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是战国时代秦国的中流砥柱,如此人物,历史上所记载的评价竟是天差地别。有人说他短于人道,死不足惜,而有人说他死非其罪,悲痛怜之,而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 天地人时遇之际 少年随军显才能
白起,战国时期的四大将之首,但是历史上对他的描写甚少,他是何种面目,真的是芈月传中所提到的“狼孩”,从小在狼群中长大吗?
历史上,白起是正统的老秦人,落魄贵族出身,与平民并无区别。秦商鞅变法以后,贵族宗室没有军功是不能世袭和封赏的。因此家里长辈为了家族的荣耀,便希望白起能够成为将军,对他寄予厚望。
而白起也对兵法很感兴趣,少年时便熟读兵书,沉默寡言,隐忍果断,常常上山观察地形,并且也会排兵布阵,模拟打仗。
除此之外,常言道,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关西地域与夷狄相连,民风粗犷,崇尚勇武,好骑射。再者,秦地远离中原,相较其余东方六国条条框框的礼法,民风比较开放。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若干年后,白起成为秦国当之无愧的战神,不无道理。
就这样,他自信能在战场上闯出名堂,在他十五岁的那年,他随军出战,年轻气盛,总冲在前方,将敌军人头一一砍下,行动敏捷,判断力极强,并且深谙兵道,不久这耀眼的才华就被魏冉注意到,白起遇到生命中的伯乐。而当时秦国全面发展重甲骑兵,培养选拔战斗力强,善于长驱远征的精英将士,天时地利人和结合下,白起顺应时势出现。
二 临危受命护帝归 忠心之约暗中结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因举鼎,意外丧命于周都洛邑。秦国乾坤颠覆,内忧外患,朝内公子壮一伙谋权夺势,外各诸侯国虎视眈眈意欲瓜分秦国。而此时在他国为质子的公子稷已近弱冠之年,才智贤明远过于公子壮,是继承的最佳人选。于是,跟随魏冉,白起临危受命,护送新帝,也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回国即位。
另一方,公子壮等人岂会甘心,这一路艰险重重,可白起年纪虽轻,性子刚毅得很,天生杀气,但凡上了战场,杀起来不将对方斩尽杀绝,决不罢休,因为给敌人活路,就是让自己死路一条,但是投降的俘虏就另当别论。
白起之势如长虹贯日,剑落血出,斩出的鲜血流成河,血气弥漫遮蔽太阳,勇闯三关,用鲜血铺筑帝王之路,终保秦昭王登位。这无形之中与秦室立下忠诚至死之约,此次也成为他步入朝堂的契机。
三 封官平步青云 授爵势如破竹
秦昭王十四年时,韩魏联军扼守崤函以阻秦东进,王上命白起出兵攻打韩、魏二国。此时白起内心有些焦躁,因为魏冉的信任才被提拔,若不胜,自己恐怕也颜面扫地,不可苟活。虽是如此,毕竟熟识各国地理,领悟极强,上任后果断采用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战场上秦军装备似铜人铁马,长剑挥舞,无可抵挡。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起迁为国尉。涉河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明年,白起为大良造。
白起凭借着伊阙之战一举成名,后不断晋升,获封大良造,而这职位,等于掌握升为相国的穰候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明摆着向其余诸侯国示威,我要征服你们,我派出的人不管多年轻,都可以重创你们,不仅代表秦国最高权利集团对他的认可,更可以达到震慑他国的目的。
自此,封官授爵一发而不可收。
秦国国力蒸蒸日上,而楚国江河日下,鲜明对比下,白起遵王意攻打楚国。在战争中,楚国顽强抵抗,久攻不下,白起出险招,自断后路,振奋士气,又运用天马行空的战略思维,借助夷水的地形地势,炸山成坝,修筑渠道,将地势低的水引向处于较高处的鄢城,水入城灭。后长驱直入,攻陷楚国国都郢,楚王仓皇而逃。楚,拔郢,烧夷陵,遂东至竟陵。楚王亡去郢,东走徙陈。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
