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互联网、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实施、管理及培训经验。对于集团型企业及初创企业、传统企业及互联网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实操经验。具备跨区域、集团化信息规划、解决方案、系统架构及企业流程搭建、优化和技术团队管理能力。亲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原华图教育CIO。国内首批ICCP双认证讲师,致力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与郭志强交流是段愉悦的经历,语速适中、思维缜密、倾听表达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采访时长不断延长至4个小时。
故事的最初,始于一位对未来毫无想法的中二青年纯粹出于叛逆的一次选择。
01
在南方艳阳里大雪纷飞
在电信地盘上忙活网通
郭志强四个字自评当年的就业选择:没想明白。大学毕业前算上旅游都没去过南方几次的北方青年,仅是为了“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就放弃保研赶赴武汉,直到火车驶出百里才鼓足勇气、掏出电话告知父亲。
父亲的沉默震耳欲聋,郭志强说那是他人生中最漫长的10分钟。
最后父亲只说了一句,“你的选择你自己走,只要不轻易打退堂鼓我都能接受”。
两个男人立下了模糊但足够铿锵的约定,为了这个约定郭志强没少吃苦:在一个体制内组织中,一位连方言都听不懂的异乡客有多少劫要渡,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知道。抛开不便言说的话题,仅是“在南电信的地界干着北网通的业务”,便足见其事业的地狱级开局难度。
以正面硬刚电信的五星级难度业务作为郭志强的晋升考核,很难说领导们对结果抱有多么美好的期待,可为了生存的郭志强火力全开,将名校出身与高出同侪一截的过往成绩抛于脑后,像每一位为了房租和泡面奋斗的底层青年一样,一个客户一个客户攻坚、一份产品一份产品贩售,硬是拓出了一片初具规模的市场份额,并以此为筹码说服了竞争对手放下桀骜诚心合作,最终大功告成。
那段时间的郭志强,听到同事操持着方言当面嘲讽,只能假装听不懂;面对竞争对手的明枪暗箭,明知是恶意竞争的手段也只能低声向出招者求助……隐忍一切,只为能在铁板一块的封闭文化中,抓住一线成长、晋升的机遇。
如今每次回到武汉,郭志强都会去汉口江滩小坐片刻,“当年在武汉的时候没有朋友、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也没钱,唯一解压的方法就是在那里坐会”。在业务测试通过、晋升考核成功的那天晚上,郭志强也来到了这里,只是身边多了4个麦当劳汉堡,“好好犒劳下自己(笑),那年月平常不舍得吃”。
然而,人生总有个人努力无法左右的部分,“专一”的郭志强本想在陌生城市、由自己亲手打造出的一小片天地上大展拳脚,“三网合并政策”突然来袭,这基本封死了郭志强个人在组织内的发展空间,在保留待遇提前步入半养老状态、还是放弃一切重头开始之间,郭志强思忖再三,选择了后者。
7月7日——到达武汉亦是离开武汉的日子——返乡休憩月许,这位名校保研级别的优秀人才振作精神,平生第一次走进人才市场。
02
华图来了个新工种
四处救火的前三年
郭志强的二十年事业人生只供职过两家企业,网通5年,华图教育15年。
华图教育于2001年创办,以职业教育为核心,主营业务涵盖了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金融、医疗、部队转业干部、军队文职等各类人才招录考试培训业务,旗下拥有多个教育领域知名品牌,在当年是公考领域毫无疑问的NO.1。
郭志强在帝都人才市场的茫茫企海中最终结缘华图,有两个重要原因:首先,无形之中深受毕生从事教育行业的家父影响;第二,正处于迷茫之中的郭志强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伯乐”——华图的招聘老师(郭志强:在此,真诚的感谢闵老师)。
可待到双方正式结缘,却距离初次见面颇有一段时间,据说促成牵手的最后一次对话是这样的:
“为何不收俺?”
