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杂谈】 (51) “ 君子吉”与“小人否”
前文谈到,所谓“君子之道”就是人道,也就是“初二三四五上”这样一个顺序。所谓“君子”就是按照人道行进的人。但这只是一般的说法,因为由于天道与人道的错乱,事实上在人道上充满了坎坎坷坷,并非是一路顺畅的,所以在人道上能够行进,固然是好,不能行进,能够固守或坚持,也称得上是“君子”。对这一点,系辞上说得明白,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这里说的出、处、默、语,是言行状态,这些状态本身并不能确定一个人是不是“君子”,但是“君子”又须体现在这些不同的言行状态当中。“出”可能是“君子”,“处”也可能是“君子”;“默”可能是“君子”,“语”也可能是“君子”,是不是“君子”关键看人道,只要不脱离人道,就可以看作是“君子”。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结合卦辞爻辞做些探讨。
“君子吉”与“小人否”是遯卦四爻的爻辞,其辞为“好遯,君子吉,小人否”。为什么遯卦四爻是“君子”就吉,是“小人”就否呢?离开了真实的卦体和易道,那是无法说明白的,兹做遯卦图如下:
从图上可以看出,遯卦二四失衡,依照地道,四爻有至初的趋势。再从天道上看,初爻为乙,四爻为丙,四爻至初,正逆天时。四爻除去至初以外,还有三条道路可供选择,一是至三,但这正与人道相悖,也不合时宜;二是至上,这合乎天道,但不合地道与人道;三是至五,这合乎人道,但也不合时宜。如此看来,遯卦四爻是一个不宜行动或者是不能行动的爻,只能在原地待命。原地“处”、“默”,也不失为“君子”,而这位“君子”的周围,任何爻也不能对它造成伤害,所以叫“君子吉”。
这里我们还可以把遯卦与咸卦做个比较。遯卦与咸卦的天道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咸上为阴,遯上为阳。咸上可视为“虚邑”,遯上则是“高墙”,正因为有这个差别,所以咸四至上的可能性就比遯四大得多,咸四的辞为“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只言“贞吉”,不说“君子”,是因为这个爻徘徊在上与下之间,不论是上是下,都是脱离人道的行为,所以不说“君子”。
假定遁四依照地道至初,情况又会是怎样呢?那么四爻就脱离开人道。脱离开人道,就是“小人”的行径。四爻至初,初爻至二,二爻至上,上爻至四,那么卦体就会变成“革卦”,与真正的革卦不同的是,其天道运行情况又和师卦和随卦相同。
我们知道,师卦初爻的爻辞是:“師出以律,否臧兇”。这不仅因为师初为阴,师二为阳,更因为师初为丙,师二为乙。师初至二,正逆天时,现在这个“革卦”的革初至二,也是正逆天时,可想其结局比师初也好不到那里去。当然也可能象随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但要按照人道行进则是不可能的。正因为遯四至初与天道相悖,至初以后仍然不能践履人道,所以爻辞说是“小人否”。
以上说明,能不能当个“君子”,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意愿,要看客观条件,在有的条件下,不想当“君子”的人,也必须按照“君子之道”走,想当“小人”也当不成;而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君子”与“小人”的分野,确实又在一念之间。
(下文预告:“小人用壮”与“ 君子用罔”)
【学易杂谈】 (52) “小人用壮”与“ 君子用罔”
