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珞历
年末整理旧物,书架上明黄色的《洛丽塔》再次吸引了我,或许是巧合,刚读了两日,突然获悉1962年版电影“洛丽塔”扮演者苏·莱恩于12月26日在洛杉矶去世,享年73岁。苏·莱恩曾经被称为“完美少女”,她的一生烙上了洛丽塔印记,一辈子都没有放下。背负着这个符号,五次婚姻五次离婚足见她的人生是多少慌乱和盲目。今天,那个曾经的完美少女,终于可以和世间的怨恨挥手作别。
请输入图片描述
苏·莱恩的一生让我想起另外一个让人爱恨交织的人,她大言不惭地说:“我想要过一种卑鄙无耻的生活,这是我的理想。”她就是萨冈,那个18岁就写出《你好,忧愁》的天才少女,她的人生一样无序慌乱,恣意张扬,“生命是一场飙车,我有权自毁。”她们似乎天生都带着“自毁体质”,一辈子沉浸在自毁中无法自拔。
《洛丽塔》到底该不该读?
《洛丽塔》是一本有魔力的书,初次读它的时候是暑假,一个炽热的夏夜,蚊蝇在帐外飞舞,而洛丽塔在帐内汗如雨下。读它是不被允许的,所以我必须躲躲闪闪,害怕家人知道,我知道它是某些不好的代名词,又不知道不好在哪里,所以充满了好奇。
请输入图片描述
明黄的封面,简笔画的小花透着那个夏天的燥热,以及青春的萌动,浅浅的欲望在蔓延,如同活力四射奔跑着跨过木质楼梯时的“当当当”响着,敲在心上。
时隔多年,再次捧读《洛丽塔》似乎坦然了很多,很多事情经过岁月的洗礼似乎都变得理所应当,就像《奇葩说》里的李诞难得一本正经的时候说了两句自认为特别睿智的话:“接受要接受的,改变能改变的。”有些观念悄悄在变,接受真相是活着的最大的勇气。
这本书的奇妙之处在于,表面上它在写情感的畸变,事实上它在写人性,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现实主义色彩的细节描写堪称一流,亨伯特·亨伯特是典型的“纳博科夫式主人公”,他既是现实的逃亡者,也是精神的逃亡者,他的故事是就在失去与寻找之间展开的,一次次被纳博科夫架在火上拷问:人性摇摆和欲望的真实。
请输入图片描述
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隐瞒的,咳嗽,穷困和爱,你想隐瞒越欲盖弥彰。
人有三样东西是不该挥霍的,身体,金钱和爱,你想挥霍却得不偿失。
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挽留的,时间,生命和爱,你想挽留却渐行渐远。
人有三样东西是不该回忆的,灾难,死亡和爱,你想回忆却苦不堪言。
——《洛丽塔》
人的欲望裹挟着爱,不可隐瞒亦不可追忆,否则伤人伤已。
《洛丽塔》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唯美真挚的爱情,畸形的爱套在情色的外衣之下,本身就是一本备受争议的小说,纳博科夫在写它的时候很挣扎,几次都想将其销毁,妻子兼助理薇拉将其挽救下来,最终成稿后却不出意外地四处碰壁,刚开始根本不允许在美国发行,毕竟书中所写禁忌颇多。
直到1955年首次在法国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洛丽塔》才得以问世,从此开启了一扇大门,坦途平川。到了1958年,在美国正式出版后蹿升到《纽约时报》畅销书单的第一位,随后多次被拍成电影,很值得一观。
所以,莫问它该不该读,该不该看,那和你的欲望一样,欲盖弥彰。
请输入图片描述
因为时间才彼此遇见:你想要见的,在某一时刻,在召唤你。
"时间决定你会在生命中遇见谁,你的心决定你想要谁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而你的行为决定最后谁能留下。"---------梭罗的《瓦尔登湖》
梭罗之所以是超验主义代表人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瓦尔登湖》,这是一本我深爱的书,在这本书里,大师轻飘飘地写出了“时间”与“遇见”的微妙关系。时间决定了遇见,貌似不可理解,甚至有些荒谬。其中不然,《洛丽塔》一书中对此有了很好的诠释。
《洛丽塔》故事并不复杂,主人公亨伯特·亨伯特(可以缩写成“亨·亨”)是一位中年男子,小说是他身陷囹圄时的自述。曾经,他有一个欢快的年少时光,有着图画书,干净的沙滩、橘树、友好的狗相伴,在那海风阵阵的美景里,13岁的他爱上仅小他几个月的可爱的女孩安娜贝尔,他们笨拙、疯狂的初恋却因安娜贝尔死于斑疹伤寒而终结。
请输入图片描述
13岁的这场刻骨铭心的爱情,在“亨·亨”的内心深处留下病根,他一直在寻找失去的安娜贝尔,12岁少女的根扎在他的脑海里,成了亨伯特的意向,渐渐物化,渐渐成为标签,随着年岁渐长,这种渴望愈发强烈,虽然成年后他也曾结婚,然而那根本不是他想要的。造物弄人,时间竟然让他邂逅了洛丽塔,仿佛“时间的虚幻岛屿”,“亨·亨”触礁了,他的心理防线在洛丽塔精灵般的挑逗下崩塌了。
