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在群中》

图片发自App

革新薛定谔同名经典,与《自私的基因》一起入选“牛津科普里程碑”的大师小书。

探寻生命起源的非凡旅程,没有一个公式的诗意科普。

生命是什么,我们是谁,宇宙为何存在……当一个人沉思过生命,就再也无法漠然地生活。

【简介】

“生命是什么?”当你脑中浮现这个疑问,意味着你来到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哲学等人类核心知识的交叉口,也意味着你与亚里士多德、达尔文、埃尔温•薛定谔等开拓人类知识边疆的伟大心灵来到了同一个谜的面前。

生命,哪怕是至为简单的生命,都像精密的机器一样复杂。在这颗原本寂寥的星球上,无数复杂、美丽、多样的生命是从何而来?40亿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没有繁琐的公式,也不会赘述基因或者化学反应的种种细节,埃迪•普罗斯用他诗意而贴切的比喻,带你跨越学科的门槛,直面生命的本质问题,让我们看到在40亿年前生命诞生时刻的壮丽风景。

这场生命探索的旅程,将帮助我们更深刻地思考我们是谁,以及生命和宇宙的意义。

【推荐】

生命是什么?这是人类数千年来的核心问题,它主宰着人类科学、哲学的方向,也是研发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未来科技的原点。如今,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触手可及!这本书以当代的前沿发现,大力革新薛定谔八十年前的同名著作,我们对自我、宇宙的认识,或许都将被改变。

在无生命的地球上,生命的诞生有多不可思议?那就像你向地上倒积木,而落下的积木恰好码成了一座城堡。比尔•盖茨说:“DNA就好比电脑程序,不过它比现有的任何软件都先进得多。”哪怕是一个极简陋、原始的单细胞生物,也比人类当今的任何软件、任何科技更精密。那么,如此精密的生命为何竟能在空荡荡的地球诞生?这本书便是聚焦生命之谜的核心:生命从无到有的质变一刻。

这是一本理科小白能轻松读懂、科学达人能读出新知的大师小书!不用在DNA双螺旋里弯弯绕绕,全书一个公式都没有,令人叫绝的比喻让人瞬间理解原本复杂的原理,带你跨越学科门槛,直面每个人的根源之问。

埃迪•普罗斯,一位有诗人天赋的科普大咖,一个固执追问生命本质的科学狂人,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阅读之旅,让人脑洞狂开,不断联想到《新世纪福音战士》《科学怪人》等科幻作品。动画里的“人类补完计划”和生命的定义有何关联?我们可以在实验室中合成一个细胞吗?40亿年生命史诗的开端,比科幻还有趣!

【作者】

[以色列]埃迪•普罗斯(Addy Pross)博士毕业于悉尼大学,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教授,化学反应模型“普罗斯—谢赫模型”的创建者之一,在《美国化学会志》《理论生物学期刊》等化学、生物学领域的重要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他是一个着迷于生命本质的科学家,也是一个能把毕生所学浓缩进一本小书的科普大咖,《生命是什么》是其科普代表作。

图片发自App

鉴于电子媒体的崛起,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在1964年指出:“电子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在其与古腾堡技术的碰撞中,我们变得麻木,又聋又瞎又哑。”


【简介】

希区柯克的电影《后窗》(Rear Window)形象地展现了现实带来的冲击体验和作为屏蔽物的图像之间的关系。英文单词rear(后面的)和real(现实的)之间的谐音就是这一深意进一步的佐证。朝向庭院的窗子里是悦目的景色(Augenweide)。被束缚在轮椅上的摄影师杰夫(詹姆斯?斯图尔特饰)坐在窗边以欣赏邻居们滑稽戏般的生活为乐。他认为自己目睹了一桩谋杀案。而嫌疑人也意识到,住在对面的杰夫正在暗中观察他。在这一刻,他盯着杰夫。这种可怖的他者的目光,也就是来自现实的目光,摧毁了作为眼中美景的后窗。

很后,那位嫌疑人,即可怕的现实,闯进了他家。摄影师杰夫试图用照相机的闪光灯晃他的眼睛,这也就意味着将他重新吸引回,甚至强拉回图片,但是这招并没有奏效。嫌疑人现在露出了凶手的真面目,并将杰夫扔出了窗外。在这一刻,后窗变成了一扇真正的窗。电影的结尾,真正的窗又重新变回了后窗,变回了眼中的那番美景。

与后窗相反,在数字窗Windows中,现实闯入,即他者闯入的可能并不存在。数字窗追随着普遍化的想象,比后窗更有效地把我们屏蔽在现实之外。与模拟媒体相比,数字媒体让我们更加远离现实。也就是说,数字和现实之间的相似性更加小。


如今,我们借助数字媒体生产大量的图片。这种大规模的图片生产也可以被阐释为一种保护性和逃避性的反应。现今的图片生产还表现出一种美图的狂热。由于对现实的感知并不能让人满意,因此我们逃遁到图片之中。美图技术取代了宗教,成了我们赖以面对身体、时间、死亡这些真实生活元素的工具。所以说,数字媒体具有去真实性。

【推荐】

韩炳哲被誉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在学院化的哲学研究之外,他回归哲学的人文传统和批判传统,独辟哲学写作新境界,在数字媒体时代照察现实社会和人类心灵。

兼具韩国人的浪漫气质和德国哲学传统的理性批判精神。韩炳哲对当代社会的洞察深刻,剖判犀利,而其内在的精神诉求却是宁静沉思的、美学意义的生命存在。

哲学小品式的文字风格,长于思辨,而又胜在言传。韩炳哲的作品简洁、轻快、明晰,可读性强,诸位中译者的认真细致和精敏才思也为中文版增色颇多。

法国哲学家阿兰 巴迪欧为其《爱欲之死》作序。韩炳哲在欧美已产生较大影响,作品被译成近20种文字,包括巴迪欧在内的诸多学者对韩炳哲做出了回应和评赞。


在靠前学界迅速觅得知音。来自哲学界、艺术界、文学界、传播学界、IT界的诸位大咖分别对韩炳哲及其作品做出了积极回应和高度评价。

【作者】

韩炳哲(Byung-Chul Han)德国新生代思想家。1959年生于韩国首尔,80年代在韩国学习冶金学,之后远渡重洋到德国学习哲学、德国文学和天主教神学。他先后在弗莱堡和慕尼黑学习,并于1994年以研究海德格尔的论文获得弗莱堡大学的博士学位。2000年任教于瑞士巴塞尔大学,2010年任教于卡尔斯鲁厄建筑与艺术大学,2012年起任教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18—20世纪伦理学、社会哲学、现象学、文化哲学、美学、宗教、媒体理论等。作品被译成十几种语言。西班牙《国家报》(El País)誉其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

清新的文风,清晰的思想,深察洞识,切确而犀利的论述,这都让韩炳哲对于数字媒体时代人类精神状况的分析批判,显得尤其重要而富于启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是什么》&《在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