“小人用壮”与“ 君子用罔”这两句爻辞出自大壮,大壮三爻辞谓:“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为什么 “小人用壯,君子用罔”呢?这只能结合大壮卦的形势去分析,关于大壮卦,在《杂谈》13「何谓“壮于大舆之輹”?」一文中,我们曾做过一些简单分析,现再把大壮图列出:
从图上不难看出,大壮卦三与五失衡,三爻有迫初之势,但从天道上看,初爻为辛,三爻为壬,由三至初,正逆天时。大壮二为甲,甲是这个卦的终结阶段;四为己 ,己是这个卦的开始阶段,所以三爻也是一个“无初有终”的爻,这就是大壮三的处境。
根据大壮三的处境,我们可以设想大壮三的几个出路:一是返回到二,但这正与人道相悖,也不合时宜;二是上行至上,这合乎天道,但不合地道与人道;三是下行至初,这合乎地道,但正与天道相悖,也不合人道;四是中行至四,这合乎人道,但是由壬直接至己,从时间上看则是一种倒退。现在我们可以明白,所谓“小人用壮”就是指三爻挟势至初,旧解有以为此爻为“小人用之则壮”,非是,盖小人以势骄人,置人道天道于不顾,这是一种“不恒其德”的行为,故称之为“小人”。所谓“君子用罔”,是说三爻如果至四,虽然合乎人道,但从时间上看又是倒退行为,所以又会觉得迷离怅惘,这就是三爻的两难处境,打个比喻就是“羝羊觸藩,羸其角”,虽然是一个强爻,但却时运不济。
或问,前文我们在谈“君子吉,小人否”的时候,曾经说过,遁四为丙,五为甲,初为乙,遁四至初,正与天道相悖,所以是“小人否”,遁四至五,从时间上讲也是倒退,为什么不说“君子用罔”,而要说“君子吉”呢?原来遁和大壮的关系是“覆卦”,遁是“原筮卦”,大壮是“复筮卦”,大抵原筮为“本”,复筮为“末”,原筮卦是生成与发展阶段,复筮卦则属于消亡与回归阶段。周易卦变,绝大多数发生在消亡与回归阶段。丙和壬虽然是同一个爻位,但二者所处的阶段不同,打个比方,如果把丙比做旭日东升,那么壬便是残阳夕照。这就是为什么遁四和大壮三同为“君子”,一个是吉祥,一个则是迷惘的原因。
比较遁和大壮,还有一个重要不同就是遁初为阴,大壮初为阳。遁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初四之间,大壮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初三之间。遁初虽弱,但靠天时能够顶住四爻的压力,所以是遁四是“小人否”;大壮初是个强爻,三爻要占据初位,没有足够的实力是不行的,所以只能是“小人用壮”。
“小人用壮”还有个原因就是五爻是个阴爻,三与五这个“跷跷板”不平衡。假定五爻也是个阳爻,那么卦体就变成了“夬卦”,在《杂谈》27中,我们专门探讨过夬卦。夬三谓“壯于頄,有兇。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無咎”。这是因为三爻有五爻制衡,再也没有返回到初位的可能,所以也就没有充当“小人”的机会,只剩下至四和至上的两种可能,至四合乎人道,但是不合时宜,所以是“君子夬夬”;至上合乎天道,且为阴阳和合,但有脱离阳爻群体之象,且不合人道,所以爻辞说是“獨行遇雨若濡,有慍無咎”。
遁和大壮都是四个阳爻和两个阴爻,矛盾呈错综复杂状态,到了晋和明夷,矛盾简洁化,晋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初与四,但四爻便不言“君子”,也不说“小人”,只说“晉如鼫鼠,貞厲”;明夷三也不说“君子”与“小人”,却说“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因为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晋四和明夷三,再也没有践履君子之道的可能,而这时的明夷初,则有了一个充当“君子”的机会。
(下文预告:为何“君子于行,三日不食”?)
【学易杂谈】 (53)为何“君子于行,三日不食”?