亨伯特被某种时间的因果而左右,“洛丽塔是我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如果我没有在一个夏天曾爱上了一个女童,那么也就没有什么洛丽塔。”这就是时间和遇见的验证,时间确实决定了亨伯特想要遇见谁,你想要见的,在某一时刻,在召唤着,这是一种命中注定。
然而真实世界的洛丽塔无非是个浅薄的物质女孩,任性且空虚,不过是一个“平庸得让人讨厌的小丫头”,然而被畸爱蒙心的亨伯特只看到她的美,只看到她的年轻明媚和活力。或许他自己内心的某种欲望被唤醒了,他只是看到了自己年少时内心的青春记忆,洛丽塔是他自己创作出来的“标签化”了的符号而已。
请输入图片描述
总之,他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洛丽塔。为了能够天天见到她,他违心地接受了洛丽塔的母亲黑兹夫人的求爱,成洛丽塔的继父,就这样一个任性的孩子,一个自私自利掌控欲很强的母亲,一个气喘吁吁的疯子或者心理病人,三人组成了非常畸形的关系。
然而这种近乎病态的高危的生活没持续多久,黑兹太太很快知道了真相,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于是写了三封信想要将其告发,却在寄信的路上死于车祸。从此亨伯特以继父的名义占有并想要控制着洛丽塔,洛丽塔是一个早熟的少女,无知天真又充满魅惑,刚开始她好奇于这种畸形的关系,而当她不愿意被束缚选择逃离的时候,被图谋不轨的奎尔蒂欺骗,洛丽塔误以为他是一个天才哲学家,能帮助她成为明星,实际上却落入了一个更加不堪的火坑,三年后洛丽塔已嫁做人妇,生活贫困,如一片枯叶臃肿疲惫。
亨伯特知道后悔恨不已,最终举枪杀死了奎尔蒂而入狱,1962版改编的电影开头就是从枪杀这一幕开始的,亨伯特拿枪指着奎尔蒂时,奎尔蒂慌乱不已却故作镇定,最后一边弹钢琴一边求饶的样子实在可笑得很。最后躲在洛丽塔画像之后的他死于亨伯特的枪下,洛丽塔的画像也被毁了,如同洛丽塔的完美被摧毁一样。小说末了,亨伯特在狱中死于心脏病,同年洛丽塔死于难产。忏悔和救赎都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
时间决定你遇见谁,同时也决定了你的命运,最终走向何方。
请输入图片描述
写在最后:少女被物化、被符号化是这个时代的悲剧。
《洛丽塔》因为有着情色的外壳所以饱受争议,一度成为禁书,处处碰壁。但真正让它得以不朽的是小说本身,它抵达了人类心灵深处,通过迷离魔幻的文字,最终写出了人类生存困境和内心的幻灭,还带着现实的批判,这一切源于真实的一些案例,纳博科夫巧妙地编织着故事,带着悲悯和控诉。其实这是一个哀伤的故事,被情欲绑架的爱戴上了狰狞的面具,让罗曼蒂克和真爱蒙灰。再读《洛丽塔》,爱如同被一把刀切割得粉碎。
《洛丽塔》本身就是一个很独特的存在,如今,当标签化的“洛丽塔”服饰出现在你眼前的时候,你想到是纯美的少女情态,还是其它什么?倘若少女被物化,被符号化,成为标签的时候,那么它就是这个时代的悲剧。再读《洛丽塔》看到的所谓爱情裹挟着邪恶的欲望,是那么可怕,它掩盖了爱所有的美好,这便是不喜欢它的理由。
请输入图片描述
本来我一直奢望从畸恋中抽离成就一份真爱,然而重读小说,毁灭扑面而来,从小说中抽离,再去看电影,影音中少女最初的惊艳早已成往事。1962版洛丽塔离世了,当年苏·莱恩把少女洛丽塔的清纯演绎得惊为天人,然而她的一生却潦草收场,年少成名,中年寂寥,晚景凄凉,难道真是的因为“洛丽塔”的缘故吗?在她身上我的确看到了萨冈的影子,一个是完美少女,一个是永远的少女,都一样带着自毁的气质。
苏·莱恩曾说:“我个人的毁灭可以追溯到洛丽塔,扮演一个成年男子的恋童癖幻想中的女学生,毁掉了我的生活。我14岁演了洛丽塔,15岁就成了一种性符号,往后要想试图过上正常的感情生活,就很难了…”
请输入图片描述
苏·莱恩年少成名,名气和财富来得太容易,她的一生似乎她始终没有从电影里走出来,像极了洛丽塔的短暂和悲剧的一生,无知任性且盲目。洛丽塔的身上混合了温柔的爱幻想的稚气和一种怪诞的粗俗,可是,人的一生如果没有一个智慧的人生态度,那么她们的美貌对她们而言就是灾难,她们的才情也就更加放大了她们的人生悲剧。
走出藩篱,才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小说里的亨伯特如果能早点走出来,或许他不至于成为精神的流亡者,现实中的苏·莱恩若能早点走出来,也不至于在情感的涡轮中浮浮沉沉。人生,真正主宰自己命运的应该是自己才对。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珞历,愿一路有你相伴!
原创不易,欢迎点赞转发,谢绝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