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小白——计策与用人,我不是“小白”

我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在高考之际,我想挑战一下全国一卷的作文,文笔稚嫩,请各位指教。

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中华上下五千年,宫廷之中的明争暗斗也是屡见不鲜,就连太子之间也不例外。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的夺位之争也是引出了“管鲍之交”的千古佳话。今天,我们从公子小白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历史事件。

      公子纠拥有管仲,公子小白拥有鲍叔牙,实力可谓是不相上下。但管仲在埋伏时射出的那一箭,就能看出两位公子计策上的差距。管仲的那一箭,明明是射在了公子小白的衣带上,换做常人,要么就仰天大笑,感觉命运之神眷顾了自己,要么就怒火中烧,搭弓射箭,反击回去。可是公子小白并没有这样做,毕竟是齐国的公子,鲍叔牙的学生,他咬破舌头,假装口吐鲜血,中箭而“死”。从后人的分析看,公子小白这样做,是让公子纠与管仲放松警惕,从而达到出其不意,反戈一击的效果。果然,管仲看的公子小白已死,有些得意忘形,放慢了进京称王的脚步,结果被公子小白钻了空子。在中箭的那一秒钟,公子小白竟会这样深谋远虑,真是令人瞠目结舌。反之,如果公子小白被吓怕了,想夺得王位就成了空谈;如果公子小白当即回射一剑,弄不好就会两败俱伤,最终被某些“坐山观虎斗”的家伙趁机夺了王位。看哪,管仲的那一箭,射出了公子小白的智慧,射出了背后鲍叔牙的辅佐之术,也最终射出了自己的失败。

      夺位失败的公子纠与管仲,面对坐在王位上的公子小白,即齐桓公,该会是怎样一个下场呢?是的,对于妨碍自己称王的人,历史上许多君王都是不留情面的,要么流放,要么杀头。但公子小白没有这样做,他听取了自己的老师鲍叔牙的建议,让管仲做了宰相,辅佐自己以成大业。很多人会觉得,这件事主要的功劳在鲍叔牙身上,是他,不顾被齐桓公说成与敌人“通融”的危险,从大局考虑,看重管仲出色的才华,为齐国谋取了一位人才。但是反观公子小白,他才是这件事的主导者,是他,不顾外人的指指点点,任用自己的敌人;是他,从大局考虑,懂得用人的精华,为齐国的大业打下了基础;是他,听取了鲍叔牙的建议,没有因为一己私利,而放弃了人才。从这个角度看,公子小白是不是很伟大呢?

      纵观全局,公子小白的计谋与用人之术,一直是这场夺位之战中的关键。

      古往今来,王位一直是人所向往的位置,不管是贵族、大臣,还是像朱元璋一样的平民老百姓,都想夺取自己的一份权力与位置。但是像公子纠与公子小白,管仲与鲍叔牙一样,给我们上演了一幕计谋,忠诚,友谊汇成的历史大戏的人,也只有那么几位了吧。

      历史故事一直是惊醒世人最好的法宝,我们要从历史的长河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取教训,做到像公子小白那样,善用计谋,不计前嫌。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公子小白——计策与用人,我不是“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