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读书就够了

我是十八,这是我们共读的第2本书。

在这个通货膨胀如脱缰野马的时代,收益率最高的投资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性价比最高的商品就是图书。怎么让我们的读书真正变得有价值,是我们接下来要解读的这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作者赵周,拆书帮的创始人。

想要读书学习,可是到家之后只想葛优瘫,好不容易拿起一本书,却读不下去,好不容易读完了,这本书讲了什么,发现一回头忘了七七八八。

作者打破了传统的读书观念,结合成人的学习理论,让你把30元一本的书读出3万元一场培训的效果,把书中知识切实的转换为自己的能力,变成自己的行动,而这个过程你甚至不必强迫自己一定要读完整本书。

接下来,我们从三部分看一下这本书,第一部分拆书方式为什么有效,第二部分怎么拆书,第三部分不同类型的书怎门拆解,下面我们进入第一部分。

01

作者开篇提出成人在学习上会有3个问题:

1.没时间,没精力——压力和学习的矛盾

2.看不懂,记不住——搞错学主体

3.看不下去——不明学习目的 

这些问题其实用拆书的读书方式就可以解决,拆书致力于能力提升和行为改变——而不是致力于知识的整理和记忆。

拆书的核心观念就是,重要的不是看懂,而是和自己的经验发生联系,重要的不是记住,而是需要将知识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

为什么这样的方式有效呢?我们先来看看成人学习的5个定理,由美国的教育学家诺尔斯提出,

1.自我导向:意味着成人学习能够参与诊断自身的学习需求,规划,实施和评估,需要强调多参与,多互动

2.关联经验:充分利用学习者的经验

3.强调实践:是否可以在实践中用上

4.聚焦解决实际问题:应该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学科为中心的学习,不需要过分追求理论知识,足够解决问题就好

5.内在驱动:希望解决问题,增加能力的内在驱动因素

这也是为什么培训会比单独读书的效果好,因为培训恰恰是结合以上的因素,有和自己读书不一样I(interpretation),即以学习者为中心+激活经验+促动参与+催化应用,这个过程可以促进学习者不停的体验和拆解,从而将知识转换为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这个反复的过程就是拆解A(appropriation)。

这也就是拆书帮的核心环节,RIA

R(reading)=阅读图书片段

I(interpretation)=引导促进

A(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

02

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彼得圣吉 在《第五项修炼》 中提到,要想教给人们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就不要刻意去教,而应该给他们一种工具,通过工具培养新的思维模式。

作者给到一个具体的方法,便签读书法,非常简单,5分钟就可以学会,帮你提高阅读致用类图书的效果。

首先有三个基本的原则

1.改变对阅读的看法,要明白阅读实用类的书籍目的一定是应用

2.使用便签是为了保持阅读时清晰的思路

3.用最简单的工具,比如便签+笔

工具

准备3本不同颜色的便签,用来做3类笔记,

第一类(I)用自己的话重述知识(确保自己真正理解)

第二类(A1)描述自己相关的经验(激活过往的经历)

第三类(A2)以后我怎么用(具体的行动建议)

具体步骤

1.确定实用类书籍和阅读目的,提升或者解决某个问题,并应用于生活中

2.用较快的速读阅读(可以手指引导视线加快阅读速读)

3.核心观点、重点建议,判断是否对我有用,和我的目的是否相符

4.拿出I便签,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5.联系自己的经历是否有相关类似的情况,记在A1便签上

6.结合自己的经历和阅读,设想自己以后怎么应用,具体的建议,记在A2便签上

7.把A2便签贴到墙上,提醒自己,以便日后应用。

这样当你带着明确的目的,不断的激活知识,形成行动建议,那你读书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并且是真的可以发生行为上的改变。

03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来了,是不是所有的书都可以拆呢?我自己在读书的时候根本想不到怎么办?

作者将书籍归类为四种,实用类,理论类,叙事类,其他类并且介绍怎么拆解,可以先从实用类的入门开始,你也可以成为自己的拆书家。

实用类:侧重解决问题,通常强调实战,往往对某类问题提出建议,比如《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如何阅读一本书》

怎么拆:知识片段比较简单,找建议,找黑体字,讲解侧重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之后会如何。

理论类:侧重阐释概念,体系完整,论述比较周密,比如说教材类,另外也有一些某些领域最新的研究的书,比如《黑天鹅》

怎么拆:讲解知识片段,总结核心理念,在讲解中转化为建议,这个也是最有挑战性的部分,转化需要3个步骤:

1.谨慎地理解原文的含义,不要断章取义

2. 充分了解作者给出这个观点的理念和背景,自己实际情况合作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处境相同,可以直接应用;处境不同,进一步提取观点背后的大原则,根据自己的处境给切合实际的应用建议,切忌从理念到理念。

叙事类:感性内容多余理性内容,比如人物传记,通俗历史,小说,读起来轻松,更容易引发感慨,而不是行动,比如《乔布斯传》

怎么拆:对拆书家的要求比较高,别人看到的是故事,他看到的是启发。那可以拆解的片段:

A人物做的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

B超越人物表现,看原则,脱离同通常好坏的评价,从结果和利益的角度评价;考虑人物动机;

C找冲突,那些自己现有的经验和知识无法解释的地方;和自己想法/做法不一样的地方;和大众的想法做法不一样的地方。

其他类:拆解的知识和不同于作者原意的书。一般为“说着无心,听着有意”你得到启发和图书片段本身的内容不是一回事,可遇不可求,在读某本书突然有了其他联想,就可以用来做拆解。这个不做过多解释。

书中还详尽的给出了拆书家做一次拆书帮的活动流程,在公司内部怎么做一个拆书帮俱乐部,感兴趣的可以找来原来读,很有借鉴和参考意义,也可以关注拆书帮公众号,加入拆书帮各个地方的分舵,线上线下一起学习。

查尔斯汉迪 在《思考者 》中说到,

存储起来的知识很快就发霉了,等你需要的时候,它多半已经消失了,我们都知道,学习语言的时候,一学完就得赶紧用,其他的东西也一样。

把自己培养成自己的拆书家,读这本书的时候用起来吧。

想要写作变现,你必须掌握这一项技能 -

王者速度法--以国王的姿态30分钟读完一本书 -

我是十八,我们评论区见,后续我会推出主题拆书活动,我们到时候见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样读书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