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南疆绽放的木棉花,我是幸运的一朵(二)

图片来自百度

谨以此文献给参战的生死战友

一一2019  一名参战老兵的自述

1979年2月,祖国南疆的天空阴霾密布。

那年我22岁多,在部队服役三年,算老兵了,时为原成都军区野战通信团一营无线电连一台战士报务员。

1978年底,我们正在四川崇州一带搞电台训练,突然全台奉命直接到原成都军区作战部接受任务,两天后冒着晨曦浓雾,乘本台装备的电台报务车向江津出发,配属陆军37师赴滇参战。

全台五人,台长陈啟礼、干部报务员谢崇怀,两名报务兵我、鞠会明,司机李金铎,担负该师战时与总部、军区的通信联络任务。

37师是时为陆军13军的主力,装备一流。即使这样,当时我们科技不发达,武器装备不象今朝这么先进,威慑力强。

那阵没有什么卫星通信、自适应电台、电子键等等。从总部到基层团营的通信部队,无线电通信清一色是手机发报、指打键盘,握笔抄收,送机要部门人力译电。

师以下部队电台装备功率小, 距离短,联络总部、军区受限。

我们台是军区车载式野战值班电台,当时电台功率相对而言大些,机动性强些。78年底奉命配属37师奔赴南疆,意在加强总部、军区对该师直接指挥及及时掌控战情。

图片来自百度

那个年代的机动,泛指沿公路摩步化行军或作战,手段单一还离不开。

我们的作战对手打了几十年仗,刚打败武装到牙齿的米帝及傀儡军队不久,仗着前苏联鼎力支持,反华气焰十分嚣张。

它们恩将仇报,有恃无恐,凶残恶极,不断在我广西、云南边境制造事端,血腥挑衅,侵吞我神圣领土,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是可忍、孰不可忍,必须给予反击、还击,保卫祖国边疆,保卫祖国安宁,维护护祖国主权。

我军虽多年没打仗,但有战无不胜的光荣传统,通常不打无把握之仗。

调兵谴装,惩罚猖狂挑衅者的布署于年末启动,开展神迅。

南疆边境一线,青山重叠。一望无边的橡胶山林,能隐藏千军万马。由师长掛帅的37师前进指挥部秘密开设在茂密的橡胶林山巅,与敌疆仅红河之隔。

当年上山只有羊肠小道,车开不上去。人从公路往山顶爬,山海拔虽不高,但弯弯拐拐,拐拐弯弯,全是上坡,至少得走一个多小时。

师前指本身指挥电台,属轻装步行台,瓦数不大,保障军、友邻师,所辖团的无线电通信联络还马马虎虎,沟通总部、军区则捉襟见肘,难度很大。又在山上。师独立通信营无线电连便临时扩编了一个台,抽我担任台长,随师前指行动。

临时扩编台全家福  作者提供

临时扩编台调配来两名刚从军区通信训练大队充实来的报务兵,另派来四名新兵担任警卫、摇马达,背小八一电台,加我共七人。

战前,实行无线电静默,我们台负责担任师有线电报主台工作,昼夜值班;战斗打响则立即上山,转为保障师前指联络总部及军区的无线电转报任务。

领导给我们明确的任务是,上山后,立即与山下我的老台一一军区配属车台定向联络,同时收报,但不与总部、军区及其他任何兄弟台发生关系,发报只对山下配属车台,重复修改报文通过山下台转报。他们抄上的及时重复给我们,同样漏抄或没抄清楚的报文,则由他们向上级台重复,然后再转发我们。

抄好的报文由我们直接送前指机要员译电,禀报首长。

山上须发总部、军区的电文,由我们转给山下车台上报。

实际上老台仍是联络总部、军区主台,同时又担当我们临时扩编台转信的角色。

我们属步行台,携带的自然也是轻量级电台,也无法联通总部、军区。

图片来自百度

不过,天上的电波,是自由的精灵。只要核准频道,耳无毛病,谁都能听到。如果天电或人为干扰不大的话,报务员守听抄收没多大问题。

我们报务员受过抗干扰抄报训练。抄报也是我的强项。但干扰大,即使受过抗干扰训练,抄收也困难,会出现错抄、漏抄等现象,需要对方重复、补发纠正。

电报是不能出差错的,战时丝毫差错,关系战斗胜败,危害特别大,绝对绝对不允许。

别看我台与主台只是山上山下沟通,上情下达,下情上报,至少可以节省一小时左右时间。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时间也出战斗力。这一小时分量可想而知,相当金贵。

我军曾是对方军队多年的老师。从连到师电台配置,他们完全沿袭于我们,几乎完全相同。

师级配多少瓦电台,团营级配多少瓦电台,彼此了如指掌。

而不同瓦数的电台,功率大小决定空中信号强弱,不管远近,内行一听就能分辨出来。

为隐蔽我作战及其意图,战前参战部队统一实行了无线电静默。只利用电缆电线,保持电台联络。

这种方式规范称为有线电报通信。

电话直接通话更方便,为什么要用嘀嘀哒哒的电码符号呢?

战前,边境斗争已相当复杂,敌特内奸随时刺探着我们的情报。但鼬鼠们也许能窍听电话,不一定懂电码,懂电码不一定会抄收报文;会抄收报文,往往不能及时或无法破译密码。

图片来自百度

保密效果这么好,需要便用。

而且,有线信号清楚稳定,没空中那么多干扰,嘀嘀哒哒响声似一碗清水,不容易抄错。

37师亳不例外,利用四通八达的国内和临时架设的电线电缆,开设了有线电报网。

组建临时扩编台担任师有线网主台,还在于养精蓄锐,需要骨干不多,能让原有建制台抓紧时间更充分地做好战前各种准备,保证缩回的拳头打得更有劲。

师独立通信营正规台站实现无线电线静默同时,一直在抓紧时间强化战时无线电保障训练:车台防炮击、防导弹、防干扰、防偷袭…等项目训练的热火朝天。

我们有线报房设在前指山脚槟榔寨。

租用民房,全台七人与机房相处一室。房东是农场职工老赵。老赵为保障我们,专门让两个儿子与他们挤往一起,腾出房间给我们,他爱人还义务帮我们煮饭。

2月15日深夜,大雨倾盆,电闪雷鸣。我值完机刚钻进通铺被窝,突然听到耳机里传出特级电报呼叫声。

深夜的信号特别清晰、悦耳。

特级电报是报务最高等级电报,对报务员来说,犹如紧急集合哨音,通常要求台长或最好抄手上机。

我马上掀被起身,替换下值机的小尹。

电报来自军部,报头组数一改常态,没具体明确阿拉伯数字?发过“嘀哒一一滴滴滴”,即“待定”,接着又发两遍“抄一页,送一页”机上勤务用语。

报文越发显得异常紧急而重要。

机要人员住处离我们近两百米远,我抄完第一页,小尹送过去,第二页抄半页,他们打着伞、电筒,带着密码,小跑赶到我们报房,跟进译电…

图片来自百度

后来,我才知道这两份电文是上级给37师下达的预先号令和作战命令。

记忆中两份电文不到四百组。一组只能译一个字,说明命令简洁明了,毫不拖泥带水。

这也是战场上争分夺秒的需要。

机要人员当场表扬我字体流利,清楚好看,报文抄收准确无误,好译不费劲。

这也是我火线荣立三等功的主打事迹。

(待续)

                      2019.2月  成都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十年前南疆绽放的木棉花,我是幸运的一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