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_的理论与修法(1)


金刚经_的理论与修法(1)

佛陀在《金刚经》里面讲的“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这八个字看起来简单,但是包括了整个的理论跟修法。你在这里边先要知道相是什么,你知道这个相了,这就指的是理论;然后你要离它的时候,这就是我们说的修法。那么,“则名诸佛”,就是你的究竟之果。就这八个字,从理论到修法到究竟果位,讲的非常中肯。

现在我们先看这个相,什么叫相?相不知道,那下面的就无从说了,因为你不知道离什么。《大般若经》里讲一无所得,一无所有,这就是般若波罗蜜,这也是无上菩提。凡是有的、凡是能得的都是相。六根门头相不同,但六根门头都有相,如眼根有有色无色相,耳根有有声无声相,鼻根有有香无香相,舌根有有味无味相,身根有有触无触相,意根有有念无念相。因每一根门头有相,所以你就有所得。所得无非是两类,一类是有相,一类是无相。现在看,当我们见了一切相的时候,你不知道相是什么,你就离不了。所以,离相就先要知道相是什么,这是我们无始劫不能明心见性的症结所在。世出世法的一切问题都要先解决六根门头的有相无相。

《金刚经》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也就是说,六根门头的有相无相都要舍掉。问题是怎么舍?这就先要知道相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有相?佛陀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一句话就已经否定了,凡所见相都是不真实的水月空华。空本无华,水本无月,那为什么水中现月、空中有虚华呢?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你跟水是二相,你跟虚空是二相,更何况你见一切相皆是因二相而有。具体地说,就是因你而有,你就是六根,你的六根是有限的,所以必然有所相对,凡相对处都是二相,所以你就处处见相,无处不是相。明白了因有你形成的二相,才给你产生宇宙万物的诸法相,那么,什么时候就不见相了?自然得出一个结论,一相就无相了。如何从二相到一相?佛陀说,舍掉有相跟无相的二相,也就是“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从而进入“非法非非法”的究竟一相。究竟一相是什么样的相?究竟一相就是真空绝对的无相,此一相的无相正就是吾人的真空本性,即《心经》所谓的“以无所得”,《金刚经》所谓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现在我们明白了,“非法非非法”就是一无所有的、了不可得的、毕竟空的般若波罗蜜,也就是彼岸。既然彼岸是一无所有的、毕竟空的真空绝对,这也就是吾人的本体本性。那为什么一无所有的、毕竟空的“非法非非法”成了六根门头一切都有的相了呢?也就是说,怎么从彼岸到此岸的?怎么从一无所有到一切都有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够离一切相了。

原来一无所有的、真空绝对的彼岸就是吾人的本体本性,佛陀叫“本性空”。佛陀说:“此无所有即本性空。”既然人人的本性都是同一的,那么我们如何从一无所有的本性空到了现在六根门头的一切有呢?这就很明白地告诉我们,凡六根门头的一切有相无相,都是本来没有的本体虚妄幻现的,这也是如来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根本所在。犹如虚空本来一无所有,但因久蹲之人起立见到空中有虚华。你就知道,空本无华,现出空华一定是虚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佛陀从本体本性本来是一无所有上讲的。凡本无今有的,一定是虚妄的幻化相。可见,一切相皆是因条件而有,只要有条件就成了二相,所以一切相是因二相而有。把原来一无所有的究竟一相,变成了一切都有的二相,这其中的机制原理就是因有你才成为二相的。也就是说,因有你的存在,才有你的一切所有。

那因有我而形成二相的一切都有是怎么形成的?用一个简单的事例就能说明问题。一束白光比喻一无所有的般若波罗蜜(彼岸),通过一个分光棱镜(喻六根的我),产生七彩光,此七彩光就比喻为一切都有。这个简单的比喻,就清楚地说明了,我们如何从究竟一相的本体本性,变成了二相一切都有的虚妄幻化相。原来毕竟空、无所有、了不可得的本性空、真空本性,通过我们的六根变成了六根性,六根性循业变成了六根门头的一切有相和无相。

虽然现在在六根门头有一切相,但本体本性本来却是一无所有,所以你现在见到的一切都有的相,实际上就是本来一无所有的真空实相。犹如镜子中本来没有像,但因你站在镜子前现出你的像。虽然镜子中现出你的像,但不影响镜子本身,也没有增减镜子分毫。同理,我们本体本性的一无所有中现出了六根门头的一切都有,但也没有增减本性空、真空本性分毫,连虚空都没有增减,何况增减真空本性呢?所以,如来说六根门头的一切有相无相皆是空取空,这就更进一步地理解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道理了。

明白了这个机制原理,你就会以《金刚经》修“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的修法了。这就是说,你见的七彩光就是那一束白光,因为七彩光的电磁波就是那一束白光的电磁波。更通俗的例子就是,一切金器具只是一金,一切衣帽鞋袜只是棉花。你只要明白这个道理,就见波见水,见镜像见镜,见一切六根门头的法相事物,直下就见一无所有的、了不可得的真空本性、本性空,此之谓“照见五蕴皆空”者也!你只要六根门头不分别有相跟无相,见到有相跟无相,直下就见本体本性,所谓见相见性。若能直下见相见性,此不就离了一切相了吗?!在修法上,这就叫坏心识,不分别,直下“离一切诸相”。真的到了自在自如的“离一切诸相”,那当然就“则名诸佛”了。

……你只要有相,如来说都是循业现相。你只要有相的时候,说明我们已经不是般若波罗蜜,不在彼岸。在哪里?在此岸。现在看,原来此岸跟彼岸怎么分?此岸是相的世界,彼岸是没有相的世界,无相的世界。所以,彼岸就叫实相,实相就是无相,实相无相这就是彼岸。