“你真来?看你简历那么华丽还以为你是开玩笑……”
后来郭志强才知道,原本华图北分只是想招一个网推,却稀里糊涂招来了一个同样稀里糊涂的高级技术人才,结果自然便是双方大眼瞪小眼地尬住了,彼此对于该如何启动工作都没啥想法。最终,华图展现出了足够的诚意,决定为了郭志强这位大拿,将本在计划内、但并不急于建设的信息部提前折腾出来。而由于计划提前启动、又是刚刚更换的办公场地,当年的机房只能设置在电梯下的三角空间。
郭志强在华图的十五年事业人生,就始于这样一份儿哈利·波特体验卡。
入职的第一天,连个人信息表都还未填完便投入了工作中。郭志强至今还记得那天的工作内容,团队规模正处于快速膨胀期,涉及到电话布线、网络升级等大量工作,郭志强不得不加班到凌晨一点,这也成了接下来数年中郭志强的标准工作状态:四处救火、常态加班——而这也是当年传统行业尝试融合互联网的典型状态,在高大上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之前,先得在有限的条件下解决有网站、打得开、响应快、少宕机的基本问题。
若干年后,提及教育行业信息化谈笑风生、指点江山的郭志强,回忆起带着兄弟安装1000多个水晶头的经历依然心有余悸。
真正进入到服务战略、驱动业务的信息化建设,已是2013年之后。在市场为王、资源全面倾向增长的战略指引下,郭志强终于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直面更具挑战的难题。
面对挑战,郭志强信心满满,“武汉5年的磨练,最大的收获就是信心,工作中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03
成长为业务驱动引擎
2013年,随着华图教育省级分销渠道建设完毕,如何调动组织上下全部力量、保证市场侧火力全开,成为组织内部头等大事。
科创人:您在华图教育的这些年,印象最深、收获最大的一段成长经历是什么?
郭志强:应该是2013年到2015年那段时间,自己一口气将深入业务、向上中下管理、驱动业务的整个链条走通了,过程非常痛苦,成长也很明显。
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后内外会出现各种规模不等的失控状态,我的切入点就是如何发挥自己的专长,从一些直接影响销售收入的环节启动,逐渐完善华图的信息化系统建设,选择与销售、财务相关的板块起手,自然是因为这部分很容易凝聚共识,但细化到局部事情也没有那么简单。
2010年前后那几年,每年423联考前七后三这十天,公考企业的技术团队都会承担恐怖的压力,当年学员报名只能通过网站查询各种信息,这种高并发对于非互联网企业而言是无法承受的,而华图教育当年所有的信息、包括各类专题和互动论坛,都只有两台服务器承载,问题之大可想而知。
借着“高并发无力承载将直接影响收入”这个话题,我又融合了“线下收款效率低”等几个直接影响收入的话题,全面启动了华图信息化转型。
我还记得除了采购服务器之外,第一批采购上线的系统是金蝶K3、800App。
科创人:这个过程中最难的环节是什么?
郭志强:变革过程中触动利益的后果要如何处理,要有智慧去应对。如今信息化圈子里经常探讨如何在启动前凝聚共识,其实要做得长久,真正难题往往发生在系统落地之后,看似尘埃落定,可一旦发生新问题,要怎样防止各种反弹、反噬。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完整的信息化建设与我的个人成长,都是以年计的一整段过程,很多因果并不是短期内能看出来的。
我记得当初为了真正理解业务、找寻业务痛点的源发点,把自己跑成了同行眼里的销售,有一次出去学习交流,新浪的一个哥们说这个技术会你个销售怎么来了?我把名片给他他才知道我是负责信息化的(笑)。
科创人:如您所述,在这样一个长周期的复杂过程中一定有您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我们非常关注模糊决策的原则方法,您在做这类决策的时候有哪些一定会使用一下的方法?
