一组各选择一些照片发在朋友圈。

当我打开时,发现点赞的下面有甜甜姐在。

很熟悉的头像,莫名的亲切感,我都想不清楚为什么自己会鬼斧神差地点开她的头像,进入她的朋友圈。

我好像发现了一个新大陆。她又重新做起了设计,不再是鸡血藤,而是以纯银为制品的原创饰品,胸针、耳环、戒指、项链。

我通过她的私人朋友圈知晓她的品牌八月南方拥有一个专属微信号,我顺藤摸瓜地加上。还抱着尝试的心态在她的私人微信里发信息,咨询关于单反摄影方面的问题。

想来已经很久没有交集了,突然的打扰让我感到有一丝惭愧。

原本没有打算能够得到回复,没想到过了一会,她一连串回复我好多好多关于摄影的问题。

我们聊了有半个小时,在聊天中,我明显感觉到将近五年过去了,甜甜姐的事业有了天差地别的变化。

在我看来,比起刚刚认识她时,我20岁,到现在25岁,她已经变得越来越好。

朋友圈里的自拍照有了一种很凛然自信的气场与魅力,她传达给我一种很高级的自信,一种很“性感”的生活姿态。

在八月南方的专属微信号里,每一款产品的场景搭建以及摄影风格皆让人赏心悦目,水母耳环、巴洛克珍珠耳钉、恶魔之眼、连理枝耳线、蜻蜓胸针......

一路缓缓刷下整个朋友圈,感觉自己误入了一个小小的宝藏库,雅致清丽。

每一款产品照片都是甜甜姐自己用单反拍摄的。她告诉我,单反是自学的,但后期产品图的修缮是专门到线下学习培训的。

她热心地推荐给我她报名学习的摄影机构微信名片,并告诉我,这个公众号会时常发一些摄影小技巧,特别管用。

她说,自己现在已经不做鸡血藤了,因为没有融合的佩戴体验,销量一直不是很好,所以开始设计别的产品。

我觉得有些遗憾,但想想又为她感到欣喜。

3.

和她聊完天后,睡晚前,我发信息给男友,对他说:“我在创博会认识的那个小姐姐越来越厉害了。比我第一次认识她时要优秀好多。”

我还把甜甜姐八月南方品牌的一系列产品照发过去,告诉他,看她的饰品圈,就好像误入了一个秘密的设计花园,处处都是惊喜。

男友对我说,距离你第一次认识她已经快要五年了,大家都在变得越来越好。

他发给我一个女生工作室的手工原创作品,和甜甜姐是同样的产品系列,不过款式、种类有些许差异。

这位女生我是认识的。我们都在一个专科院校上学,后来经男朋友介绍,慢慢和她有过一些接触。

她在学校的创业大厦有单独的两间工作室,里面全是自己手工原创的饰品,饰品的陶瓷器具皆是自己用土窑烧出来的。

从原料载体到饰品设计、打磨、场景展示,这一系列流程都是她一个人在做。

我在她的工作室做过一条类似波西米亚风格的彩釉项链,她告诉我如何搭配、如何编织绳线。

一直到后来,我离开学校,到其他院校继续上学,这些年她一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室、教学陶瓷、设计饰品、推广产品,一样样越来越精细。

明喆发来她现在饰品系列的展本,一页页都是成套的系列饰品——耳环、手链、项链、耳钉、脚链、戒指。我感叹,五年过去了,身边的同学、朋友,大多都发展得越来越好。

尽管过程中多多少少有些曲折,但到一定时期,往后看曾经走过的路,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一直在前进,而而不是想象中的原地踏步。

4.

