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管班三连拍

开篇语:

新冠疫情卷土重来,师生再次相聚云端,开启了线上学习模式,对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使线上教学效果最大化?如何将班级管理更优化?如何关注疫情下的学生心理健康?如何缓解亲子冲突?这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每一位班主任去思考、探索和学习。


线上学习刚刚满月,家长翘首以盼等待复学,学生线上学习又摸鱼,亲子矛盾逐渐升级,一触即发。这时,线上主播们如果还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套的管班模式,对这群新一代网络“原住民”来说,岂不是太OUT,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说,班级管理也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风中浮萍,无法掌控,令人烦不胜烦。

第一拍:教学劳育相结合,生活充满烟火气

深圳疫情一波接着一波,当整座城市慢下来,市民都居家抗疫时,医务工作者和无数由政府工作人员和教育系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仍然奋战在一线抗击病毒,守护着我们的安全。他们是最伟大的劳动者。学生们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升旗仪式等各种活动、视频去了解,去感受,但是如何将这份爱的力量进行传递,加以传扬呢?如何让学生真切体悟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呢?基于此,我便在班级开展《“疫”起劳动》的线上打卡活动。

首先,发布劳动倡议书,明确活动主题:线上学习劳“疫”结合,实践创造美好生活。居家学习期间,让劳动成为我们最好的抗疫方式。从自律学习、用心陪伴,到自制鲜美菜肴、收拾整理、创意劳动,用勤奋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其次,由同学制作记录表格,每天有专人负责记录当天分享劳动成果的名单,一周一公布。学生的分享丰富多样,有图配文介绍,有剪辑好的配乐视频,也有自己的美食菜谱;学生的劳动成果也是各有千秋,有面点甜品,有油焖煎炸,还有洗刷拖扫,各个如能工巧匠一般,在家里承担起了不小的任务和职责。他们在群中施展才艺,互不相让,那一盘盘精心烹制的菜肴,更是令人垂涎三尺,只能望“屏”充饥。此时,家长的及时反馈和点赞也是对学生们勤奋劳动的肯定和鼓励。

最后,让劳动发挥育人的功能。学生创作劳动主题的诗歌,记下劳动之后的感悟,分享制作美食的步骤,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劳动教育在课堂,也在生活。

第二拍:回顾小学生活,制作成长视频

线上学习进入第三周时,明显感觉学生没有了新鲜感,出现了疲乏之态。疫情时期,一家人每天朝夕相处,早已相看两厌。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需要家人的理解和尊重,有时一言不合便回到自己的小卧室,关上了房门,也关上了心门。家长们往往焦虑又无助,如何和孩子沟通成为了很多家长面临的棘手问题。

此时需要一剂猛药,来刺激他们打盹的脑神经。结合六下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开展了制作成长纪念视频的活动。在课堂上,先讲解设计时间轴的方法,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爸妈一起查找六年来的班级活动、社团比赛的图片,分类整理,创意设计,并在课上请学生分享印象最深的人和事,课后写下毕业感言。当学生心中有了初步的构思后,周末作业便应运而生: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记录小学生活的成长视频。

看似简单的视频制作,想要做好,却不容易。它需要和父母一起回顾六年的小学生活,挑选最有意义的照片,设计并剪辑相关的视频,创作文案,挑选背景音乐,加入毕业感言。哪一步出错,都会影响视频效果。而创作的过程,就是和父母和谐沟通的开始,也是共同回忆美好生活的幸福时光。

很快,精彩视频成为了我们每节线上课前的必备节目。学生纷纷提前进入课堂,在声声赞叹中表达万分的不舍和留恋。就这样,学生巧用网络,制作精美视频,助力亲子沟通,和父母共忆美好时光。

第三拍:配乐诗词朗诵,传递敬仰传递爱

恰逢清明时节,大家都要祭奠逝去的亲人,缅怀保家卫国的先烈。我便带领学生开启了第二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从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背诵《石灰吟》《竹石》,到搜集红色诗篇,选择背景配乐,课堂视频连线,开展主题诗歌朗诵会。课堂教学与课下活动的有效延伸,使学生在搜集诗歌,朗诵诗歌的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准备,并调动家人的力量,选音乐、选题材、不断练习、大方展示,课堂上邀请同学互动点评。从课上到课下,从老师独角戏,到学生登台展示,交流感悟,线上学习的内容和形式逐渐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学生期待上课,期待不一样的课堂,期待在课堂上有更精彩的展示。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班级管理的艺术不在于管,而在于尊重并理解学生,真正以人为本,为学生为家长提供心理支持,不露痕迹地激发学生向上向善的内在动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线上管班三连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