鄢郢之战,使楚再无翻身之地 ,白起也走到人生的巅峰,获武安君之殊荣,而那条渠就称做白起渠。唐代诗人胡增还写过一首诗:武安南伐勒秦兵,疏凿功将大禹并。谁谓长渠千载后,水流犹如故宜城。后人又把“白起渠"改称为“百里长渠"。
四 征战路福祸相伴 终之役止于长平
多年间,武安君的屠刀在中原大地上斩杀,战功赫赫,忠勇无畏,保秦地安乐无忧,他是秦民眼中的英雄,是他国眼中的“人屠”。他渐渐成为秦昭王朝的依靠,走上高峰。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自此就是下坡路了,长平之战就是他的军事上的终点。
因上党地方,秦、赵有了冲突,这是长平一战的导火索,此战亦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在长平一带,两国都采取防御模式,僵持三年之久,赵王对主将廉颇此举不满,乃任马服子赵括为主帅。秦军则私下将主将从王龁变成白起,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深入,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案,后赵国四十万将士被围困,饿得都吃了人肉,无奈之下,最终降秦。
这次出乎意料,投降俘虏远超于预计,白起惯于铁石心肠的作战,杀人狠,绝。可人都乃血肉之躯,怎能真得冷血无情?赵军已降,再来斩杀,人神共愤。
但无奈留着他们隐患甚大。赵卒乃被迫降秦,放归必有后患,而收编入列使他们融入秦国,感化他们,谈何容易,倒是易日久生变,里应外合毁灭秦国。再者,适逢干旱,国库虚空,秦已自顾不暇,更何谈再供给四十万人的口粮。
纵然如白起,面对这四十万临近饿殍的生灵,也不能轻描淡写,云淡风轻的下达命令。沉默良久,思虑再三,即使深知罪孽深重,白起依然下令:“杀!”
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五 王信谗言生疑 起逆王命魂逝。
大敌临前,白起恢复了往日神色,打算趁赵国兵力复原前一鼓作气攻下邯郸。而此时范相无法容忍秦王对白起的倚重与其叱咤沙场的威望,因私心,进言王上。因若干年前,齐攻宋,而燕攻齐,齐受重创。忧今秦仿佛当日之齐,于是命起回朝,让赵签订盟书。后赵毁求合之约,王命白起再次攻赵。
武安君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
言下之意,赵国已收缩集中,上下同心,纵然如起,战则必败。不顾君王三次上访,严重损伤了其颜面。
拒不出战的原因昭然若揭,他眼见人尸成山,血流成川,耳听杀声如雷,人沸冲天,他背离人道之义,做出如此牺牲后,胸有成竹果断地确定再攻,即可拿下邯郸。王上却命他班师回朝,错过最佳战机。如今赵国上下一心,又有各诸侯国的帮助,再战只是让秦国腹背受敌,雪上加霜,他不能眼睁睁地看大家去送死。他想秦王也知这个道理,现在只是想考验他的忠心。征战多年的辛劳比不上范相的口舌之辩,他寒心,不过他知道,此时正确比忠重要,他不能看秦国错下去,此时君臣隔阂已不可修复。
而在秦王眼里,白起的准确估计与刚毅拒不出战,是一种挑衅。而担心国力虚空,不愿让士卒白白送死也是一种托辞,他违抗王命,他忠的是国,不是君,他只是因为虚荣想保持不败战神的美誉,一切都是居功自傲的表现。
白起由此被贬阴密,又因范睢等一行人谤言,功高震主,尾大不掉,非国之幸事。最终,一代战将,在杜邮亭中,接过一炳冰冷的剑。这一次不是权力的赐予,而是王上绝情的命令,王上要他死!
“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 白起仰天长叹,悔长平之过,而后血溅三尺,自刎而尽。
纵观白起生平,作为敌国将军,他冷血残暴,屠敌遍野,尤其因长平一战为人诟病,罪孽深重;而作为臣子,他忠信仁义,保秦地安乐,护百姓无忧,战必克,死后,秦民陨涕。因此种情境,出现评价的冰火两重天,也就不无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