最近也和阿慧聊天,这个特别善良可爱的姑娘总是嚷嚷着请我吃饭。

我和她是在本科院校认识的,第一次,第二次,直到第三次在图书馆自习室见面,我们才开始说话,并正式慢慢接触交往。

我们除了知道彼此每天会去图书馆,大概一直坐在某个位置,其他的一无所知。

直到有一天从图书馆出来,和她一起走回宿舍。她问我,你老家在哪。

从哪个省,到哪个市。问得越来越细,两个人之间的巧合也越来越多。

我们突然兴奋起来,心里都在隐隐地猜想,不会是老乡吧。

她接下来没有问我哪个县的,而是问,你身份证前六位多少。

我一脸的茫然,她告诉我缘由,原来同一个地区的,身份证的前六位数字是有可寻之迹的。

后来,我们终于确定彼此是老乡关系。

我们在同一个县城上高中,且距离很近很近。

这是我们从第一次谋面到能够走到一起聊天,前后相距一年时间,才明白无误地确认彼此的身份。

在备考期间,彼此互相鼓励,并且会在每晚图书馆闭馆后,一起走一段回程的路。

她二战,已经毕业,在学校外面租房。有一阵子,考研教室位置特别紧缺,她在外面由于地点时间等原因,每次都找不到座位,我会替她事先安排一个座位。

她总是时不时地带好多零食给我,还喜欢在我学习时,突然从背后出现让我防不胜防。

但那段备考的日子,因为一个人的出现,变得很温柔、很有意思。

后来,她二战不理想,选择就业,从事一份对口的律师助理工作。

5.

之前有回过一次苏州,见面时,她和我聊她的职业,她就职的公司,她的同事、老板,话里行间皆是满满向上的冲劲。

我印象很深的一点是,她告诉我某某老同事,超级厉害,现在都是几百万的业务接手,自己拿到的提成也高。

她是很羡慕的,转而话锋一转,说我以后也会一步步变厉害的。

前几天,微信里她还嚷着请我吃饭,因为自己接了第一单业务。

她说,虽然业务小,但从中学到很多。

她还发消息,要慢慢积累工作经历,接大业务了,就请我吃大餐。

字里行间皆是抑制不住的兴奋与喜悦,我嗔怪她,一个女生在外面,要多攒点钱,这样做什么事都方便。

我们约定等我再回苏州,一起出来逛街,吃饭,还有,为她拍照。

6.

可能是由于学业生涯比较坎坷的原因,我接触的人群里,有专科、有本科、有研究生。

刚刚专科毕业那会,我发现身边的同学大都选择离开苏州回老家工作。

有一个平时见面比较多的理工男,一个人在苏州时,心好像总静不下来,倍感生活的压力。

后来,他选择了回老家,和女朋友一起在老家工作。

彼此再次有了联系之后,发现回老家之后,他的生活、整个人的心境越来越进入状态。

工资收入相对于老家那边的人群还是比较丰硕的,甚至和苏州的薪资不相上下。有时候,他竟然还知道自己要额外接一些私单。

比起在苏州,他明显在工作上,更用心,更有拼劲。

在我看来,将近两年过去了。作为一个社会人,他的职业生涯在一步步稳步向前。作为一个男朋友,他越来越有责任心。

这些,都是在岁月洗迭下留下的成长足迹,但我们好像都没有注意到,总认为自己在停滞不前。

其实,不是的。

7.

一个人只要能够把心沉下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踏踏实实的做事,不被外界的声音所淹没,不迷失对于生活的信念,即使当下迈步的脚步很小,但日积月累,会由量变发生质变,沉淀出属于自身的独特潜力。

有时候,不是生活太苦,而是心太浮躁,浮躁到误把他者的声音当做自己的意愿;把别人的思想不自觉地嫁接到自己的脑中;把别人的观点当做自己行为做事的准则与参考。

这些外界的情绪会一点点地积压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慢慢歪曲原本自己对生活的期待,甚至膨胀自己本没有的物欲。

只有学会定时审视、定时清零思维深处他者的印迹,我们才能在时光的洗涤下,沉淀得越来越有分量。

越是一个人的路,越要相信,自己会越走越明亮。

身心无羁绊,清明且澄澈,是一个人行走最动人的姿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都在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