“君子于行,三日不食”着这句爻辞出自明夷初,其辞为“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前文谈到,遁和大壮都是四个阳爻和两个阴爻,矛盾呈错综复杂状态,到了晋和明夷,矛盾简洁化,晋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初与四,但四爻便不言“君子”,也不说“小人”,只说“晉如鼫鼠,貞厲”;明夷三也不说“君子”与“小人”,却说“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因为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晋四和明夷三,再也没有践履君子之道的可能,而这时的明夷初,则有了一个充当“君子”的机会。但这个“君子”当得也很艰难,三天饿肚子,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其滋味也不好受,下面我们就谈谈为什么“ 君子于行,三日不食”。先列明夷图如下:
从图上可以看出,明夷卦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初与三之间,这样摆在初爻的面前就有四种选择;一是依据地道至五,但这正与天道相悖,也不合人道;二是至四,由于二与四处于平衡状态,由二至四,缺乏动力,也不合时宜,且背离人道;三是至三,这合乎天道,但不合地道,也不合人道;四是由初至二,这合乎人道,但也不合时宜,也缺乏动力。比较以上四种选择,可知由初至二为最佳首选。为什么说是最佳首选呢?因为至五会与天道直接犯顶;至三与地道直接犯顶;至四也就是由辛至己,要等八个时间单位;而由辛至甲则需三个时间单位,所以由初至二,避实(三阳)就虚(二阴),不失为最佳选择。“三日不食”自然是不好受,好在明夷初是个阳爻,脂肪多,三天饿饭,也不过是减减肥而已。
明夷初爻至二,走的是人道,所以这是一位“君子”。但是由初至二,也就脱离开由五初三上这四个爻构成的“圆圈”,这意味着初爻辛将失去五爻庚的接济。初爻支撑着卦体,是一个“临时执政”,擅离职守,当然要受到“主人”的责难,这里所说的“主人”是四爻己,己是地元,为这个卦的开端。与四爻己持相反态度的是二爻甲,它欢迎初爻的到来,所以二爻辞有“用拯马壮,吉”的说法。在经文中,用“马”取象的爻通常有两个位,一是乙癸,二是丁辛。屯卦初爻为乙,所以爻辞几处提到“乘马”。贲卦上爻为辛,所以四爻辞有“白马翰如”之说。而此处初爻为辛,是个阳爻,所以二爻辞讲“用拯马壮”。二爻为初爻敞开了欢迎的大门,自身也得到了实惠,这个 明夷卦中贫弱的天元,到了家人卦就变成了五爻,家人五是一个阳爻,其辞为“王假有家,勿恤,吉”,这个颠沛流离的“王”,到此也有了一个自己的“家”。
顺便说一句,周易经文中,除了“震惊百里”、“躋于九陵”以外,其它谈到数的地方,如“十年乃字”、“七日来复”、“三年克之”等等,都有精确的计算,皆非虚词,此处“三日不食”,就是因为是由辛至甲。
(下文预告:“ 君子得輿”与“小人剝廬”)
(敬告读者:鄙作《学易杂谈》经过整理修改,已于近日在大易网和中国数术网易理研讨区陆续发出,有兴趣的易友,希望光临指教。网址是:http://www.longyin.net/bbs/list.asp?boardid=9
http://www.taichie.com/bbs/list.asp?boardid=9 )
【学易杂谈】 (54)“ 君子得輿”与“小人剝廬”(兼答应无所往等网友)