郭志强:以网站扩容、升级为例吧,要在解决固有问题的基础上,兼顾新需求、解决利益冲突,比如地方站是否要建、新内容建设的优先级等等,衍生出的争论也成为了内部交流的重要契机。
我会找各个分校的校长探讨,他们既有决策者的整体眼光,又有盯住业务方向的聚焦认知力,还肩负增长的责任,因此他们的建议是长在价值主线上的。表面上看,各个校长的诉求千差万别,但这正是因为各个地区、各个分校所处的环境、发展阶段都不相同,并不是原则、模型不一样,而是参数、权重需要微调。因此最敏感的就是一线校长,再高一些、再低一些的都会有其他偏差干扰。
在网站业务的发展规划以及财务、人力管理变革这些事情上,校长们以或亲和、或尖锐的方式给我提了很多意见,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他们说得真的很有道理,这也是最终若干变革能够落地、信息化能得到内部认可的重要因素,而我也找到了利用服务价值交换支持与理解的感觉,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也是因为这段经历,我对信息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段时间我们从信息部升级为一级部门叫信息管理中心,我主动提出来,把管理两个字拿掉,我们提供的不是管理、内控,也不是信息管理,就是信息技术加持业务,就是服务,一丁点高高在上的意思都不要有。
科创人:有没有让您深刻反省自己的小插曲?
郭志强:问答系统的建设,当年我觉得这东西简直太好了,并且我们做得比同行展现出得还要好,真可以说领先全行业。推动问答系统的初心是这样的:把课程顾问从繁重的重复工作里解放出来——因为很多问答都是同质化的——让他们有精力去提供更个性化、更有深度的服务。
听着很有道理,自己相当满意,结果被一直很支持我的校长朋友们狠狠批评了一顿(笑),他说问答环节是我们和学员高频、深度连接的重要节点,“我就想让他们麻烦我们,我们就需要让他们来问我们问题,结果你把这个环节给取消了”。
所以说,找到业务最深的支点,就得靠跑、问、听、看,唯独不能靠想,稍有不慎就会受累不讨好,“说是如虎添翼,结果天天给我拔老虎毛是吧”“你们一个花钱的部门惦记我们的管理干嘛,多招两个学生不比什么效率更重要”,这都是经常听到的话,而我本人不太认为这是人际关系的问题,人际关系自然重要,但最终还是你对业务到底理解到了什么层面,上面这个例子就是这样,我当时根本没有吃透课程顾问与学员的关系。
科创人:那相对成功的案例?
郭志强:直播或录播公开课,随着自己对于信息化驱动业务的理解加深,从功能实现到推动落地都更有章法,公开课这件事是我发起的,但并不是由我提出,而是我先找到一些关键人询问他们的意见,在取得初步共识后由他们这些真正的需求方来提出诉求,技术给予辅助,使得这件事落地得非常顺利。
04
线上机构、新媒体平台的挑战
数字化转型的新征程
2015年起,华图教育将上市确立为企业新征程的方向,建立真正面向全员的财务体系便成为了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随着这一变革的启动,华图教育的信息化建设趋于成熟,并逐渐迈入数字化建设的新阶段。
科创人:财务体系的变革往往是企业最迫切的,也是触动利益相当多的,您当年如何落地财务体系变革?
郭志强:我举个例子,华图教育曾经有一个管理中心,一些性格很nice的朋友需要协调全国老师的出行安排,兼顾老师的意愿与企业成本,反复调整修改,即便如此也很难说清这里有多少成本可以优化、有多少费用是被浪费的。
在确定财务体系信息化全面建设之后,我们自己做了一个系统,将大量财务原则——包括上市需要的,也包括借此机会重新梳理出来的,全部沉淀进系统,无论是资历老、名气大的老师还是普通教师一视同仁,按照财务规则来制定差旅计划。
显然,这里的麻烦事在于老师们的不满,但是在上市目标这个高级共识下,大家的不满并不会导致大问题,所以其实这个阶段推动变革相对顺利一些。
真正的难题反而是在后面,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完成,我们也接触到数字化变革的理念,并且能够跟更深入地、站在更高位置上审视技术变革对行业生态的影响,结果发现其实在我们视野之外有很多巨大的变革正在发生,可以说有可能会对教育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
科创人:以华图教育的视角,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郭志强:首先,互联网对行业的影响从“传统教育机构+互联网”转向了“互联网+教育服务”的互联网源生服务,比如粉笔公考就做得很成功。我们是行业内最早做学员线上测评的,但由于基因不同,必须得承认粉笔在一些互联网源生业务上比我们做得更好,数据运用更灵活、算法更完善、触达更精准。
