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90后的成长

        已经很久没有一部电影看完想让我写点儿什么了。今天看完狗十三让感受很多,就突然想写点儿什么。

狗十三

        片子2013拍摄完成,辗转五年才上映,看完也终于明白禁播的原因了,对于这种写实的带有批判色彩的作品一般都很难在荧幕上看到。最开始对于这部片子我是没有多大的欲望去看的,因为他的名字就很奇怪,给人的感觉就像某国产烂片一样,神一样的名字,并不明白有什么用意。看完才觉得狗十三这个名字是别有深意。

        作为一个曾经的编导类艺术生,我学到了一些电影的知识,让我我懂得如何去欣赏一部电影,帮助我更好的理解电影,也让我养成一种习惯去思考这部电影的意义。毕竟专业知识有限,所以我不会去评价电影的拍摄手法,镜头剪辑或者什么蒙太奇,就想写写自己的一些感受。

        剧情围绕着一条名叫爱因斯坦的狗展开,讲述了一个陕西某中学初三的90后少女李玩的成长故事,也像是我们大多数90后的成长故事。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带有批判主义的青春剧,与现在流行的早恋,堕胎,辍学,暴力这种青春剧大有不同。狗十三看完总会引发人们的一些思考,或是反思自己,亦或是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 李玩的这种家庭环境在中国有很多,父母离异,爸爸再婚,后妈生了个弟弟,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家庭的矛盾也是现实生活中最最真实的写照。

爱因斯坦

        关于家庭,李玩的家庭算是中国的普通中产阶级家庭,家庭矛盾突出,坚持传统教育方式的爸爸,刚刚生完弟弟的后妈。看似以一切平常,却因为一条狗的到来让这个三代人的家庭不平静了起来。最开始爸爸为了哄李玩开心送来一条狗,本来是不喜欢狗的李玩,在与它的一天天相处中渐渐地离不开它了,甚至同吃一碗饭。李玩给他起名叫爱因斯坦,因为他喜欢物理。但是爱因斯坦在一次爷爷买菜的时候走丢了。李玩执着的要找到爱因斯坦,情绪低落。

丢了爱因斯坦后 

          家里人便买了个一条差不多的狗说那就是爱因斯坦,并且所有人都欺骗说是原来的狗。大人们还以为李玩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能够随随便便糊弄过去。看着对她咆哮的陌生狗,面对家人集体的“欺骗”,终于忍不住哭着冲出了家门,她不能理解大人的那种处理事情的方式。

家人都欺骗说是真的爱因斯坦

         在电影中我看到李玩是想接纳后妈和弟弟的,但是后妈却有所防备,以至于在李玩想带弟弟去买冰淇淋的时候,后妈委婉的拒绝并抱走了弟弟,那一刻,从李玩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失落,本来一片好意却被当成别有用心。

想带弟弟买冰淇淋被婉拒

在弟弟生日的时候,弟弟成了众人的焦点,自己独自被晾在一旁,这种强烈的反差,让她觉得得自己可能是多余的。

弟弟生日被冷落的李玩

在她接受假了的爱因斯坦的时候,却因为咬了弟弟要被送去狗肉店,答应好的天文馆也因为饭局没有看成,一次次的失望后她明白了,爸爸必须要分出一份本来她独有的爱给弟弟,而家也不是原来的那个家了。

        电影快结束的时候李玩的妈妈来电话了,爸爸伤心的哭了出来,或许是对女儿的愧疚,或许是对前妻的遗憾。

爸爸哭了

        关于教育,电影的一开始就是爸爸强迫李玩报了英语口语小组,甚至替她签了字,而她自己却喜欢天文、物理。强迫孩子学习是中国家长的常态,常常把赢在起跑线挂在嘴边,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很少关注他们真正的爱好,一直让自己的子女活成他们想的样子。李玩生气走出了学校,他爸爸还追出来拿出几百块钱来哄孩子,可能是因为上一辈的物质生活的不满足,所以会想到这样的方式来哄孩子,好多家长也是这样,认为没什么是钱解决不了的。

拿钱哄李玩

        我打你,是因为爱你。这句话可以说是中国式教育中最经典的了,什么“帮打出孝子”之类的“名言”不知道误导了多少的家长,也造就了我以及多少90后童年的阴影。看着电影中爸爸打完李玩后说的话,我就仿佛看到了我自己,想起了我妈,这句话不知道小时候给我说了多少遍。但我并没有怪我妈妈的意思,我很爱她。但是这种教育方式我是不能接受,暴力从来都不是爱的体现。

爸爸打完李玩后

        中国式的教育有时又是矛盾的,一边不允许子女喝酒,一边又教孩子在饭桌上敬酒。我不否认中国的酒桌文化。但是真的没必要吧你酒桌上的那一套教给孩子,他自然会长大,在进入社会后自然会明白这些酒桌文化、餐桌礼仪。我个人是很讨厌这种酒局,不喜欢那些吹嘘,马屁,不喜欢那些虚伪,更讨厌酒局背后的那些py交易。

李玩敬酒

      中国式教育需要公平性,这里是指李玩和弟弟在犯错时爸爸的处理态度。因为重男轻女,所以显然弟弟得到的关注更多,就连起名字,弟弟的都由爷爷亲自选自古籍,而李玩就显得那么的随便。在弟弟犯错把奶奶打伤,李玩要求弟弟道歉时,爸爸却袒护了弟弟说他小不懂事,而奶奶也是一味的放纵,这并不是真正的爱,这样往往培养出来的就是熊孩子,小时犯错后肆无忌惮,长大就会养成习惯违法犯罪。这一切都被李玩看在眼里,想到自己犯了错之后挨了打,还被逼着跟爷爷奶奶道歉,但是而弟弟犯错却可以得到宽容。这让青春期孩子的心里怎么平衡,又会怎么想呢?

弟弟犯错

关于成长,李玩在去玩流浪狗看管所没找到爱因斯坦,之后并没有很生气,而是对爸爸说了句谢谢;在饭桌上又吃掉了狗肉避免了避免了尴尬;看到真正的爱因斯坦却害怕狗狗认出她,最后他独自一人还是忍不住流下了泪水,墙上还贴这很久以前的寻狗启示,因为她知道就算带回家也是和之前一样的下场。

再遇爱因斯坦

她开始接受没有爱因斯坦的事实,就像影片中说的一样,以后这样的事情以后还有很多。

        李玩在处理青春期时期的爱情也是成熟理智,拒绝了高放的表白,她并没有向像姐姐一样,认为自己总要喜欢一个人。在经历了一件件的事情之后,我看到了李玩的成长,这是让人欣慰的。

李玩和高放


         电影最后是弟弟在滑冰,眼神一直看着窗外,可以看出弟弟并不喜欢,但是还是一直被教练要求要滑,或者一直被父母要求着。李玩看着弟弟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李玩弟弟

        最后一幕很有深意,细思极恐,楼上学鸟叫的精神病胖子被送往医院。而李玩一直以为楼上有人养鸟,或许是想表达我们听到的和想象的与事实并不一样,又或许在平行的宇宙存在与我们想象的一致。

学鸟叫的精神病
李玩从物理角度谈论时间

        我总是在晚上才有想法冒出来,才能写点儿东西出来,本来还有很多想法要写的,但是看看是时间已经是两点了,该睡觉了。总言之,影片过于真实,像极了我们大部分90后的成长轨迹,是一部为数不多得的清新脱俗的青春题材的电影,值得一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狗十三——90后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