“君子得輿”与“小人剝廬”是剥卦上爻的爻辞。六十四卦中,上爻谈到“君子”的有四个卦,一个是小畜上的“君子征凶”;一个是观上的“君子无咎”;一个是此处;还有一处是革卦的“君子豹变”。我们说过,人道或者说六爻初二三四五上这个顺序,也可以叫“君子之道”,意思是遵循这条道路行进的人,或者是坚持要走这条道路的人,就是易作者心目中的“君子”,脱离开这条道路,要么就是“小人”,要么就成了“盗寇”。按照人道,上爻是卦的终结,既然是终结,也就没有再行进的问题,但是按照天道,上爻不过是过程中的某个阶段,还有“前程”,所以还有一个继续向什么方向运动的问题。在前面杂谈49关于《“君子征兇”与“君子無咎”》一文中,我们曾经说过,五爻至上,是为“君子”;上爻如果返回到五,也是“君子”,因为这是“原路返回”,或者叫“原始反终”,这种运动引起的卦变是正常的卦变,而其它方向的运动引起的卦变则是非正常的或者说是特殊的卦变。造成特殊卦变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小人”、“盗寇”,但一般也不叫“君子”。下面我们就谈谈“ 君子得輿”与“小人剝廬”是怎么回事,先列剥卦图如下:
从图上可以清楚看出,剥卦是一个平衡卦,但却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卦。从数上我们知道,剥上是一个纯阳爻,或者说是无比强大的爻,而其它五个阴爻虽然是最强大的阴爻(或者说是临变的阴爻),但它们的能量远不能和上爻相比。这种形势,打个比方,就象是一根细柱顶着一个大石头,稍微有一点晃动,这块大石头就会掉下来,爻辞是用“硕果”来形容这个爻的。“硕果不食”就是说不要损坏它。
从保持卦体的稳定考虑,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轻易撼动,有那些因素容易造成撼动呢?从图上也可以看出,那就是初爻与二爻,初爻支撑卦体,这是“基础”,尽管这个基础薄弱,总归卦体靠它支撑。二爻为甲为天元,虽然是个阴爻,但它在这个卦中具有“只出不入”的性质,或者说有辐射发散能力,而这种辐射发散,直接就是对的上爻。所以经文对这两个爻都用了“蔑貞兇”三个字。意思是不要蔑视这种平衡与稳定的微妙局面,否则就凶险。这里所说的凶险,指的是卦体还能不能维持现状,不是说这两个爻本身有什么凶险。
按照天道,除二爻甲以外,其它爻都在上爻乙之后,站在上爻的角度,可以说其它爻还都没有出现,所以对上爻以及卦体也就没有太大影响,所以三爻是“无咎”,五爻是“无不利”,只有四爻凶险,这是因为四爻是个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的爻,若想依照人道至五,却又正与天道相悖,这个凶险,是四爻本身的凶险,关系不到卦体和其它爻。
现在我们可以看看“ 君子得輿”与“小人剝廬”是怎么回事了。假定诸爻相安无事,那么剥卦的平衡虽然极其微妙,但也能够坚持到底,顺其自然地变成复卦,在复卦中,剥五变成了复二,位居复初之上,这就是“君子得舆”;假定剥上不是等待时机,而是向别的方向发展,比如向四或三方向,那么任何一个爻也抵顶不住它,结果是变化后的卦体虽然还是复卦,但天道这根“拐子”不知要怎样拐,所以爻辞说是“小人剥庐”。
(下文预告:“ 君子豹變”与“小人革面”)
应无所往、靠自己最好、炎黄一脉等诸位仁兄:
你们好!非常感谢诸位仁兄的关注,也非常愿意与同好交流心得。不要叫我“老师”,充其量我不过是一个探索者。我从前年到去年,陆续在读书论坛发了《学易笔谈》44篇,《易国春秋》14篇,现正发《杂谈》。笔谈讲的是基本观点,春秋是系统讲六十四卦的天道,杂谈重在证明。笔谈与春秋的篇目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杂谈篇目之间没有联系,基本上是想到哪就写到哪,但要在不离卦体和易道。由于才疏学浅,行文仓促,很多东西一发出去,就又后悔了。最近承蒙谷洪、大易等仁兄支持,我在大易网和中国数术网易理探讨版设了固定栏目,把笔谈重新做了整理修订,正陆续发出,欢迎诸位仁兄光临指教。两个网站的网址是:
http://www.longyin.net/bbs/list.asp?boardid=9
http://www.taichie.com/bbs/list.asp?boardid=9
其它内容,容我再做进一步的整理。我将记住你们的邮箱,我的邮箱是:[email protected]
易经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无比珍贵的遗产,是炎黄子孙共有的财富。唯靠众人的不懈的努力,或期易经之谜早日大白于天下。愿与诸位仁兄共勉,多多联系,相互砥砺。
致
礼!