还有,就像杀死胶卷企业的不是另一家胶卷企业那样,我们也看到公考教育领域有一股新的力量崛起:以小红书为代表的第三方商业平台,一些小服务机构、个体服务者通过平台进行公考教育服务,刨除规范与否这类敏感话题,这种灵活、基于庞大流量吸引生源的模式,也对传统行业模式产生了冲击。
看到这些变化,作为企业的信数化负责人,既有迫切感和压力,也有兴奋与激动,证明这条路上还有巨大的能量可以挖掘。
科创人:在数字化变革阶段,以您的切身体会,与信息化阶段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
郭志强:首先是领导意识的提升,其次是信息化建设阶段是问题驱动偏多,而数字化建设是愿景驱动为主,这又关联到老板对于未来的期待。
以往是老板看问题,我们选服务,现在是老板提要求,我们想办法,很多事情愿景很美好、手段尚未足以支撑,需要慎重判断。越来越多的同行感受到了现在的变化,甲方的需求复杂度快速提升,乙方的服务能力与甲方需求的难度出现了倒挂,以往是能力高但甲方用不上那么多,现在是甲方问题很复杂乙方有时候接不住。
05
创业天启科技
求索智能化重塑行业
2023年,对于郭志强而言人生又进入了新的阶段:他反复权衡再三,决定在不惑之年走上创业之路,主要业务依旧是围绕信息、数字、智能技术赋能行业,帮助企业迎接复杂时代的全新挑战。
科创人:从您的过往经历来看,成长平稳、选择也相对低风险偏好,为何在疫情后这个特殊且创业板块并不活跃的时间点,选择创业?
郭志强:前面提到了,感受到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对于行业发展的赋能潜力;二是如您所说,现在的时间点非常特殊,其实你在企业里打工也未必就见得安稳,既然在哪里都要面对相似的风险,我想走出来将自己过往的所得所感结合不断地提升学习,尝试做一些更前沿的东西。回到创业的两个本质:一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商业的核心根本是价值交换、价值流动;另一个就是自我修行,创业不只是赚钱和做事,它其实是一场人生的修行,我们在这个修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历练自己的心智,增长自己的智慧和悟性。
科创人:《科创人》非常关注初创企业的特色优势和差异化定位,天启科技作为以信息化、数字化假设为主营业务的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备哪些优势?
郭志强:首先我们有深厚的甲方经验积累,也有与乙方合作的丰富经验,我很清楚甲方真正的需求,相信由我们主导的合作一定能更顺利地开展并圆满落地。
其次,除了传统的系统集成能力,如何将新技术运用到行业中,这也是天启科技的特长,因为我们的核心团队均来自知名互联网公司,阵容既有新技术的专家,也有行业业务专家,结合自身丰富的项目经验,通过透明的“八步开发”流程,深入挖掘业务核心痛点。对于新产品、新服务的判断与研发落地能力会是我们的强项。服务过的近200家企业和单位,涵盖医疗、教育、能源、金融等等。
再者,我们是注重强交付的企业,客户在整个合作(我用的是合作)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项目本身,帮助企业构建创新的业务场景和业务模式,帮助企业建立面向未来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等等远超项目本身之外的价值。正因此,我们定义为数字化升级服务商。
科创人:能否介绍下天启科技在智能技术结合行业场景方面的尝试计划?
郭志强:我们在政府信息化解决方案这块,我们有成熟的交付方案,比如: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林业、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等等。举一个智慧教育中的场景,我们通过ChatGPT技术,生成数字人、智能文本,可以实现7*24小时无间断、与学员实时互动的直播,可以更好的赋能教育企业快速打造自己的直播团队,而无需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件事的难点在于知识生产的相对准确性,任何脱离行业的技术型企业无法做出足够成熟的产品。
再比如智能客服等在教育行业的落地。可能出身教育行业,举的是教育行业的例子(笑)。我们推出的“智能问答”平台,支持根据自己的行业,选择自己的角色,比如:程序员、作家、翻译、律师等等文字交流,同样支持OpenAI智能绘图。非常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试用、交流。
前面提到过,如今有很多的中小机构依托于流量平台正在改变行业生态,与其说帮助传统从业者去遏制他们的发展,我们更倾向于应当以第三方服务的模式或者说叫第三方视角加持他们的成长,顺应行业重塑的趋势,这里蕴藏着属于未来的全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