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执行控制来抑制不想要的记忆

Anderson, M. C., & Green, C. (2001). Suppressing unwanted memories by executive control. Nature, 410(6826), 366-369.


关于记忆和注意力的行为和神经生物学研究表明,人们的执行控制过程旨在尽量减少知觉分心,克服干扰,停止对刺激作出习惯性反应。我们表明这一过程可以防止不想要的陈述性记忆进入意识,由抑制记忆本身引起遗忘,遗忘随着回避记忆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实验范式:记忆检索任务

第一步,被试学习40组无关的单词对(eg,折磨-蟑螂),能通过左边的词回忆起右边的词。第二步,电脑屏幕上会出现一个提示词,根据这个词,被试需要回忆并说出对应词(回应对)或者不要去想对应词(抑制对),不要让其进入意识。会提前告诉被试哪些词需要抑制,哪些需要回应,实验中,不会再有提示,需自己回忆。若被试不小心回应抑制对,会听到声音表示错误;被试需要紧盯提示词4s,加强抑制,阻止知觉回避。第三步,测试结果,要求被试回忆每一个提示词的对应词。


实验一:

实验过程:控制了第二步中抑制对和回应对的出现次数,分别为0、1、8、16次,0次的就是基线对。

结果:抑制对的最终回忆比基线对差,并且损害随抑制练习的增加而线性增加。相比之下,回应对的记忆得到改善。这些不同的模式表明,控制意识不仅会终止检索的促进作用,而且还会使被抑制项目的回忆低于其基线水平

实验一


改进:对于实验一结果的解释,可以是抑制作用,也可以是别的机制。例如,注意力转移到环境刺激上,建立新联系,产生联想干扰or提示词和对应词的关联程度降低,产生遗忘。为了探明是哪种机制,使用了独立探针法。由于抑制会损害记忆本身,而另外两种机制仅影响最初训练的线索,故改变了第三步的提示词:用提示词的语义类别和回应词的首字母来提示受试者(例如,对于 ordeal-roach,提示为insect r___),并要求他们回忆对应词。

结果:抑制对的回忆再次比基线对差,且损害随抑制练习的增加而增加,遗忘程度与实验一没有显著的差异。这排除了联想干扰和遗忘的可能性,并表明损伤的是记忆本身,有力地支持了抑制控制机制的存在。

实验一(改进)


实验二:

实验范式中,第二步要求被试不去回忆抑制项,第三步又要求回忆每一项,这种操作可能会让被试困惑,不利于结果的准确性。对此,研究者修改了指导语,强调受试者应该根据提示回忆一个项目,且回答正确的有金钱奖励。

结果:激励措施对抑制效果的影响很小(c, d)。损害总体上是显著的,随着重复而增加,且不随试验线索的类型而变化,再次支持了抑制控制观点。

实验二


实验三:

被试可能会猜到实验目的,人为的使自己的表现符合实验假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修改了指导语,让被试认为受到抑制的会有更好的记忆效果,实验后的问卷也显示被试认为自己的表现符合这一预期。

结果:指导语的改变对于抑制行为没有影响。

实验三


实验四:

前三个实验中的记忆损害可能是因为与不想要记忆相关的外显运动反应的抑制。为了测试这一点,去掉了第二步中抑制记忆意识的指令,要求受试者回忆这些记忆,但不大声说出来,这就变成了一个情景性的go/no-go任务。

结果:记忆并没有随着语言抑制的数量而下降,且不随着用于测试项目(相同探针法,独立探针法)的线索而变化。

实验四


总结:研究结果表明,当记忆被有意地排除在意识之外时,存在一种损害记忆保留的过程。意识的调节是通过抑制控制机制来完成的,这种抑制控制机制会抑制不需要的记忆本身。这是一个可控的抑制过程,但其范围仅限于紧接之前的时间间隔。

你可能感兴趣的:(通过执行控制来抑制不想要的记忆)