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耳双生
因为读到一本书,联想到一些工作上的反思,趁机快速记录,集为本周这篇小文。
对于品牌,我们并不陌生,无论走在街上、电梯中以及电视上,形形色色日日得见。
但往往在谈到品牌究竟是如何形成强而有力的商业驱动力引发人的兴趣直至购买时,就难免会穷于言辞,比较难一言以概之。
这种类似的体验,在生活中也比较多见。比如好奇的孩童会问父母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太阳总是从东边出来西边落下。似乎我们都明白这种现象,但却很难简易的用几句话就把原理给交代清楚。
那么正好想起也有这种工作体验,随笔一记,针对平日里在工作进行中的反思,记录下此阶段自我不成熟的小认知。
首先,我们都很熟悉的是品牌能够进行竞争差异化和认知区隔的功用。这个说起来当然是没错,但还是一种概念的书面化的表达,不断多再问下几个why的话(印象中有种理论就是追问3个why),就能相对更为深入。
品牌自身是没办法独立能够形成商业驱动力的,因此这里面必定会引入一个叫产品,准确的说应该叫做商品的物体。
商品是伴随着消费价值的出现而出现的。因此在让这个消费价值被知晓以及形成行为,需要一个驱动力——品牌以及基于品牌创立的整体系统。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感觉(这也是佛家所讲的六根——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来进行的一体化的信息装载与传递。
但要让这六根得到一致的讯息,通过什么底层的方式才能实现呢?
联想前几日接触到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曾提出来一个概念叫做事物的“理型”。比如“大象”,一提及这个概念,这能产生一个整体系统的认知,他把这个叫做“理型”。从而确保不论实际生活里看到的大象是白的、灰的、胖的、瘦的,看到的这些不太一样的信息传递到大脑的认知中,仍旧会是“大象”这同样个概念。
所以,要认知大象,甚至让我们的孩子后代都能认知大象,找到人类普遍所理解的大象的这个“理型”很关键。
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个理论的正确性与否,我觉得倒是可以用这种理论的方式,来借代理解品牌发生对受众作用的核心底层的原理。
类比到品牌系统,一定也需要这样的“理型”化,才能使附着在商品上形成商业信息流,并驱动“六根”得到一体化的信息辨识。
而在“理型”的信息积累中,会产生了一个非常复合化的符号系统。这种符号的系统,恰恰就是品牌需要去花时间装载并积累的。
所以,品牌的核心商业驱动力,源自不偏差的做出一个符合内心中对“理型”认知一致化的“符号系统”,而这个符号系统,包含着对六根一致性的信息沟通,并形成某种商业强化和商业引导。
比如,上文提到的“大象”这个概念,就有大象的理型描述,长鼻子、大耳朵、四只脚、锋利的皓白象牙、特殊的气味、满是褶皱的皮肤、身形很巨大等等。
而我们人类造出来的品牌这种符号系统,就是在商品与六根间起到某种作用,1、对商品进行指称识别;2、对商品的信息进行归类;3、对消费者发出行为指令。
这就是作为品牌的作用。接下去我们需要来问了,品牌作用的好处,我们都知道,但具体该如何打造呢?
这真是一个经常被问到但其实又挺宏大的课题。我们可以试着从上述的品牌所代表的符号系统三个主要作用来反推看看。
首先,如何确保消费者得到的行为指令是一致,即便切割到最小化也足够有一致性?其次如何让这个符号系统中的类别与“理型”相一致不损耗信息?最后,这个符号系统能够轻易的被识别记忆且不易忘记?
如果能够在这三点上做到位,基本上我们就能够说打造出来了一个品牌。
看看,我们对这么一个宏大但又比较容易被人提问的话题的认知,毕竟还是需要这么一步步的从根上来剥,才能说得清楚。
让我们再总结一下,怎么系统化的打造一个品牌?
找出商品所对应的“理型”,基于这个“理型”,打造出一套针对人体“六根”的符号系统,而这个符号系统必须能轻易的被识别记忆且不容易被忘记,还得浓缩“理型”全部无损的信息,能形成无论怎么分割和碎片化,都能保持一致性的最小单元。
当然了,上述这段,自然会有很多具体的品牌作业方法,针对六根每一个符号的打造,都有很多的具体工作需要展开,尤其感觉也即是情感信仰等感性层面,操作和传播上尤为困难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中国人有个词功夫,跟大量时间同一),自然需要另开篇更多幅才能展开。
今天心血来潮下的这比较简单原则框架的这心得笔记也是一种梳理,就留存着后续有机会再来完善和更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