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的作者是高杉尚孝,他在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具有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他撰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大家自动养成逻辑思考的习惯,从而能迅速构思出一篇逻辑清晰、说服力十足的商务文案。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逻辑思考和商务沟通能力,那么这本书会十分适合你。全书分为基础篇和实践篇两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属于基础篇,让大家先打好逻辑表现力的基础;第四章到第七章为实践篇,通过讲解各种实操技巧,培养大家撰写商业文案的能力。
文案大神到底比普通人牛在哪里?
带着这个问题,接下来,我将为大家逐一拆解七个章节的核心要点。
第一章,我们要学习的是逻辑表现力的2个概念,也就是信息和主题。
首先,我们先看什么是信息。想要设计出优秀的文案,必须对信息有很深的理解
信息,是制作文案的必要零件,大家可以把写作,当成是组合信息零件的过程。
信息分为3种:记述、评价和规范。记述性信息就是描述事物状态的,比如这个水瓶的容量为500毫升;评价类信息包含对事物的判断,比如这把椅子非常有设计感;规范性信息则是指事物应该有的状态或者人应该采取的行动,比如技术部一定要在下周前上线新程序。
第二,我们再看什么是主题。在逻辑上,我们可以将主题理解为装着信息的容器。
主题的作用是限制信息的范围。因此,在设计主题的时候,范围的确定要仔细斟酌,主题的范围最好能与信息是匹配的。
第二章,我们学习如何清楚地表达信息。在这一章中,作者教给大家一个很好用的技巧,就是要善用主语。
在商务文案中,如果欠缺行为者,也就是主语,那么责任归属就不清楚,所以一定要注意。
说话没主语,就别怪别人不懂你的意思。
比如,在商务汇报中,你说「本公司非常重视与A公司的独家交易,可是最近开始与别家公司交易,让人非常担忧」。
这句话,就非常难理解。到底是谁与别家公司交易,是本公司还是A公司?到底是谁在担忧呢,是本公司,还是说话者本人,还是A公司?
可见,没有主语是非常麻烦的事。大家在写完文案的时候,一定要刻意检查这项问题,遗漏的话要将主语补齐。检查的过程,也是锻炼逻辑思维的过程。
第三章,我们学习如何设计信息。写文案和盖房子一样,在下笔写之前,需要设计好框架。而最有效的文案设计方法,就是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就是依照层级来配置主题或信息的图表。
在构思信息金字塔时,要把最想传达的信息放在最上层,这则信息称为「主要信息」。例如,你在写提案书,那么最终的提案信息,就是你要放在最上层的主要信息。
主要信息之下,紧接着的是「关键信息」。假设文案是以章构成,那么每一章的信息就是关键信息。如果是提案书,提案中的背景、优点、风险、实施的体制等就是关键信息。
从关键信息再往下一层,则是「次要信息」。如果说关键信息等同于章,那么,次要信息就是构成章的分段信息。
通常在金字塔结构中,只需要构思到第三层的次要信息。只要不是太长的文案,这三层就非常够用了。
第四章,我们要学习写出有说服力文案的5个步骤。
这5个步骤分别是:
一、发现问题;
二、设定具体的课题;
三、列举并检测此课题的各式替代方案;
四、评价各种替代方案;
五、实施解决策略。
在这5个步骤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步,发现问题。因为问题类型不同,后续的课题范围、解决方案也会不同。
那么问题一共有几种呢?
答案是3种:分别是恢复原状型、预防隐患型、追求理想型。
恢复原状型,我们可以提供3种提案:根本措施、应急处理、防止复发策略;
预防隐患型,可以提供2种提案:预防策略、发生时的应对策略;
追求理想型,也是提供2种提案:选定理想、实施策略。
第五章,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讲故事。在撰写商业文案时,如果能将故事和解决方案融合在一起,会让听的人更容易接受。
故事展开的流程为:SCQOR。我们逐个看每个字母的含义。
S指的是设定状况,介绍主角,以及目前稳定的状态。
C指的是发现问题,描写现在的状态不稳定了,确定问题类型。
Q指的是设定课题。针对这个问题,对于主角而言,最重要的课题是什么。
O指的是克服障碍。描写替代方案的立案,以及如何克服困难。
R指的是解决收尾。将能够克服困难的提案,作为课题的答案。
第六章,我们要学习的是用金字塔结构写简报。
在一些企业中,会定期要求员工用一张横向的A4纸撰写简报。
作者建议,每一页都要放入三个要素,分别是标题信息、主题和支持信息。
标题是这个页面最想表达的信息,最长不要超过两行。
接着是主题,主题在之前已经讲过,就是信息的容器,用于限定信息范围。
接着是支持信息部分。支持信息一般为3到5点即可,写的时候可以用并列式或者竖列式,排版一定要清晰整洁。同时,不要忘了使用逻辑连接词,比如:「加上」、「再者」、「还有」等。
第七章,我们要学的是提升说服力的技巧。提高说服力的技巧,我主要介绍由上而下法,这也是在职场中被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表达技巧。
在撰写商务文案的时候,要在一开始就提出重点。也就是将结论先告诉对方,然后再叙述原因和过程等信息。
自上而下法的好处是:减轻了收听者的负担,先知道结论后,对方就可以安心地继续听取接下来的细节说明。
这个方法在日常沟通中也很有用,比如,你要将春节和年假连在一起休假,就可以这么写请假邮件:你好,我申请休假共12天。其中前7天是春节,后5天为年假。
但如果你写成:你好,我想申请将春节和年假连在一起休假,其中春节7天,年假5天。这种先写原因,再写结果的方式,就会让人产生认知负担,不如自上而下法更容易让人接受。
好了,读到这里,《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这本书就了解的差不多了,下面我为大家总结一下。
这本书的作者是高杉尚孝,这本书的作用是,帮助大家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撰写出说服力强的商务文案。
这本书总共有七个章节,分为基础篇和实践篇两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属于基础篇,主要学习的是逻辑表现力的基础知识;第四章到第七章为实践篇,我们学到了写文案的5个步骤、讲故事要用SCQOR法、写简报可以运用金字塔结构以及想要提升说服力,可以用自上而下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