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世界充满书香

愿世界充满书香

姜堰东桥小学教育集团 李星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家里充满书香。从事医务工作的老父,虽然已到知天命的年纪,时常感慨“活到老,学到老”。在家的时候,没事就老爱钻进那堆积起来有半人高的书海中徜徉。下班后,他总会拎着一摞专业书进家门,坐在弟弟的不远处认真翻阅。我弟,芸芸众生中一名正在为高考奋斗的学生。他们父子二人似乎暗暗较着一股劲,在学习方面谁都不服输。而我母亲,身为女子,“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其细腻柔软也在“陪读”上体现出来。她总爱坐在弟弟旁边,轻倚靠背,手持一本刚淘来的“宝贝”,读得津津有味,偶遇深有同感处,随手做了记号,睡前常与我和我弟分享一二。受父母的影响,弟弟从小就爱读书,尤其是《周易》、《战国策》这类古书。书读得入迷时,常见弟弟或“以手抚膺坐长叹”,或“读书不觉已春深”,似乎阅读早已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一日不读,心里便如猫抓一般难受;捧书读之,顿觉舒适坦然。古有苏东坡“不可居无竹”,今有吾弟“不可居无读”。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我也自带了一份“阅读因子”,书也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少的伙伴。

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是的,我坚信阅读的力量!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久,沙校长发布了组建读写班的信息,招募热爱读书的学员,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在沙校的带领下,我阅读了之前没有涉猎过的书类,见识了王艮开创的泰州学派,领略了“安定先生”胡媛先生的书院风光,分享了读书伙伴们的读书心得和生活美文。“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在读写班,我坚定了我梦寐以求的向往:坚持阅读,并力将阅读的热爱在学生身上延续下去。

共画家校合作同心圆

在学校,为了给孩子们推荐优秀的课外书,我采用给孩子讲书中的小故事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只讲一部分,吊他们的胃口。比如上一学期,我在给孩子们推荐《草房子》时,我给他们讲桑桑是如何的调皮,把家里的碗橱改造成了鸽舍,把睡觉的蚊帐改成了渔网,把爸爸的笔记本上象征爸爸荣誉的公章戳子给撕掉了,但这些故事我从来没有一个是完整讲完的,我习惯用“欲知详情,请自己看吧!”结果,好多学生用不了一个星期就把《草房子》看完。这时,我就又故意问他们小说中的具体故事情节是如何的,好多孩子只能说个大概,便又鼓励他们学会咀嚼书中的精彩片段。

为了让孩子们善读书,读好书,我还经常利用班级群向家长们推荐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目。放学遇到家长时,向家长询问孩子在家时是否有属于自己阅读的小天地、有没有规定的读书时间。有时家长也会问我:只见孩子坐在书桌前翻阅书籍,不知道孩子们到底读进去了多少?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我和家长们说:你们可以在孩子临睡前,与孩子们进行交流,让孩子们讲讲今天看了什么有趣的故事或是有趣的章节,可否与爸爸妈妈分享一二。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与孩子们共度一段温馨的亲子共读时光,读完再与孩子们交流,这样既回顾了他们之前的阅读内容,又让家庭变得更加温馨而美妙。我想这一定是家长送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何乐而不为呢?

师生同步阅读共提高

学生的阅读一直是学校关注的大事。假期是增加孩子阅读量的黄金时期,于是在孩子们过寒假的时候我便向他们推荐了几本经典必读书目,例如《鲁滨逊漂流记》、《窗边的小豆豆》、《草房子》、《我要做好孩子》等。书目很多,精彩纷呈。但推荐的书目一多,孩子们显得手足无措。课间,我多次看到有些不会合理安排时间的孩子从书包里掏出两三本推荐书放在书桌上,随意翻开其中一本,粗略地翻过几页,似乎没了兴趣就又换了一本。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只能对书籍浅尝辄止,并不能真正学到知识,书籍也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为了让孩子们养成合理化看书的习惯,我尝试在每天布置作业的时候加一项“读10页课外书”的任务,并让他们写上日期,方便第二天能接下去看。作为年轻教师,我更愿意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一起学习。大家一齐阅读,这样既督促了低效率读书的孩子,又能让之前已经阅读过这本书的孩子能发现书中更精彩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阅读的种子已经种下,种子不能没有养分。接下来就是让他们给种子浇浇水生根发芽,已期许开出不同的花朵。所以,当布置孩子们阅读完一本书后,我都会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让他们对书本进行总结,所谓“温故而知新”。我们不定期地举办“好书推荐会”、“书籍手抄报展览会”等活动,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活动,孩子们都很乐意参与,这样既让他们回忆书中精彩的章节,又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在最后收集孩子们的阅读成果时,他们交给我的或是一幅充满童趣的手抄报,或是暗藏玄机的小作品。一份份作品虽然还很稚嫩,却凝聚着他们的用心与努力,飞扬着他们活泼的生命张力,闪耀着他们智慧的灵光。我相信,阅读与制作时的美好感觉一定会留在他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从阅读中汲取的养分一定会让他们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当一个人将他有限的生命全情投入对知识的追求中去,我想即使耄耋之年的老人,亦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范。“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愿世界充满书香!愿人人腹有诗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愿世界充满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