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杂记(一):清明有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外婆已经很老了,她孤身住在山脚下那一大片竹林里,每天都盼望着儿女回家。

她一生养育了五个孩子,其中有四个女儿,所幸后来嫁的都很近。在我小时的记忆里,逢年过节,四家人都会携儿带女,齐聚在这片竹林。孩子们追着跑着,在林子里找笋或其它新鲜玩意儿。大人们坐在一起聊着各家的琐事,比如婆媳矛盾或者孩子成绩。

这应该是外婆最快乐的时光,虽然她一直在厨房里兜兜转转。

后来外婆的外孙也有了孩子,她也是曾外祖母了。儿孙虽在不断的增多,可回到竹林里的人却越来越少。

我最近一次回去是在清明节,那天风雨急骤,倒春寒如一柄凌冽的剑,扫荡在这江南一隅。而回乡祭祖的人太多,又堵住了乡下窄窄的道路,于是弃车步行。

未曾来过江南的人也许会将江南的清明时节想象得很美。晴天时惠风和畅,桃红柳绿,鸟鸣啾啾;细雨天烟波画船,杏花沾水,衣带微湿。可当料峭春风遇上瓢泼大雨,一切都荡然无存。

下车不多时,衣服就已全部湿透。顶着大风艰难地走上小桥,穿过田野,一抬头透过雨帘看见不远处的那片竹林,心就定了一半。

等走进竹林的时候,头顶的竹叶相互交叉,遮天蔽日。外面狂风大作,但这里却是无比寂静,甚至没有一滴雨,只有沾着清香的湿润空气在流动。地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竹叶,踏上去松软舒适。走在这上面,我的心完全安静了。不管经历了多大的风雨,只要最后是这里,就是值得的。

竹林深处,是外婆的家。厨房有炊烟袅袅升起,但外婆并不知我和母亲今日回来看望她。

我们寻入厨房,外婆听见声响,从柴火灶后面转了出来。可外婆好像又老了一点,步履更加蹒跚。

母亲先看出不对劲,她问外婆是不是腰在疼。这是外婆才慢腾腾地说是昨天在后山采茶硌着腰了。

我听完一阵后怕,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太太竟然还去后山采了茶!

外婆家山清水秀,所出的茶自然也是好茶,尤以明前为甚,采茶已经是外婆多年的传统。外婆是一个要强的人,儿女们每年都能喝到她亲手烘制的茶,要是哪年断了,儿女们不会说什么,可她自己心里也不好受。

外婆看见我全身湿漉漉的,便摸了一把我的裤子。接着就开始絮絮叨叨的问我怎么不穿厚一点,然后就忙着给我找衣服,搬火炉。

等我换了衣服,坐定在火炉边。外婆又从柜子里拿出了各色坚果零食,摆在我面前。旋即又转身风风火火的又走进了厨房。

我印象里,厨房似乎是外婆呆的时间最多的地方。在那方烟雾缭绕的小小天地里,外婆用最传统的方法烹制出来一道道美味佳肴。

坚果剥到一半,饭菜便已上了桌。金黄的蛋饺里包藏着初春新长的韭菜;甜口的瘦肉;咸口的腊肉;还有去年冬天留下的山珍...明明只有三个人,却摆出了有三家人吃饭的气势。

饭毕,我倚在火炉旁,听着外面雨打竹叶声,倦意渐来。平日里在外面做什么都要端庄得体,落落大方。也只有进了这片竹林,才有片刻的慵懒,随心所欲。

外婆催我回房睡,外面风雨大作,屋内暖意融融。张岱在《西湖七月半》中说“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拘人,清梦甚惬”,这是文人的意趣和情怀。而我这个至俗之极的人,在此时此刻,只想说“酣睡于二里竹林,亲人在侧,此生足矣。”

你可能感兴趣的:(竹林杂记(一):清明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