溎河两岸的手工造纸技艺和手工鞭炮技艺已经濒临失传了……

这里所说的溎河两岸的造纸作坊和手工鞭炮制造的区域,我的了解只是局限在溎河的中上游,至于下游什么情况,我没考察。先说造纸吧,在清末民初时期,溎河两岸的手工造纸业已经颇具规模了,民国寿光县志也有记载:“村民造纸者,中流置踹床,以省井汲……”这里所说的造纸,有两种,一是,指的是粗糙的草纸和祭祀用的烧纸(钱粮),二是指鞭炮筒的专用纸。纸的原料主要来自小麦的麦秸。麦收后将小麦的麦秸及麦穰置于河水中浸泡,经过浸泡,脱色,软化,甚至是腐烂。以后的工序就跟古代造纸术一样了……比如,把泡碎、泡软的“纸浆”捞出倒在筛网上晒干,码齐、裁切……这种手工造纸术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坚持到最后一家的造纸作坊位于昌乐县朱刘镇钱家庄,当时的主打产品就是“烧纸”了,生产加批发。我在桂河联中上学时,曾经“逃学”,专门和同学去这个造纸作坊“看造纸”的……当时的场面也算很壮观了——把一段河道截起来,整个河面全是泡着的麦秸、麦穰,河水黑中泛黄,空气中弥漫着腐败气息……有所区别的是,桂河村的造纸和上游的钱家庄的造纸就不一样了,桂河村的造纸是为鞭炮生产服务的,所生产的“纸”,粗、厚、黄。因为主要用作鞭炮筒的制作,所以对纸张的要求不用太高,到了近代,干脆就四处收集纸箱,然后泡软、分层……直接用纸箱纸制作鞭炮筒了……现在想来溎河水的污染有些年头了,从开始的沿河造纸,到朱刘煤矿的洗煤及生活废水排放……怪不得寿光县志记载的溎河是“沧潢潦耳”呢!

说了溎河沿岸的造纸,再说说鞭炮制作吧,溎河两岸的鞭炮制作主要集中在三四个村,比如昌乐朱刘镇的牟家村,寿光的桂河村,以及东菜园村,西菜园村。制作鞭炮的技术含量就高了,从鞭炮筒的制作,到火药的混合、碾压、炒制……各个环节都必须小心谨慎,最危险的就是压药和炒药。由于烧制的木炭呈颗粒状,必须在火药混合后(一硝二磺三木炭)碾压成粉末,火药放于石碾后,摊开,摊厚了压不细,摊薄了石头与石头碰撞及易引起爆燃……炒制的环节同样危险,将火药置于铁锅,然后生火、翻炒(好像火药中还要加柴油),炒制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赶紧盖锅盖,如果处置不当,轻则火烧眉毛,锅盖上天,重则烧伤残疾……

说说手工鞭炮的制作过程吧,生产鞭炮的场所是在“地屋子”(和菜窖差不多)中进行的,我的理解是,一时安全,二是暖和。将泡好的草纸,用一个叫做“悠子”的工具赶成筒,顶端加引信,后腚填药,然后用泥土把底部封严、砸实。最后把单个爆竹归拢、捆绑成“盘”,拿到太阳底下晒干就完成了,上面说的是爆竹的制作过程,鞭的制作过程和这差不多,只是鞭筒要细些引信长些,由单个编成“辫子”……

当然上述村庄所生产“鞭炮”不止仅限于鞭炮,品种还算丰富,比如“起花”、“二踢脚”、“滴滴锦”、“泥墩子”……随着后来由于土法鞭炮生产效率低,安全意识淡薄,事故频发等原因,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政府牵头、整合成立了“寿光烟花厂”,由一开始的红红火火,到最后的衰败衰落,各种原因都有,也就不一一细说了……从此,溎河两岸的手工鞭炮制造技艺,渐行渐远了,现在几近消亡……(有此技艺的人,年龄也在七十以上了)

溎河岸边的造纸及手工鞭炮技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笔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还是想记录和保存离我们远去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记忆)现在不是都在挖掘“非遗”和发掘传统吗?我所记录的这两项技艺,寿光的文化部门如果能深入整理的话。必定能为寿光增加内涵,增加底蕴,增光添彩!(当然,就看办不办的问题了)

.这种赶爆仗筒的工具在我老家叫它“悠子”这个工具很危险,一不小心能把指甲盖“搓”没了。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溎河两岸的手工造纸技艺和手工鞭炮技艺已经濒临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