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拆解爆款文章|输出前先输入优质文章的框架结构

拆解文章的文章,对我来说,有些回到初中课堂,老师在上面念,学生在下面写,一堂课结束,语文书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还好我在保证手速的同时,写的字让人看得懂。

按照步骤,我从今日头条上选了一篇获奖文章,从数据来看,算得爆款,也就没再花多余的时间往下扒拉别的文。

拆解对象有了——《奥斯卡最佳片〈寄生虫〉:揭示出我们的家庭教育,缺少一门课》。

这篇文章的选题定位在家庭教育,一个越来越受社会和家庭重视的主题,并是通过热门电影《寄生虫》为切入点,引发观影人的目光,也能抓住对家庭教育有想法的人的眼球。

像我是幼教行业从业者,对家庭教育这块算是个半专业人(六年的前教育学校经历,毕业不到一年,缺乏实践,所以算半个),所以在众多领域的爆文中选择了这篇进行分析。

再来说标题。我们说标题很重要,听过一个说法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放到现在新媒体时代,没有好标题,也火不起来。

新媒体文章发展到现在,我们知道了标题里面已经包含了选题的方向,所以选择什么主题作为标题的内容占到整篇文章一半的比重。

要读者通过你的标题判断选题是不是喜欢的领域,他才会点开读。

通读我要拆解的对象,找到了核心关键词:钱.。

通篇用“钱"贯穿。

开头第一句话介绍了《寄生虫》的地位和影响,第二句话42字把概括了电影的主线。

第一段引题,第二段破题,下面几段由电影影说到我们个人的家庭,提出问题:在我国,为什么大批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家“啃老”,变相成了了"寄生虫”?

后面所有的文字论述,都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一篇总分总结构的文章。

用电影中金妈妈的话,开启了对金钱的探索之路,提出财商教育。

从三个部分论述金钱的本质。

首先提出了孩子不知道家里的经济状况,是父母不愿意告诉孩子。

从根本上分析了,父母对钱的态度会影响到孩了对钱的态度。

回想我小时候,身上揣了5毛钱,妈妈都要问清楚我花哪去了。

如果买了吃的,她会问我买的什么吃的,在哪买的,和谁一起买的(怕我给别人吃了)……

买了玩具,她会说我浪费钱,以后别想找她要到一分钱。

那时候因钱的问题发生了数不清的争吵,每次心中大嚎,以后再也不找你要钱了。可是一旦到要用钱的地方,又得憋着气找老妈陈述拿钱的用途,过关斩将才能拿到一点钱。

在钱的问题上闹了很多不愉快,以致后来人际交往中,为了省钱不和同学一起出门,甚至三年中专校门都不怎么出去。

我错误的认为,没钱,就可以抠门,封闭自己,钱就不会少了。

在学习了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后,我逐渐修复自的诸多不合理的观念,也尝试同父母休战,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不在埋怨原生家庭的债,成年之后的路走不好,不能让原生家庭背锅,我要改变自己,去影响我的下一代。

就像这篇文章的第二部分说的,要同孩用正确的方式谈钱。

在如何和孩子“谈钱"这个点,作者又分三个小点来讲,分别是::对钱的观念要正确,谈钱的方式要对和有限度的谈钱。

也就是文章中常用的一套模式:钱是什么?怎么用钱和为什么要用钱?

从这三个方向说“钱”的影响。

文章最后,作者给出了3个方法培养孩子的财商,让有同类问题的读者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实践在孩子身上。

三个储蓄罐管理法,是在犹太人的财商书里最先提出的。

一个用于消费,一个用于储蓄,还有一个用来捐献。

犹太教育里有对他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教育,你能照顾自己的同时还要能帮助他人。

第二个方法其实是帮住孩子更快更好的知道常用物品的市场价,可以方便他买东西有参考物不被欺骗,同时能清楚自己的收入和支出。

最后的“家庭小工”游戏值得借鉴,作者留意到,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不能给钱,会养成他做什么都先谈条件(要钱)的习惯,附带了一个三到六岁孩子的能力表。

用劳动换金钱,可让孩子尽早知道赚钱的不易。体会到父母的辛苦。

语文书上有个小男孩制作汽水卖不出去,只有他的爸爸妈妈付钱的故事。

当孩子对金钱有了敏感度时,大人应该让他学会认识钱的面值和等价交换的规则。

文章的最后,作者表明了她对金钱的态度,“贫穷并不可怕,金钱也不是万能的,培养孩子正确的财商意识,教会孩子科学理财,养个‘有钱’的孩子,要比穷养或富养更重要 。”

我亦认同。

再回过头浏览全文,作者笔下每个段落的语意表达属层层递进式的,就像一棵茂盛的树,主干是“钱”,分支再多,都是从这个主干分出去的。

财商是能跟人一辈子的能力。作者文中加粗的段落,很值得家长们内化,再去影响孩子。

拆解就是拆人家的框架,解自己的疑惑。将人家的文章骨架搬到自家来,再用自己的话分析这个骨架硬不硬,硬在哪里。

想要写出一篇优质的文章(这个算自我输出),就得先知道怎么才能写出爆文,去对标人家的好文章(输入)。


第96周第1篇总286篇

你可能感兴趣的:(详细拆解爆款文章|输出前先输入优质文章的框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