七星客
【学易杂谈】 (55) “ 君子豹變”与“小人革面”
“ 君子豹變”与“小人革面”这两句爻辞见于革卦,革上谓:“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兇,居貞吉”。要弄清这两句爻辞的意义,首先必须对革卦的整体形势有一个了解,先列革卦图如下:
再把革卦的卦辞与爻辞摘录如下:
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
初、鞏用黃牛之革。
二、巳日乃革之,征吉,無咎。
三、征兇,貞厲。革言三就,有孚。
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
上、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兇,居貞吉。
在传统易学中,革卦可以说是惨遭曲解的一个卦,人们看到卦辞与爻辞中有“革”字,有“命”字,有“變”字,就误认为革卦是讲“革命”的,如《彖》曰:“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后人也就按照这个思路 发展下去,于是什么“革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讲革命的”啦,什么“革卦强调取得成功的两大要素,一是把握时机,二是存诚守正”啦等等,似乎革卦为人们展现了一个革命的方略、革命的画卷 。错了 !革卦不是讲革命的,“革”字的本意是皮革,这有初爻辞“ 鞏用黃牛之革”可以为证,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难道还有扯上个什么牛皮把自己包起来的的事吗?说革卦就是讲革命完全是脱离卦体和易道的一派空谈。
革卦不是革命,但这不是说革卦中没有矛盾。革卦可以说是在一次变革之后,围绕着卦体稳定和诸爻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六爻分成了两个营垒以及他们之间的较量,革卦反映的不是革命的前夜或过程,而是一次改革后的结果。在井卦和革卦之间,确实发生过一次改革,关于这次改革,前面我们在杂谈23《一口“扳倒井”》一文中做过探讨。为什么叫改革而不叫革命呢?因为这次改革,并没有触动当权者,原来困卦中的执政者到了革卦仍然执政,只是调理了一下内部关系,所以充其量是“改良”而不是革命。这次改良,解决了旧的矛盾,又产生了新的矛盾。
从图上可以看出,革卦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初爻与四爻之间。我们先看初爻,初爻支撑着卦体,是执政者,它的首要职责是维持卦体的稳定。所谓“ 鞏用黃牛之革”就是象用黄牛的皮革把自己包起来那样,建立巩固的防线,或者说是“统一战线”。再看四爻,由于二四失衡,四爻有迫初之势,对初爻来说,这是一个潜在的最大威胁,是一颗“定时炸弹”。那么在这对矛盾中哪个是主要方面呢?是初爻,这不仅因为初爻是执政,还因为四爻在这个卦中是个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的爻,所谓“己日乃孚”就是指这个爻要臣服于初爻,当然“己日乃孚”还有一层意思是,那就是不到己日,这个爻是不会发生作用的,所以说它对初爻的威胁是潜在的。
对初爻还有一个现实的威胁是三爻,三爻至初,合乎天道,但三爻有五爻制衡,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爻辞说是“征凶”。当然三爻也不一定是征伐初爻,征伐四爻也凶险,因为一则不合时宜,二则四爻也是一个强爻,还能得到五爻的后援,这种情况形同同人,同人三是“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而同人四则是“乘其墉,弗克攻,吉”。所谓“革言三就”是说三爻依照天道,可以得到二爻和上爻的支持,依照人道,又能得到初爻与二爻的支持。
二爻是天元,二爻上行,合乎天道、地道,所以爻辞说是“征吉,无咎”。这是从二爻本身考虑的,因为在己日之前,还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行动。
四爻在革卦中是众矢之的,没有任何反抗能力,但是时机一到,它就会“改命”,即由“虎尾”变成“虎头”,所谓“大人虎变”,就是指的这个爻的功能的转变。所以四爻辞说是“悔亡,有孚,改命吉”,
在革卦诸爻中,最能够对付四爻的是五爻,五爻好比是“工兵”,是起雷手,但是如果四爻“爆炸”,最先伤害的也是五爻。当然如果是四爻施惠,最先得利的也是五爻。所以爻辞说是“大人虎變,未占有孚”,未占有孚不是说未时占卜就灵验,而是五爻未能做到使四爻臣服。
掌握了革卦的总体形势,现在我们可以知道“君子豹變,小人革面”是怎么回事了,原来上爻虽然是一个弱爻,但在革卦这个特定的形势下,这个爻的动向,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卦体的命运。上爻的选择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原地待命,静等返回五爻的时机,这就是“君子豹变”、“居贞吉”。“豹变”与“虎变”相对,虎变是“立变”,是说变就变;豹变是“缓变”,取其随着季节变换毛色之意。因为上爻为乙,如果原地不动,要变只能变癸,由乙至癸,其间要经八个时间单位。上爻的再一个选择是支持四爻,这就是“小人革面”,革面不是通常理解的“洗心革面”、痛改前非的意思,而是“以革蒙面”,比喻小人目光短浅,不讲原则、见风使舵、随波逐流的行为。
(下文预告:“观国之光”与“君子之光”)
(敬告读者:鄙作《学易杂谈》经过整理修改,已于近日在大易网和中国数术网易理研讨区陆续发出,有兴趣的易友,希望光临指教。网址是:http://www.longyin.net/bbs/list.asp?boardid=9
http://www.taichie.com/bbs/list.asp?boardid=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