现在你看,这一切相在哪里展现?这一切相就在无相上展现。无相那是相对有相才叫无相,眼根上的无相就是无色,耳根上的无相就是无声,意根上的无相就是无念,其他诸根也一样。这种无相不是一相的无相,不是实相的无相,是相对有相的无相,这样的无相仍然属于此岸。真正的无相就是超越有相跟无相的相对之无相,也就是真空绝对的无相,就是《金刚经》讲的“非法非非法”、般若波罗蜜。

现在先要知道相是怎么形成的,也就是说,什么叫相?以无极图、太极图来说,无极就是真空绝对的一相无相,因一念无明的“S”线产生,就“无极而太极”,把究竟一相变成了阴阳两半对待的二相。这就是相的产生,佛法上叫“随有所念,境界现前”。这里的境界就是相,就是阴阳两半的相;这里的念就是“S”线。“S”线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心识活动。没有这个“S”线,阳半根的相也没有,阴半尘的相也没有。也就是说,一切相因无明的妄念而产生。

无量劫以来,我们造下的无明妄念无穷无尽,所以现在我们六根门头的相也是无穷无尽。但不管是什么相,你只要知道“无极而太极”的原理,直下就以“太极本无极”离一切相,这就是周敦颐的大智慧。不管太极阴阳两半所代表的宇宙万法相多么复杂,只要你抓住“太极本无极”,就直下“离一切诸相”。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知道了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见上页图),为什么上下都是空圈呢?因为阴阳、五行、乾坤、男女、万物这都是相,都是起自一无所有无极本体的幻妄相。这一切幻妄相不增不减无极本体,而且这一切相都现在无极本体上,跟无极本体无二无别。为什么呢?因为无极本体是真空绝对,所现的一切万法相不排不拒真空绝对的无极,因为真空绝对一无所有,无有可排,故凡真空绝对无极中所现物,皆不离真空的无极本体,而且还是无极本体本身。

认识到这一点,就明白了“太极本无极”的道理。另外也说明了,凡所显现在无极本体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妄幻化的水月镜花般的相。何以故?太极所代表的一切法相事物根本就不增不减真空绝对的、一无所有的无极本体,这就正说明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陀讲,“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见诸相非相”就是“离一切诸相”。诸相者,太极所代表的一切有相无相也;非相者,无极所代表的一无所有的真空绝对之本体也;“见诸相非相”者,就是明悟“太极本无极”,亦即见一切六根门头的相(有相无相),直下就是真空本性本身,从而就只有真空绝对的无极本体。到达这一步,这就是彻底的“离一切诸相”。

……般若里边一切都没有,就叫一无所有,一无所得。如果般若里边有个般若、有一个涅槃、有个菩提、有个无上、有个佛,还算不算般若?连有个般若都不算般若。所以说,“舍利子,是诸法空相”,诸法空相正就是般若,一无所得,一无所有,这就是我们离相的根本,如果有“我”就离不开了,有了你怎么能离开?你离不开。

现在看,凡能离开的都是假的,离不开的就是真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你看,“不可须臾离”,你能离吗?离不了。唯有离不开的那个是真实的,离不了的那个是什么?(众答:空。)

空也可以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空相不是凡所有相里的一种相吗?那怎么着不能离呢?凡是相都能离。为什么?本来无一物,本来真空绝对一无所有,在本来本无一物一事一法一相的本体本性上,但有的相都是不该有的,都是可以离开的,就连虚空的相也可离开,你没听过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吗?你只要认为有个空相,那个空相绝对就在你外边,跟你是二相,绝不是究竟的一相。所以,凡是叫相的,不管有形无形,都不是你的本性本身,都跟你打成二截,是二相,这就还没有回归到究竟一相、无二无别的“唯我独尊”上。见诸相非相,就是见一切有相无相皆是我真空绝对的本体本性本身,一切相皆是我的本心,皆是我的本性。到这一步,就叫只是一个空性的大我,也就是唯我独尊。

唯我独尊时就是究竟一相,《金刚经》所谓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这就叫如来。叫如来时,就是一无所有、了不可得的本性空,这时无一物一相一法一事所存。何以故?一相时无相,二相时才有法相事物,就是有法相事物的二相,它和一相无相时的本体本性无二无别,只是一个。明白这个道理,你就好好地体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也就知道见一切“诸相”实际上就是一相无相的真空绝对的“非相”,所以佛陀说“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一个人能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就了透了《金刚经》的旨意,也就明白了《金刚经》的修法。这正就是如来说的“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因为你明白了一切相对的诸相就是绝对的非相,同时你也就清楚了,原来相对不异、即是绝对,绝对不异、即是相对,相对、绝对本来不二,只是妄心分别不见“只是一个”的真实。

若明白以上的道理,就是《金刚经》讲的“诸法无我”,一切法只是用来表达、证明“无实无虚”的不断灭不死寂的“如如不动”的本体本性唯一真实“存在”。到此,“离一切诸相”就是直下见诸相即是非相(见诸相非相),亦即见相对即是绝对,见一切都有即是一无所有,见法相事物即是真空绝对的本体本性,也就是“太极本无极”者也。这在《金刚经》就叫“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不取于相”,只是一个如如不动的本体本性,也就是《金刚经》讲的“诸法实相”、“诸法如义”。

你只要明白了“诸法实相”、“诸法如义”的道理,就完成了“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的理论和修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刚经_的理论与修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