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重立德树人,抒家国情怀”教研活动有感

        — (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课堂小记

        今天是2020年11月13日星期五,上午去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参加了“2020年成都市初中历史教研活动”,主题是“重立德树人,抒家国情怀”。

        首先是锦江区好课堂展示课,执教老师为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历史教师向芯冉,是成都市2019年“蜀都杯”初中历史优质课特等奖获得者。今天她上课的内容为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8课《科学文化成就》,与我正在构思的公开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属于同一范畴,因此,同一主题的内容,初中课和高中课呈现出来会有怎样的差异呢?这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向老师的课由三个环节组成:一、戈壁铸核盾,国防无到有;二、民族飞天梦,大国创新力;三、心中有祖国、造福无国界。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和文字材料,(如:视频:中国精神5·两弹一星;文献史料:保密守则、保密誓词等)引导学生感悟新中国科学成就背后伟大的科学家精神——“祖国需要我,我就去做”。最后,向老师设置了一个2分钟的课堂探究环节【共和国走过70年,国家还需要?我可以……】,学生从教育(长大后为山区支教)、军事、创新、国民素质、科学家精神传承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顺利实现了本课情感的升华。

      从向老师的这堂课中,我深切感受到了“立德树人,家国情怀”这8个字的份量,也明显感受到了初高中历史课的异同。同一内容,我在常规课中,也重点挖掘了这些新中国科技事业奠基者的事迹,将情感教育贯穿课堂始终。不同的是,高中历史课更加重视知识结构的梳理,如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历程演变(科技事业从为国防建设服务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转变),更加重视问题的深度探讨,如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何一定要研制核武器?新中国成立之初具备研究核武器的能力吗?尽管艰难,新中国的科技事业为何还是起步了?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成功研制了核武器,却率先承诺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那么,我们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研制核武器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究竟意义何在?

      本次教研活动的第二大主题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在香港这一年》,主讲人是叶德元老师。说起来,叶德元老师是我的本科校友,我记得第一次见他还是在大四那一年,学院邀请他回校为我们做有关历史教育的专题讲座,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叶德元这个名字开始在我心中留下痕迹。后来,通过各种渠道,我知道他成为了全国模范教师,又两次受邀观摩天安门大阅兵,而上一次近距离听叶老师的讲座,还是在2019年暑假金牛区为新教师组织的入职培训上,虽然他讲的具体内容我早已记不清了,但是我印象很深刻的有这么几个关键词——微笑、写教育博客、情感。而他今天的讲座,则为我们分享了他过去在香港这一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得,我不禁再次感叹历史学科所承载的强大教育功能,而香港历史教育的缺失无疑是这一代香港青年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痛”,同时更是深感自己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此外,叶老师话说到,香港的教育是“学教”,而非“教学”,这一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换句话说,学生的学是放在第一位的,因此,“照顾学生多样性”是香港教师的特色,而这也应该是我们应该反思的。细细想来,我精心挑选的文字材料、图片和视频真的是学生喜欢的吗?他们真的理解了吗?


      叶老师在他的分享中,多次提及“情感教育”,即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教育不是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而是我们要活成什么样子为自己的学生树立榜样。“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也是我在历史教学的道路上不断叩问自己的问题。今天通过叶老师的讲座,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通过历史课堂中的一个个人物,一件件文物、图片背后的故事,打造“温情与敬意”的课堂。

        下午回到学校,第二节课是高二4班(理科班)的历史课。我临时决定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作为上课的内容,作为理科学生的他们,未来或许会有学生从事专门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因此,我不仅想让理科生知道科学技术本身的重要性,更想让他们感受科学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家精神。于是,两段视频成为我本课的重要利器,首先,通过2019主持人大赛选手邹韵《走出去:采访袁隆平院士在非洲的的杂交水稻团队》,并通过邹韵与袁隆平院士的英文问答:“Why do you want to promote hybrid rice in Africa? For the farewell of th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is one of my lifelong wishes.”当袁隆平话音落下的时候,班上响起了掌声,我看到了学生脸上洋溢出来的自豪感和崇拜感。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让中国从一个世界粮食救援的接收者,到国际粮食安全的保卫者,这是一群人的努力,几代人的坚持,更是一个国家的担当。如今的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于当下中国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却很容易忘记,在过去七十年里,中国的科技事业走过的道路是何其艰辛,而这背后。有着无数像袁隆平这样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奠基的播种者们。在讲到“两弹一星”的成就时,我选取了邓稼先这一人物,进一步加强本课的情感教育,一则将近10分钟的视频《等待》,由演员王洛勇和刘琳扮演深情演绎邓稼先夫妇的故事……“前28年,等待,后28年,追寻”,“为了祖国,牺牲值得,为了人民,奉献值得,为了明天,奋斗值得……为了你,等待值得”……对于学生而言,邓稼先作为“两弹元勋”的事迹虽不陌生,但是这个与妻子许鹿希之间的“等待”的故事,多数人还是第一次听闻。但我没有想到的是,许多学生潸然泪下,甚至哭红了眼眶,而这一幕,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4班,理科生背后的柔情不禁令我动容。下课后,大家好像还没有从视频中的情境脱离出来,班里一片安静,我没有多说什么,悄悄离开了教室……

你可能感兴趣的:(历史课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